如今经济不景气,许多人都自顾不暇,更甭说帮助他人了。来自槟城的建筑设计师黄贵吉从2006年开始加入世界宣明会的爱心助养行列,成为儿童助养人已超过10年;而其助养的儿童人数也由2名增至现在的150名。

从友人口中得知通过世界宣明会的儿童助养计划,能帮助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孩子获得基本设施及受教育的机会,黄贵吉便抱著尝试的心态开始助养。“第一年只助养了两名孩童。”

他腼腆地解释,一开始只知道世界宣明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直到上网查询资料,才了解到该组织的事工遍布世界各地,清楚其运作模式后便积极加入助养行列。

在当助养人之前,黄贵吉早已是槟城救世军孤儿院(The Salvation Army Children'sHome)的赞助人。“看他们需要什么,就送去什么。当他们办义卖会的时候,就去支持一下。”

他同时是槟城圣尼古拉盲人院(St.Nicholas'Home)的赞助人,在患友无法支付白内障手术费用时,也会搭上一把手。“以前比较常资助他们(圣尼古拉盲人院),现在他们获得来自其他单位的帮助,有经费了,就比较少找我了。”虽然如此,他仍告诉该院负责人,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找他帮忙。

成为儿童助养人,又是其他组织的赞助人,对黄贵吉来说其实是颇大的负担。他坦言,曾有身边人质疑他是不是疯了,但他认为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帮助更多人。如此的想法其实来自圣母升天学校(Assumption School)校长——布兰丹(Brother Brendan)。

虽然所帮助的非政府组织都由基督教教会发起,但黄贵吉其实是佛教徒。“助人应该不分宗教,不分你我,只要能帮到人,就应该尽力而为。”
虽然所帮助的非政府组织都由基督教教会发起,但黄贵吉其实是佛教徒。“助人应该不分宗教,不分你我,只要能帮到人,就应该尽力而为。”

他还记得,儿时贪玩,没有做好值日生的工作,当校长发现时,大家都将矛头指向他;但校长说,这是大家的责任,一个班级应该互相帮忙,而非相互指责。这名洋人校长以另类的行事方式,让学生明白相互帮忙的重要性。“或许是他影响了我。”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名言虽是耳熟能详,但在一贫如洗的时候,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从小在贫民窟长大的黄贵吉深切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获得学习的机会,成就了今日的自己;现在,他想帮助更多贫困孩童得到上课的机会,改善生活,改变未来。

本著助人的念头,他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旅。从救世军孤儿院、圣尼古拉盲人院到世界宣明会,捐赠所需物资资金、派送免费食物等,都是他回馈社会的种种善举,希望能透过自己的微薄力量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从11年前开始参与儿童助养计划至今,助养童的人数不断地在增加,目前已有150名之多。庞大的助养人数其实源于黄贵吉暗自许下的诺言,“我跟自己说,只要每次成功完成一个建筑计划,便会助养多几名孩童。”现已是建筑事务所老板的他,会先计算计划的成功率与其盈利,再做出助养多少名孩童的打算。

“助养这么多孩子,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的背景。”黄贵吉来自槟城北海一个称得上贫民窟的小村庄,当地没有完善的设施、没有电力供应,整个村庄只有一处供水。“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有时贪玩没去排队拿水,那天便只能用井水了。”

除了物资上的支持,黄贵吉也曾赞助槟城救世军孤儿院的孩子到浮罗交怡岛旅行, 一圆孩子们的旅行心愿。图为黄贵吉到机场送机时与孩子们的合照。
除了物资上的支持,黄贵吉也曾赞助槟城救世军孤儿院的孩子到浮罗交怡岛旅行, 一圆孩子们的旅行心愿。图为黄贵吉到机场送机时与孩子们的合照。

要改变未来,首先继续学业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他从小学时期便开始打工。从侍应生、销售员、叉车司机到修车员,许多行业黄贵吉都曾做过,“左邻右舍的孩子也一样,上完课就去打工,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地的风气令许多家庭希望孩子可以出来工作帮补家用,因此黄贵吉身边有许多同学与朋友在中学时期便辍学,也曾有朋友“劝”他不要再读书。“那时家境确实不好,打工是比较实际的做法,但我要的不是改变现状,而是改变未来。”

“我妈妈常告诉我,无论要玩耍或工作都可以,但首要条件是兼顾学业。”他笑言,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半工读,却从来没想过放弃学业,因为从小母亲便耳提面命地告诉他教育的重要性,让他相当重视念书这一块;也因此,他才能成为当时村子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如果没有教育,就没有今天的我,更没有现在的事务所。”黄贵吉感叹,虽然当初辍学的朋友当中也有人生意风生水起,但他认为知识能带来的不仅是钱,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与生活。

规划慈善储备金,开始了就不能停

助养150名孩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黄贵吉笑说,“开始了便要坚持下去,绝对没有喊停的理由。”助养每一名孩童,他都会经过一番考虑后,认为自己真的可以长远资助,才开始助养。“我不想助养到一半因经济问题而放弃,这样对孩子、对我都不是一件好事。”

也许是身为建筑师使然,黄贵吉会先策划与计算风险,并在助养之前先存上一笔钱。“我会将钱分布在好几个户口,而这些钱便是做慈善的储备金。”他表示,财务规划在这里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安顿好所有东西,才能未雨绸缪,防范未然。有否可能再助养更多孩子?“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助养人数,但一切都是未知数,还是同一句话:必须确保能持续支持下去,我才会增加人数。”

除了世界宣明会、圣尼古拉盲人院、救世军孤儿院等组织,他与家人也在3年前开始派送免费食物。当时,因看到槟城有许多乞丐和流浪汉,就兴起派送免费食物的念头。“每个星期六凌晨4时至5时,我和我父母便会开始将食物放到饭盒里,方便他们(领取者)带走。”

透过世界宣明会,黄贵吉助养了多个国家的孩童, 如泰国和越南。透过善心人士资助,泰国一间学校得以改善教育设施,装上宽大的新黑板,让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
透过世界宣明会,黄贵吉助养了多个国家的孩童, 如泰国和越南。透过善心人士资助,泰国一间学校得以改善教育设施,装上宽大的新黑板,让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

一家人定时派送食物

黄贵吉与家人每个月会有3个星期六在槟岛观音亭前面派送免费食物;另一个星期六则会到北海的寺庙前派送免费食物。“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我们发现槟岛的流浪汉与乞丐的数量远远比北海多,因此选择在那里派送多几个星期。”

然而,因工作关系,黄贵吉无法每次都亲自到场派送食物,幸得父母亲的帮助,才得以将这个行动继续下去。“很庆幸我的父母、妻子能理解我做的事,并支持我。”他笑说,除了小学校长,母亲也是对他影响甚大的人。“以前穷没办法帮助其他人,现在有能力,母亲一直提醒我要帮助其他人,而且要尽自己所能。”

教育能改变生活, 说的不仅是学术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上的知识。越南妈妈在参与世界宣明会举办的牲畜培训计划后,学会了饲养猪只和预防猪只感染疾病的方法,从而帮助提升猪只的繁殖量,得以改善生计。
教育能改变生活, 说的不仅是学术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上的知识。越南妈妈在参与世界宣明会举办的牲畜培训计划后,学会了饲养猪只和预防猪只感染疾病的方法,从而帮助提升猪只的繁殖量,得以改善生计。

透过信件见证孩子们成长

11年来,黄贵吉每年都会收到助养童的成长报告、贺卡和他们的画作,但繁忙的工作使他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完所有信件,唯有请秘书将信件拆封,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我经常吉隆坡、槟城两地跑,一般会将这些信件和卡片带上车在路途中阅读,或是趁著空闲的时间翻阅,速度虽慢,但我一定会看完。”虽然无暇抽空回信,但他仍会一个接一个用心地看完所有孩子的来信,因为那是见证他们逐渐成长的唯一媒介。

在黄贵吉的办公桌后,摆满了一叠叠完好的、来自不同国家助养童的信件与明信片。他非常珍惜这些助养童的来信,“原本办工桌前面的墙壁贴满这些卡片,但因办公室进行修建的缘故,我将所有卡片给取下来了。”据悉,他会将每一年收到的卡片都贴在墙上,到了新的一年,再换上新一批收到的卡片。

黄贵吉表示,办公室墙上的助养童照片引起了一些前来开会的客户注意。这时,他会趁机向客户讲解世界宣明会的工作,鼓励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黄贵吉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坚信,教育是帮助社区挣脱贫穷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

“那你曾去探望过这些孩子吗?”黄贵吉轻轻地摇头,语带惭愧地说,“不曾。”他坦言,因工作关系,自己经常需要飞到不同国家开会,因此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外。不过,他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抽时间去探望助养童,一了心愿。“我可能不会去完所有助养童居住的社区,但至少要去探访一个世界宣明会支援的社区发展计划区,让自己真实地看到他们的情形,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海军直升机相撞】司机不知罹难者举殡按车笛 遭群众围堵敲打轿车

阅读全文

EPF推“灵活提款”户头 最低提款额为RM50

阅读全文

传森林城拟开赌场 成功机构云顶集团是潜在竞标者

阅读全文

美国教授发表争议性言论 赞比里下令取消所有涉及活动

阅读全文

土团党地方领袖上阵新古毛

阅读全文

按horn遭围堵 司机不知有举殡

阅读全文

骑行生命力

心视野

林猷进2014年在超过500名志工的协助下,完成了国内第一份脚车路线指南《吉隆坡骑行乐》。那之后,热衷于骑行的他并没有因...

阅读全文

家暖4遗孤

心视野

携手走过22个年头的叶贵德与陈丽萍夫妇育有一对儿女,一家四口居住在约500平方尺的单位里。2009年,陈丽萍的妹妹骤逝,...

阅读全文

【心视野】带头救灾扬善心

心视野

张伟慈出身富裕家庭,家族从事黄金生意。毕业于纽西兰奥克兰大学、主修金融与经济的他,理应每天西装笔挺、脚踏名牌皮鞋去上班,...

阅读全文

八旬义工扫遍公园

心视野

早上8时30分,鸟儿的“啾啾”声唤醒了蒲种宏愿公园美好的一天;有人戴著耳机跑步健身、青少年结伴打篮球、也有不少乐龄人士正...

阅读全文

1/2视力全方位社工

心视野

虽说换掉名字不表示可以换掉人生,但苏志辉希望能时时记著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警惕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要再走回头路。苏以撒是他...

阅读全文

维修界名医见证印刷史

心视野

从印刷学徒到自行研究并掌握维修印刷机的手艺,73岁的廖金成是维修界的妙手神医,几乎没有修不好的机器。曾为工作到访英国、德...

阅读全文

精彩前行的老后

心视野

许多人害怕老去,因为老后的世界被刻画成一片灰暗,衰弱、寂寞,充斥著力不从心。陈福平的故事是“老后,为自己而活”的典范,7...

阅读全文

天生就是农家女

心视野

大部分人形容“和平农场”(Terra Organic Farm)女主人何婉菁就像个活在凡间的仙子,清丽脱俗、谈吐温和有礼...

阅读全文

志工专属暖心家旅舍

心视野

离吉隆坡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甘榜安邦占布兰(Kampung Ampang Campuran)有间民宅,漆上快乐的颜色,再...

阅读全文

静在绘画世界

心视野

今年13岁,来自槟城的谢文隆(Delwin Cheah)曾被学校老师嫌弃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小孩”;5岁那年,也被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