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生的全和咖啡厂创办于1958年,60年来以推出咖啡乌为主,至今仍沿用百年传统方式,以木材火炒出香浓的咖啡粉。

传统老店存菁变革(下篇)

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但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传统与革新必须并存,才能走得更远。巴生全和咖啡粉走过60年岁月,至今仍坚持使用传统木材的方式烘培咖啡豆,同时对现有的销售方式进行改革,创造出属于老字号的价值。

“老板,一杯‘Kopi O’(咖啡乌)!”咖啡乌是大部分国人每天早上的精神粮食,老一辈的人甚至会泡一大杯咖啡乌当开水饮用。位于巴生的全和咖啡厂创办于1958年,60年来以售卖咖啡乌为主,至今仍沿用百年的传统方式,用木材火炒出香浓的咖啡粉。

陈焕新(36岁)与陈焕达(29岁)是巴生全和咖啡厂第三代接班人,两兄弟接手业务的首项任务便是对现有销售模式进行改革,包括进军网上销售及开放工厂让消费者上门购买;另一方面,父亲陈轮全则坚持在幕后以传统木材的方式烘培咖啡豆,透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重新演绎属于老字号的价值。

此前,全和咖啡厂采用直接把货品批给各大门市店售卖的营销方式,但由于后期越来越多各式咖啡品牌面市,在售价没办法与大品牌竞争的情况下,销售量大幅下滑。陈焕新指:“在门市店,消费者一般都会倾向选择售价较低的品牌。”售价或许仅相差50仙,但消费者不愿意买单,教陈焕新倍感无奈。他解释,由于使用纯手工传统木炭方式烘培咖啡豆,该厂的咖啡产量十分有限,售价肯定没办法与机械化制造的咖啡粉相比。目前,全和咖啡厂平均每天仅能烘培大约400公斤的咖啡粉,当中需要动用4名人力,需时5小时。

如今市场上的咖啡粉包装看来均大同小异,消费者难以分辨何为机械制造或手工烘焙。陈焕新苦笑道:“单靠包装来看,消费者根本没办法了解不同咖啡粉的分别,还以为每包咖啡粉都是一样的。”陈焕达补充:“这就是我们选择开放工厂,让消费者上门购买的原因!”他认为,透过开放工厂,可让消费者有机会参观烘培咖啡豆的过程,并进一步了解木炭烤咖啡与煤气煮咖啡的分别。

全和咖啡厂是陈家祖传生意,目前由第二代陈轮全( 中)、陈明轮共同打理;未来则交由第三代陈焕新(左)及陈焕达(右)接手。
全和咖啡厂是陈家祖传生意,目前由第二代陈轮全( 中)、陈明轮共同打理;未来则交由第三代陈焕新(左)及陈焕达(右)接手。

开放参观网店营销

陈焕达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在参观完制作过程后,会开始珍惜老字号一直秉持使用传统方式的心思,同时愿意以稍贵的价钱购买咖啡粉。“很多消费者在参观后都会频频(在面子书专页)点赞,并感恩在这个年头还有厂商仍愿意以传统方式烘培咖豆。”另外,由于计划进军网络市场,两兄弟亦把木材烤咖啡豆的制作过程拍成影片,上传到社交网站,至截稿为止,全和咖啡厂的面子书专页已有2万2752个赞。“面子书的反应非常好,平均每天会接获10至20张订单。”陈焕新指,透过面子书宣传,许多外地人与巴生人都会直接摸上门购买咖啡粉。“现在平均每天会有5至10辆车上门购买,也陆续有旅游巴士前来,但碍于工厂面积不大,没办法一次性让太多车辆进入。”

陈焕达表示,目前仍有持续供货给店面售卖,亦有制作一些较为低质素的咖啡粉给茶档,但他透露,未来计划以推出高品质的咖啡粉为主,并锁定网络市场及上门顾客。“待网上销售及上门购买的销售量逐渐平稳,我们会考虑从门面市场上抽身。”他说,市场上各大咖啡品牌都在比价格,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售价,大部分咖啡厂会推出糖与小麦粉比例较高的咖啡粉。从门面市场上抽身,让全和可以注重于制作高素质咖啡粉,陈焕达表示:“高素质咖啡粉将含不少于50%的咖啡粉,可提供消费者一杯真正香浓、浓郁的黑咖啡。”

店内展示著各年代的包装设计,延续了传统,也保留了童年回忆。
店内展示著各年代的包装设计,延续了传统,也保留了童年回忆。

古法木材慢焙 坚守至最后一刻

咖啡粉的烘焙作过程一点也不简单:先加热咖啡生豆,让咖啡生豆颜色由绿色变成棕色;过后,把已有80%熟度的咖啡豆倒进煮热的糖浆内搅拌;随后倒进热锅,并加入植物油一起不停翻炒,使咖啡豆与配料混合,且产生一种浓郁香醇又独特的香味;最后再倒入磨粉机,把咖啡豆磨成粉,方便消费者冲泡。“木材与煤气烘焙之间最大的分别在于,使用木材烘焙必须准确掌握火候,因为在加热咖啡生豆的过程中,火候不够大,咖啡豆就会烤不熟,导致咖啡粉有苦味;相反的,火候太大,咖啡豆就会烧焦。”全和咖啡厂头手许耀宗解释。

资料显示,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咖啡都是用木头生火进行烘焙,这种烘焙方式持续了几个世纪。后来,为了降低成本、烘焙速度,很多咖啡厂均选择使用煤气取代木头作为烘焙咖啡豆的燃料。陈焕达说,全和咖啡厂曾经有一段时间转用煤气烘焙咖啡,但仅维持了一个月,父亲陈轮全便要求恢复传统的木材烘焙方法。陈轮全说,虽然咖啡木材烘焙比煤气烘培慢3至4倍的时间,但烘焙后的咖啡豆内会保留许多的天然成分,这种慢慢烘焙出来的咖啡豆,咖啡酸度低、口感醇厚。

“木材煮出来的食品一定会散发阵阵木材香味,就连煲水也会有分别。”陈轮全解释。许耀宗附和表示,他曾尝试使用椰子壳作为燃料,但烘焙出来的咖啡豆味道很怪,“由此可以证明,燃料足以影响咖啡豆的香味。”陈焕达坦言,父亲坚守使用木材烤咖啡豆并不容易,由于木头价格越来越贵,他们无法负担,只好改用木托盘。“木托盘送来时是完整的一个,必须额外花费时间、人力把每块木拆卸出来。”

另外,懂得木材烤咖啡豆方式的师傅买少见少,陈焕达谓请人也不容易。

目前全和咖啡厂里只剩老板陈轮全和头手许耀宗懂得个中技巧,陈焕新与陈焕达两兄弟至今仍负责销售工作,未正式尝试亲自下手烘焙咖啡。陈焕达说:“未来倘若真的真不到师傅,就必须亲自下手烘焙。”他表示,自己将坚守使用传统木材烘焙的方式直到最后一刻,“如果有一天,木托盘的价格越来越高,没有可取代的材料时,或许就会放弃,选择使用煤气。”

工厂外堆满了从木托盘拆卸下来的木头,陈焕达谓,由于原木的售价渐涨,目前以木托盘取代。
工厂外堆满了从木托盘拆卸下来的木头,陈焕达谓,由于原木的售价渐涨,目前以木托盘取代。

改良不变调 吸引年轻市场

除了肉骨茶,巴生也曾以炒咖啡豆闻名,但随著进口咖啡豆增加,再加上喝咖啡乌的人逐渐减少,目前巴生只剩下4间咖啡厂。“其他咖啡厂都改用使用煤气炒咖啡了,只有我们仍坚持使用木材炒咖啡。”资料显示,在巅峰期间,雪州一带曾拥有180家生产咖啡豆的工厂,但目前仅剩下20家左右;我国也不乏因为出产咖啡乌而闯出名堂的企业,包括马六甲老字号——益昌(Aik Cheong)。益昌咖啡乌一直深受大马人喜爱,接班人把创办人刘桂香的秘方与理念代代相传,60年来坚持使用纯咖啡豆制作,也抱持求新求变的态度,生产出各式新产品,以大众化的价格和高品质获得顾客的青睐。

懂得欣赏咖啡乌香浓味道的人不多,当中以年长者居多。“我们的顾客群以安娣、安哥居多,虽然也有年轻人,但他们很多是买给家中长辈饮用。”现代年轻人不爱咖啡乌,喜欢花样十足的白咖啡、意大利卡布奇诺、法国拿铁等。陈焕新表示,巴生全和咖啡粉厂也曾打算迎合年轻人市场推出白咖啡,但后来因为没办法与大品牌竞争,所以还是回到老本行——咖啡乌,“近期我们推出了袋泡包装的咖啡乌,方便食客冲泡饮用的同时,希望可以吸引年轻人市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海军直升机相撞】司机不知罹难者举殡按车笛 遭群众围堵敲打轿车

阅读全文

EPF推“灵活提款”户头 最低提款额为RM50

阅读全文

传森林城拟开赌场 成功机构云顶集团是潜在竞标者

阅读全文

美国教授发表争议性言论 赞比里下令取消所有涉及活动

阅读全文

土团党地方领袖上阵新古毛

阅读全文

按horn遭围堵 司机不知有举殡

阅读全文

【特写】岁月刷亮老招牌

特写

传统老店存菁变革(上篇)岁月是把杀猪刀,唯有经得起考验者才能得以生存。纵使发展的步调不曾放缓,本地依然有许多经营超过半世...

阅读全文

【特写】女人放手 男人醒觉 告别假性单亲

特写

爸爸不缺席(下篇)男人不主动参与照顾小孩和分担家务事,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插手的机会。马来西亚注册与执政辅导员黄美团指,...

阅读全文

【特写】来自爸爸的饭菜香

特写

爸爸不缺席(上篇)明明有老公,却像个单亲妈妈,先生总说工作忙,很晚回家是常态,就算回家了也只是摊在沙发上,家事不理,也无...

阅读全文

【特写】共享空间 共享人才 汇聚各域专才同筑梦

特写

咖啡馆真的适合办公?(下篇)共享经济模式兴起,让共享工作空间应运而生。这类新兴工作场所往往由不同公司共同租用,除工作环境...

阅读全文

【特写】咖啡馆本非办公处 专门空间补空缺

特写

咖啡馆真的适合办公?(上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地点的斜杠族(Slashie)、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逐渐增加...

阅读全文

【特写】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 婚策师成全理想花嫁

特写

筹办婚礼靠人或靠己(下篇)婚礼策划师虽是新兴行业,却仍被大部分人视为可有可无。结婚花费多,大部分预算有限的新人认为“可以...

阅读全文

【特写】我的婚礼我自主 终身大事上网“淘”

特写

筹办婚礼靠人或靠己?(上篇)结婚是人生大事,一场完备周全的婚礼,总要花掉新人不少金钱和心思。随著电商崛起,希望保有自主权...

阅读全文
吴木炎指出,国内目前缺乏脚车停放位。图为新加坡位于组屋楼下的脚车停放位,为了节省空间,而建立了一个两层的脚车停放位。

【特写】脚车道不宜仓促通行 吴木炎:城市脚车空间必须周详规划

特写

——脚车通勤,还欠东风?(下篇)各州属及直辖区市政府包括槟城、雪兰莪、马六甲与吉隆坡纷纷效仿国外建设脚车通行道,但本地资...

阅读全文
吉隆坡城市画廊前方设有一条脚车专用道, 但沈美云感叹,只有这个路口有脚车专用道,去到下一个路口就没有了,整体规划并不完整。

【特写】骑行上路易陷“险境” 脚车通勤基设不足

特写

脚车通勤,还欠东风?(上篇)“共享脚车”渐渐通行大马,继新加坡Obike无桩脚车服务于今年5月进驻我国后,来自中国的of...

阅读全文

【特写】留住音乐的初美 陈颖熙不愿实体唱片绝迹市场

特写

黑胶唱片复兴(下篇)意大利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Enrico Caruso)是20世纪最杰出的歌唱家,1902年应研发虫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