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家是母子关系,年届94岁的妈妈及67岁的儿 子。“由于他们的儿孙需要工作,没办法在家照顾他们,所以为了他们俩在家发生意外,所以把他们送进 来。”叶泰亮说。

生命最后的尊严

你会送父母到安老院/疗养院吗?或许此刻的你,还是信誓旦旦地说“不会”!但如果有一天,爸爸变得不像从前,他没办法自理,无法自己如厕,更不允许你脱他的裤子,寻找合适的老人照护,可能是给予他们最后的尊严。

心灵辅导师王漪撰文指出,很多人对“老年”的恐惧之一,就是身体无法动弹,大小便失禁,且需要他人处理排泄物。如果经济能力许可,宁可付钱让“外人”来做,也不愿意让亲人来做,原因是:这件事牵涉到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尊严”和“羞耻感”,这两件事也是很多长辈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院里有一个阿公即便行动不便,没办法自理,但还是坚持不让孩子们帮他冲凉和看他的私处。”碧绿养生苑创办人叶泰亮续说,孩子每次想要脱他的裤子看看他尿疹情况时,他就会立马大喊大叫,拼命反抗。惟,他却愿意让照护人员帮忙。“这是因为照护人员是他不认识的人,在他们面前,阿公没有包袱和压力。”闻言,突然想起家中两老,不敢想像他们也需要他人把屎把尿的那一天,尤其是爸爸。爸爸一直是一个固执大男人,在孩子们面前,他从不会体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倘若到了那一天,他心里一定也会很煎熬。

或许是有付钱的缘故,老人家们对于照护人员的照护觉得理所当然,少了 心理负担和压力。
或许是有付钱的缘故,老人家们对于照护人员的照护觉得理所当然,少了 心理负担和压力。

社交圈随年纪增长缩小
今年50岁的李爱诗(译名)照顾因意外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的父亲已有5年,上个月她把父亲送到了疗养院让专业人士照顾。她分享:“我父亲也是一个很固执的大男人,当他发生意外导致半身瘫痪,长期需要人照顾时,他虽没有抗拒让身为女儿的我帮他冲凉或清理大小便,但我知道他内心其实很内疚。”李爱诗认为,父亲的内疚是源于埋怨自己的不幸而连累女儿。“当初为了全天候照顾父亲,我辞去工作,牺牲了私人空间。”

或许是对女儿存有内疚,李爸爸的情绪容易变得暴躁。叶泰亮这时补充道,国外很多老人在退休后,会直接把屋子卖掉,然后住进安老院或疗养院,不让孩子们负担,更守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叶泰亮口中指的尊严,除了老人可以在孩子面前保持“干干净净”,而不是全身屎尿之外,还包括拥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子。早在2个月前,一封号称是80岁母亲留在4位孩子的遗书在网上疯传,文中写道:“我老了,老到要看你们的脸色生活。尤其几年前,你们父亲去世后,我明显感觉到你们对我的不耐烦,一日多过一日。”叶泰亮对此表示,当我们逐渐长大,社交圈子越来越广阔;相反地,父母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窄,最后只剩下我们。他们每天的生活便是煮好晚餐,等孩子、孙儿放工、放学回来吃饭,但吃过饭后,大家就会急忙地回到房间,这时老人又恢复了平静和孤单。“所以很多时候,电视机成为了老人唯一的陪伴,才有了‘电视老人’的说法。”

不过,大部分国人对安老院或疗养院仍存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有被遗弃的老人才会入住。“曾经有一次,车子已经停在门口,但老人家就是不愿意下车。”叶泰亮坦言,虽然老人们已是手无缚鸡之力,要强行把他们拉进院内也非难事,但他们拒绝这样做。“我们必须尊重长辈们的意愿,若他们不愿意,我们会请孩子回家和他们沟通,待他们愿意才来。”

老人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是否真的能达到互相做伴的 效果?有人觉得可以,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会互相感染负面情绪。
老人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是否真的能达到互相做伴的 效果?有人觉得可以,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会互相感染负面情绪。

先看环境 老人愿意才入住

转头问李爱诗,爸爸当初是自愿入住疗养院的吗?“虽然爸爸是瘫痪病患,但他思想清晰,所以在入住之前,我们先带他去看看环境。他认为可以,我们才把他送进去。”她坦言,大部分老人想和家人一起住的原因是他们想知道家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孩子每天几点下班、孙子今天吃了什么、媳妇在巴刹遇到了什么趣事。“他们(老人家)也想有参与感啊!”

不过,由于近年来,要聘请女佣非常艰难,加上李爱诗的年龄也逐渐年长,要独自一人照顾瘫痪的患病老人确实不容易。“这2年我的腰骨开始痛了。”她坦言,单凭她一个人的力量要帮爸爸冲凉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瘫痪和脚没有力不一样,他们是会把全身重量倚靠在我们身上,少一点力也不行。”再三考量后,李爱诗和兄弟姐妹决定把父亲送到疗养院,让专业人士照顾。“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适合的方案。”她续说,或许把爸爸送到疗养院,他就会少一分对女儿的愧疚也说不定。

叶泰亮进一步分享,就和小孩初期到幼儿园上课一样。初期,老人们也会表现得很忧郁,甚至不愿开口说话,但几天之后,和院友开始熟络,便会开心起来。老年人也怕孤单,没人陪伴、没人可以说说话,更怕自己是“多馀”的。“为什么老人要像藤蔓一样,依附在年轻人的生活里,难道老人就不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吗?”

他说,市场上大部分安老院和疗养院都在提倡活跃老化(active aging),而所谓的活跃老化,指得是为了增进老人的生活品质,而尽可能促进健康和参与社会。“在安老院,和一群同年龄的老人,一起热热闹闹养老,而不是孤单倒数人生。”叶泰亮分享,他们每天早上都会集合大家一起做运动,还提供种植课程、画画班等等,让他们即便年事很高,也可以找回生存意义。

送安老院招非议

网上常流传有关“父母可以照顾10个孩子,但10个孩子却不能照顾父母”的言论,斥责现代儿孙不孝顺,李爱诗和叶泰亮异口同声表示:“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言论。”叶泰亮说,照顾老人和婴儿完全是两回事。首先,老人的体积比婴儿大,很多时候非一个人就能照顾好,包括替他洗澡、抹身甚至搬动身躯。他续说,照顾患病老人更是挑战,因为需要24小时注意他们的情况,包括尿袋是否满了、喉管是否脱落等。他分享,这里有名老人的精神有点失常,每天晚上都会大喊大叫,经常导致他的孩子没办法入睡,影响工作,最后只好把他送进来休养。“进来后,情况反而开始好转。”

李爱诗坦言,外界的种种言论对他们当事人而言,其实是一种伤害。“因为这些言论,让大家存有刻板印象,认为我们把爸爸送到疗养院是不孝,但他们是否曾经站在我们的角度来想呢?”在接受本报采访后,李爱诗突然拒绝以真名、照片上报,她说:“人言可畏!亲戚朋友们还不知道我们把父亲送到疗养院,而且这个月是我母亲的生日,我不希望她不开心。”她说,虽然母亲与她同住,了解她照顾爸爸的辛苦,也不反对将爸爸送到疗养院休养,“但她很介意别人说什么。”

叶泰亮对此解释,疗养院并非是收容所,而是一个为现代家庭提供解决方案的地方。“把父母送到疗养院并非不孝,而是孩子们已经无能为力。”他分享,有些孩子几乎每天下班都会来探望父母,也每周带父母到外用餐,享受天伦乐,“所以如果你说他们不孝顺,我不赞同。”他续说,照顾老人除了体能上的挑战,老人脆弱的心灵其实也是满棘手。“接二连三的大病后,老人家的性情会变得较为孤僻,比难应付和照顾。”

叶泰亮坦言,为老人家安排合适活动是他目前最大的挑战。“由于很多老 人身体状况不佳的 关系,很多活动都没办法参加,但我又不想他们每天只是吃饱就睡。”
叶泰亮坦言,为老人家安排合适活动是他目前最大的挑战。“由于很多老 人身体状况不佳的 关系,很多活动都没办法参加,但我又不想他们每天只是吃饱就睡。”

尽孝道必定有牺牲?

兄弟姐妹为了父母的医药费、生活费而大打出手时有所闻。李爱诗庆幸说道,自家姐弟5人不曾为了父亲的医药费而起争执。“我们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能做的事。”她坦言,身为大姐的她薪金是姐弟里最低的一个,加上她当时开始厌倦那份工作,便选择辞职,自动请缨担起照顾爸爸的责任。“我是单亲妈妈,有两名儿子,没有老公和家翁家婆需照顾,由我来照顾爸爸似乎很适合。”医药费则由她两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弟弟负责,“弟弟们是美国留学的硕士生,目前收入不错。”

叶泰亮认为,李爸爸是幸福的,因为孩子们仍有能力给他最好的照顾。他分享,由于疗养院的费用不低,不少中低阶层家庭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而选择离职。

“我曾接触过一个案子,他们家中同样拥有5个兄弟姐妹,但平均收入不高,没办法支付高昂的费用,所以最后牺牲最小的妹妹留在家中照顾父亲。”这名父亲今年63岁,因遇到意外而半身瘫痪,而小妹才21岁,这会是一场长期抗战。

“和职场脱节的时间越长,重返职场的难度也越高。”叶泰亮问,若有一天,父亲离世,女儿已经30岁,却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她该怎么办?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华女泼唐氏男热水】被告认罪遭法庭严惩 判监10年罚款6000

阅读全文

校门突然动不了 一看惊见巨大眼镜蛇卡住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厮杀惨烈!中国电动车卖1辆亏2万 大量车企恐倒闭

阅读全文
根据该X平台分享的照片,显示3名女军人乘坐一架涉事的直升机。(图取自网络)

【海军直升机相撞】10罹难者包括3女军人 出事前合照发社媒

阅读全文

"我们很悲痛 必调查事故原因"

阅读全文

我问她问题 她骂我BODOH

阅读全文

【特写】收费及照料服务各异 养老机构3大类

特写

生命最后的尊严有一句说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生儿育女,却无法避免家人老去。当遇到家中老人患病,到底该把他们留在...

阅读全文
杨两兴认为,本地极少艺术家能与国际对话,作品也少有能卖到国外去的例子,主要是因为缺乏在地性。“融入本土特色才能在国际上走得远,而本土和民族有差异,只说族群,很难被看见,反之要往下挖掘在地性的人文历史,那才是我们的优势。”

【特写】认清目的 设计细节 本土特色开发中

特写

艺文活动,多就是好?本地艺术工作者杨两兴在艺文活动尚未蓬勃之时,就已活跃于用艺术连结社区,并在2004年创立“失落世代当...

阅读全文

【特写】鼓励大众接触艺文活动 先有量,再谈质

特写

艺文活动,多就是好?本地艺文活动有愈发蓬勃之势,却也因为重复性高、局限于同温层和相互支持等因素,让人有“疲于奔命”之感。...

阅读全文

【特写】生死教育 多元推广

特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将近100万人死于自杀,曾有自杀企图的人数,更是这近100万人的25倍之多。“活著...

阅读全文

【特写】当你活著进棺材 一分钟感触良多

特写

生死“棺”口当棺木盖下的那一刻,代表人生正式画下句点。倘若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让棺木再次打开,你会否发现,生命其实很可贵...

阅读全文

【特写】时代变,出路广

特写

我念中文系中文系技能适用于各行业 需语言就有出路中文系毕业生是不是只能当中文老师,在艺文界工作或任职于出版社?这些疑惑或...

阅读全文

【特写】术业专攻兼容并包 深耕中文也要通世界

特写

我念中文系学习汉语固然已成潮流,但相较不谙中文的人对掌握多一门语言感兴趣,选择在中文领域深耕是全然不同的一回事。在大专学...

阅读全文
麦特说:“重见贝琳达,让我学会了正能量,即便当时她的病情已经非 常糟糕,但她仍积极面对,她的态度让我敬佩。”

【特写】面书友人逐一约 —— 千人喝咖啡计划

特写

朋友,想你了自从面子书出现后,很多人便有著成千上万的“朋友”。然而,这些“朋友”你都见过吗?来自澳洲的麦特(Matt K...

阅读全文

【特写】相爱的友情 旅游来加温

特写

朋友,想你了没有人可以孤孤单单活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你能倾心吐意、无所不谈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给他的人。台...

阅读全文
将商品实体化有助于创造品牌价值,H.H先生不藏私分享:“对有兴趣做图像授权的人来 说,年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放在桌上, 一整年都会记得,买了今年的,又会期待明年 的。”至于出书,则是让原本不认识你的人认 识你的作品,“台湾艺人许玮甯就是有一次在机场无聊,到书局闲逛时发现了美美,自此成为她的粉丝。”

【特写】不跟风,自创品牌价值 守住“美美”初心

特写

插画经纪在本地较少听闻,但在图文创作相对蓬勃的台湾,该产业已发展出一套独有的模式。一如出版社自转星球的创意人才经纪陆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