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報到,入營培訓。軍官訓話:按照既定的時間表,9月要上戰場;同學務必認真集訓。沒有想到,到了演習之日,發現國家的編制,不能配給真槍;各位只能自行登錄網頁,借用虛擬的電子槍練習。
像是博君一粲的咄咄怪聞,這個國家,偏有很多很多類似的魑魅魍魎。學校課本之磨蹭拖沓,正是這樣:時光荏苒,倏忽n日,2019的新學年開課至今,已是第三周了;但是,部分的學生連讀本都沒有。
《新海峽時報》的報道說,中三雙語課程計劃的課本,需要靜待三月才能配給學生。那麼,在此之前,要怎麼上課?新聞註明,現有階段,師生可以通過bukutekskssm.my和sasbadisb.com的鏈接,自行下載相關課程的教學材料。
眼下的糾結,不僅是在如何上課;而是累壞整個流程:既然不見課文,老師要怎樣準備測試?逞論審定攸關批改的準繩了。何況,部長早前還說,教育部也在思慮提前檢定考試。如此作業,暫且不說大家是否見怪不怪;教育部要如何提升學生的學術?
所有的沉痾宿疾,一如既往。初中三生的PT3評估,9月30日開始了。縱然課本3月及時送到,意思是說,9個月的光景當中,至少長達兩成時間,學生是在摸索中學習。
都說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老師和學生,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事到如今,一切只能將就將就。三月之後,課本是否可以準時推出市場,也唯有以後再說。
可惜,兜兜轉轉,當權的領導不但從來不願認真檢討流程,找出罅漏,著手修補;從而及早設計標準作業之圭臬,指引監督課本編輯和出版;而是坐視覆轍,一再重蹈。如果游泳課1月開課了,不知救生圈是否也是三月才會發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