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流行抄袭,这里指的不是学者抄袭,而是媒体之间抄袭。

10月22日,台湾《苹果日报》以“基测考零分监院竟查身家”为标题报导,有关的报导过后被台湾《联合新闻网》即时新闻也以“基测考零分学生监察院要查身家”为标题,改写这则新闻,竟被网友抓包,可能改写新闻时太急,《联合新闻网》竟连撰稿记者姓名都照放进文内,才被网民揭穿。

上述个案,只是因“一时之快”,媒体机构也把抄/改写的对象之撰稿人名字也连文带字一并嵌入文章里,一般而言,与原文照抄文章相比,抄袭文章遭到人的批评,而改写新闻则无从加以追究。尤其在媒体竞争剧烈的时代里,改写新闻已成了不少媒体为抢先报导的捷径之一。

曾经,一个来自英国的编辑团队不愿意屈服于“抄袭新闻”,他们以罢工的方式进行抗议。这是不少外国记者都不陌生的故事,日益缩减的预算和捉襟见肘的媒体管理层迫使记者采取“抄袭新闻(churnalism)”的做法,即将媒体新闻稿改写为原创新闻。

2011年4月19日,9名就职于英国Tindle新闻集团旗下的北伦敦和赫特福德郡报纸的记者开始抗议裁员和削减预算等一系列有损于报纸质量的行动。参与者将这个为期两周的抗议活动用部落格记录下来,他们身著死神衣服,并模拟一支送葬队伍以表达不满。

无论如何,媒体还需秉持专业操守。如果抄袭或经常改写新闻,那就失去了媒体工作者的专业职责,只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很多媒体机构并不晓得网络世界的发达,往往一个搜寻引擎,就能查询到文章出处或来源,即使文章只稍微改写,也一样能找寻原文出处。

“正直人格”乃报格基础

其实,要查获文章来源或出处,基本上只要以用搜寻引擎查询,在搜寻引擎打入文章一句内容,前后都加上双引号。加上双引号的目的,就是要搜寻引擎找出跟你键入那个句子一模一样的结果。从搜寻结果中,你可以看到哪些网页有跟你一样的内容。

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传媒的报导,是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依归,意即揭露任何个人或组织滥用权力、疏忽职守,或不法的行为,以防止公众受误导或公众安全及健康受到威胁,媒体责任即是公众对于重大的、和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之知之权利,而非读者从媒体抄袭他处文章中而获知消息。

马来西亚也曾发生新闻工作者抄袭他报文章而被网民揭发,引起舆论关注。按照专业的做法,除了抄袭他报文章的媒体工作者引咎辞职外,相关报社也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在网上及报章上向读者承认错误,这样才算对读者及社会大众负责,也不会产生“企图欺骗读者”的印象。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家报社仅在网上说明抄袭他报文章的人员已引咎辞职外,其它一概不回应,甚至没有在报章上清楚的刊登道歉启事。显然地,只有透过网上接收此讯息的网民才知晓自己被“骗”,而透过报章接收资讯的广大读者,却蒙在鼓里,一直被“抄袭”的文章骗了。这一来,只阅读该报印刷版,而未上网的读者,就以为他们长期阅读、信任的报章上刊登的新闻或评论,都是该报新闻人员提供的“专业意见”,而不理解这是剽窃别家报馆的文章。长期以降,该报得以靠抄袭文章建立“专业形象”或财源广进,但读者却被蒙骗,其他被剽窃的报章却蒙受损失。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专业伦理,甚至为人不齿。

报章新闻从业员抄袭他报文章的做法,不管是否获得该报管理层之认可,但抄袭文章一旦在该报发表,报社就有责任向读者交代,“道歉”启事也不应避重就轻。否则,透过报章获取资讯的读者无法获得“公平待遇”,反而报社向网民交待了事,这样和办报理念不就是背道而驰了吗?抑或是报社要向报章读者隐瞒抄袭之事已被网民揭发,而一厢情愿认定只要不在报章媒体交待,“不知情的读者继续不知情”?

在这一点上,报社肯定知道被骗的广大读者才是报章的核心收益来源,而非揭发抄袭文章的网民。但纸包不住火。除非网络是一个脱离我们生活的另一世界,否则再小、细微的消息,也能从网络世界流入没有接触网络社群的生活里。

总而言之,抄袭文章有违著作权法的规定和专业道德规范,随意抄袭他人的作品,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一大讽刺,作为关怀社稷、启迪民智的新闻媒体机构,除了是一个商业机构,作为大众媒体,也要视传播文化为重要功能,即发挥教导民众、传播知识及文化的作用,而勇于向广大读者承认错误,也是作为教育民众的一个学习榜样,树立方正不阿的报格。

新闻从业员具有“正直人格”是报格形成的基础,一支有优良风格的团队是报格形成的动力,报章文字的格调是报格形成条件,报纸整体高尚品格是报格的外化形式,而报格就要靠报馆本身来树立,倘若不纠正及坦承错误,报纸的可信度也令人质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7人吃烧烤呕吐 疑食物有问题 实为一氧化碳中毒

阅读全文
一家五口乘坐休旅车前往金马仑途中发生意外导致2死3伤。(霹消拯局提供)

与罗里碰撞后坠沟 休旅车一家五口2亡3伤

阅读全文

七旬婆婆“死而复生” 殡仪馆员工发现“遗体在呼吸”吓坏

阅读全文
大马羽总(档案图)

【印尼羽球公开赛】二局击退印尼组合 聪文决赛会梁王

阅读全文

副首相端午节包粽子

阅读全文

路边被抢手机

阅读全文

乞丐还有尊严吗?

名家

我走在街上,对行乞的人实在难萌同情怜悯之心。要我掏腰包,更是难上加难。我的理由很简单:假如他年轻,却要伸手讨钱,证明他懒...

阅读全文

伊斯兰国课题的两大误区

名家

最近前首相敦马哈迪针对伊斯兰国课题发表了一些语惊四座的言论,导致马华和行动党之间又再度为此课题展开了唇枪舌战。笔者认为,...

阅读全文

文化活动需要创意

名家

马六甲三宝山在1980年代初期曾遭遇可能被铲平的危机。这项严峻的挑战,迫使社区和全国社团组织必须严肃深思:历史悠久的义山...

阅读全文

世俗国或伊斯兰国?

名家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前天又突然说,大马不曾宣布为世俗国,联邦宪法也没提起“世俗”字眼,再次引起各方热烈讨论。《联邦宪法》第1...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二战台籍日军的人生悲歌

名家

2012年是二次大战期间,东南亚一系列国家或前殖民地沦陷的70周年,回想这段时间其实有许多不堪回首的历史,但身为后人的我...

阅读全文

梁文狄:AES与私营融资计划

名家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自动执法系统(AES),是由两家私营公司斥资装置自动执法拍摄机,摄录超速的交通工具,再向车主发出罚单。...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让鼓声在东海岸响起--记甘马挽港口华小的喜悦

名家

“春发兄,鼓队成立了,您无法出席,有点美中不足!我把当晚讲稿和几张照片传给您,让您共享我们的喜悦……”谢月美校长说。港口...

阅读全文

庄迪澎:封杀!就是因为你不够大--传媒论衡(十)

名家

挂著“旅台医生作家”名号的廖宏强,10月11日在《星洲日报》言路版发表《封杀!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大人物》来“干谯”(这是他...

阅读全文

国中需要华社支持

名家

雪隆地区华文独中“爆满”,学额僧多粥少,许多学子不得其门而入。对于此现象,《星洲日报》的解释是:中文有价。当真是如此吗?...

阅读全文

杨善勇:为了传票,失去选票?

名家

全国14架自动取缔系统(AES)9月23日投入运作以来,奉KPI之名,既有高调,亦见成效。交通部副部长阿都拉欣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