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尾,印席首都新德里爆发了一场死了几十人的暴动。事缘,近期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的人民党(BJP)政府出台了一份《公民身份法》,其中允许2014年底前,从周边国家进入印度的难民,取得印度公民权,可这新法却排除穆斯林。显见,这是个公然歧视穆斯林的新法。

为何印度人民党政府那些歧视穆斯林?这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也是个涉及政经与社会考虑的问题。首先,这个执政党是个兴都民族,甚至是民粹主义政党,其领导人莫迪被穆斯林视为极端的教派主义者。他执掌古茶拉底省(Gujarat)时曾发生过大规模兴都徒与穆斯林暴力冲突事件,死了近1000人。

这样的政治人物不但能脱罪,甚至还得到更多狂热兴都徒的拥护,且当上了2任的总理;一个被定位全球最大民主国的印度,竟然会出现这种民粹现象,不禁令人反思民主怎么了?

实事求是地看,民主这东西就像民族主义、科技与权力一样具有双重性,用到好的一面,可发挥积极作用,用到坏的一面,则具破坏性。在多元民族、宗教、语文国,则常被用到负面而非正面,连印度这个民主国也难免如此。对大马言,这也是具有警惕性的事件。印度的民主指数高于大马与新加坡,可暴力冲突事件却又远远高于大马与新加坡,显见民主和平论只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

存在3种建国道路

就印度言,自建国以来,这个国家便存在著3种建国道路,一是多元中的统一(unity in diversity);一是坚持多元主义;另一则是同化论。基本上,从独立到1980年代前,以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为首的印度国大党是走多元中的统一路线,而其具体政策则是抑制教派主义的世俗主义、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其女儿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基本上也延续这路线。

至于印度的穆斯林则一贯主张去世俗主义与多元主义的路线,坚持同化;而兴都民族主义者则强调,印度是兴都徒的,要建立富有兴都性的兴都国。据此,狂热的兴都教徒便主张穆斯林应重回兴都教的怀抱,放弃伊斯兰认同,不然就得当二等公民,而印度人民党便是兴都国的领头人。

在1980年代前,大体上由于国大党一党独大,也抑制了兴都民族主义的发展;可之后人民党势力便在更富竞争的民主竞选中崛起,甚至在1998年组成联合政府。自1980年以来,印度的兴穆冲突便不断爆发,其频度、强度与烈度,也随著民主化而剧化。

这确是个吊诡现象,也突显出选举民主是把两面刃。同理,言论、结社与集会自由也同样成了两面刃,各类极端言论与动员也急剧增加。可见公民社会本身也是龙蛇混杂。在印度,一个称为国民志愿团体RSS的兴都民粹主义公民团体,便很富暴力倾向。

就兴穆关系言,这里也涉及了一个人口算术的政治课。在1947印巴分治前,穆斯林占了总人口的24%,可分治后,则大降。在1961年是10.7%;1971年是11.2%;1991年是11.6%,到了现在则上升到14.2%,也就是兴都教徒占比在减少,从1961年的83.5%,减至2010年的79.8%,其他如基督徒则占2.3%、锡克教1.7%和佛教0.8%。

对兴都教徒言,伊斯兰、基督教均是外来宗教,而佛教则被视为本土宗教。他们认为,外来宗教不但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是危及印度人民国家认同与整体意识的外来货。有些兴都教知识份子还夸大其词地说,再过50年穆斯林人口就会赶上兴都教徒;尽管这是非理性的推算,可却在兴都教徒间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就是多元民族、宗教国常出现煽动性言行,情况就如大马的华裔威胁论与基督教威胁论或流行于穆斯林中的印度人威胁论一样,对普罗大众颇有影响力。

其实,印度的穆斯林是个被边缘化的群体,情况就如大马的印族一样。印度穆斯林在很多方面,如公共部门的就业占比,皆均远低于其人口占比,这使得他们深感受到歧视,特别读过一些书,可又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年轻人,常是闹事的一群(情形如大马印裔一样)同理有研究显示,激进与参与暴力冲突的兴都教徒也多是些受过教育但却无业可就或就业不足的年轻人。

尽管印度自1991年搞开放与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也加速了,可增长的成果却多被少数政商精英垄断,而没有实现较公平的社会经济分配。本来这是个阶级课题,可阶级课题则常被宗教与种姓(caste)所掩盖。印度虽是个穷国,可全亚洲最富有的富豪竟然出现在印度而非日本或中国,如信实工业集团(Reliance Industries)的老板身价超过2197亿令吉,亚洲排名第一。

充满悖论的古老国

同理,印度的腐败也是众所周知,政治民主与司法独立并没减少腐败,这就是印度,一个充满悖论的古老国家。

深层地看,印度是个在水平与垂直面均是深度割裂的社会。从横面看,有兴都教与伊斯兰的对立;从纵向看,有同样严重的种姓对立,而种姓对立又是印度政治另一个突出的现象。这尚不包括部族与地方主义的割裂。至于割裂,多样性是否就是冲突的来源则见仁见智。

这些国内的割裂有时也会涉及国际因素,如1980年后,印度的穆斯林也受到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兴都教徒也搞诸如全球兴都徒大会类的活动,且常提出激进要求。这就使国内课题外溢到国际社会,甚至冲击到大马与印度的外交关系,与大马的国内族际关系,如穆斯林与兴都教徒的关系。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网红餐厅倒闭老板跑路 员工为讨欠薪而扣押6企鹅

阅读全文

【独家】柴油料下周一起自由浮动 政府针对性津贴目标群体

阅读全文

铁鸟变火鸟! 加航波音777客机起飞即起火急返航

阅读全文
摩哆与汽车相撞后起火燃烧。

摩哆与车相撞起火燃烧 31岁骑士不治

阅读全文

【你怎么看】公休日太多吓跑外资?

阅读全文

范冰冰影响力 吸引游客访甲

阅读全文

林艾萱:限制行动没封锁思考

名家

因新冠肺炎病毒日益猖獗,我国有史以来首次进入限制行动,从3月18日至3月31日,全国进入锁国及近封城行动,没必要,不得出...

阅读全文

林卓锋:熔断后的“慢熊”

名家

美股自2020年3月开始至20日,分别在3月9日、12日、16日和18日触发“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

阅读全文

Terence Fernandez:对付自私和无知的国人

名家

政府为防范新冠肺炎蔓延,实施行动管制,而遭到很多批评。这是在2月底希盟政府垮台后,正寻求60%选民认同及合法性的新成立政...

阅读全文

郭朝河:抗疫硬战,多点同理

名家

政府推行行动管制令前夕,出现了人潮涌现回乡。网络上出现许多辱骂与嘲讽,认为这些人抱著放假庆祝心态回家,不仅违反了政府订下...

阅读全文

林德宜:我国能避免断崖式下跌吗?

名家

在我撰写本文时,随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乏善可陈的应对新冠肺炎爆发计划,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也标志著牛市的终结和熊市的动荡...

阅读全文

晓林:放下政争,携手防疫

名家

目前新冠肺炎在国际爆发,多位学者专家预估将全球大流行,恐怕最坏的状况还没到来。尤其近来本地亦大爆发,防疫急如星火。且因疫...

阅读全文

谢诗坚:新冠肺炎引发两大争议

名家

最早发现肺炎病毒在武汉爆发时是2019年12月,情况尚不严重,也就未成为讨论课题。直到接近华人农历新年(1月25日)前后...

阅读全文

张兼荣:行动管制下的人们

名家

3月16日晚,新首相慕尤丁宣布18日起至31日,禁止国人出国;回国的人民也要自愿隔离14天;禁止进行与宗教、运动有关的聚...

阅读全文

陈锦松:华人政治,路在何方?

名家

国民联盟取代希盟执政直到来届大选,大致抵定,土团党主席慕尤丁成功被委任为首相后,希盟想翻盘的机率基本不高,原因是谁掌握了...

阅读全文

庄迪君:美元风暴的最佳避风港

名家

从18世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笔下的贫富悬殊,到19世纪末民主富强的大英帝国,再到美国大熔炉政策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