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V7华语电视新闻即将吹熄灯号,并宣布将与八度空间合并,以实践首要媒体新闻部人力资源整合的目标。

许多人觉得惋惜,但相对以往引起的反弹声浪,这次受到民间抨击的压力明显最小。一来是疫情所致,每个人陷在自身求存的困境,无力顾及大环境的变化更迭;二来,也是较残酷的因素——越来越少人观看这台新闻。

经过无数重组后,NTV7华语新闻最新的播放时间是下午5时。这个时间说得难听,原本就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时段。上班族还未下班,家庭主妇忙著照料放学后的小孩,这个时间点的新闻,“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象征的是什么?说白点,就是华社的虚荣心。作为一家私营电视台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新闻,若轻易因为商业考量而白白牺牲,被其他语言节目或购物频道取代,也似乎隐约象征著华人在这片土地的影响力慢慢式微。

但这种联想是否符合现实概况?我保留。尤其NTV7本来就是商业电台,无需背负国营台在公共事务资讯传递的压力,若这时政党或华社站出来捍卫,反而有点矫枉过正,添了捞取政治资本的炒作嫌疑。再加上站在全球传播发展脉络来看,这只是顺应新媒体生态的到来,而不得不转型的必然现象。

资讯正确度欠缺

因此,与其讨论是否应该关闭的既定事实,倒不如去探索电视新闻未来出路,对于电视台与观众来说,这才是“永续与优质经营”最好的讨论切入点。

或许为了减缓华社的压力,电视台透过拉长补短策略,将八度空间的华语新闻延长至1小时。作为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华语新闻,这种安排无论在“政治意义”或“商业考量”都站得住脚。

但我关心的并不是“华语资讯量变少”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个伪命题,现代科技资讯发达,人手一机,刷刷刷的都是各类新闻。

我们欠缺的不是资讯量与速度,而是资讯的正确度;电视台若持续著重在抢快与量产的迷思,最终只是会加速产业的老化与死亡。在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的年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新闻的素质,而非膻色腥与伪造的资讯垃圾。

在这个传播媒介超级发达的年代,相对社交媒体,电视台的竞争优势在于经过重重专业审核,确保资讯正确外,还能在报导内涵添加教育与反思意味,这才是让许多人放下手机,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的动机。

也就是说,延长版的八度空间华语新闻,与其在速度与产量中设定KPI,倒不如考虑加入更多深度报导的小专题,或许才有望拉抬收视率之余,又能赢回许多口碑。

电视台比起自媒体的好处,是拥有许多专业背景的制作团队。若懂得抓住时下热潮,将热门话题延长成更精辟的分析报导,或制作一些社会忽略的边缘故事与温情人物,反而能在新时代洪流里站稳脚步,成为自媒体永远无法取代的传播地位。

经营困难度增加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是电视台的灵活性。如同报业与电台,目前电视台也会透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看似多一个商机,实际上却也无形增加经营困难度——以前传播途径是单向,电视台制作什么新闻,观众就吸收什么资讯;现在有了留言区,新闻从单向输送变成双向沟通,因此如何互动与有效参与,成了不少制作人与主播在专业知识以外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新闻“倒金字塔”的写法呈现。一般来说,无论是报纸、电台或电视新闻,总是将最重要的新闻先呈现。但网络媒体出现后,观众可自行选择想要看的新闻,决定了阅读的顺序与重点。

因此,有时候一则奶茶排队的新闻,点击率还胜过国家宣布的新政策。这种趋势导致许多新闻制作团队陷入两难——究竟要用专业知识帮观众编辑新闻重点,还是要随波逐流,迎合观众制作高点击量却无教育含量的资讯?

这是传播界常面对的百年课题:究竟要报导观众“想要”还是“需要”的内容?

当然,在新时代里,这种二分法太粗糙,也容易掉入困境——若非观众想要的,优质媒体如何生存?若非观众需要的,是不是在制造资讯垃圾与流量,内容还能算是新闻吗?只考虑观众需要的,会不会养成了传播人自以为是的傲慢?

需要与想要真的是对立吗?

对我来说,这是观众与新闻永远的距离。但只要是有良知的传播人,心中原本就该常怀有这个矛盾思考,这样的话,无论身处在哪种媒体或处理哪类新闻,拥有这份反思,人性会添加更多关怀与体谅,社会无形中也会多一分温暖与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首要媒体的华语新闻在处理许多课题时,在民主与民粹之间,多半选择前者。当这些传播人偶尔面对失去理智的攻击时,仍能笃定报导立场,坚持传递相对公正的新闻时,就算丧失了一些点击率,实际上却也在过滤垃圾,相对累积更健康有素质的观众。

这才是电视台最终广阔的蓝海市场,而八度空间华语新闻值得这份荣耀。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苏丹依斯迈路大树倒下酿1死2伤 伤者之一为72岁瑞典妇女

阅读全文

拍片要3岁儿跟父道别 母射杀儿子再自轰

阅读全文

又水灾! 这次是加影

阅读全文

韩国“和尚”DJ来马演出 马佛青:不尊重佛教【东方头条】2024-5-08

阅读全文

刘华才:不一样的开斋节

名家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政府实施有条件行动管制令,国人今年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开斋节。没有了往常的开放门户,亲朋戚友互相拜访,...

阅读全文

郑庭河:宗教信仰和宗教认同

名家

宗教信仰和宗教认同(identity)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许在不少主流宗教的既定观念中,信仰者必然也就是认同者。且在它...

阅读全文

谢诗坚:中美新战场--香港

名家

当下香港最爆炸性的问题,就是中国人大将直接讨论和通过“港版国安法”,并将之纳入香港基本法内,而无须香港立法会通过。之后,...

阅读全文

陈逸飞:政治上的社交距离

名家

“权力体制是不会自愿放送优惠于民的(power systems do not give gifts willingly)...

阅读全文

林艾萱:一句话的力量

名家

最近看了台湾公共电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的微电影,里头讲述的是一名优秀的高材生茉莉在长期压抑下自杀...

阅读全文

陈锦松: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名家

我国政治的波谲云诡,高潮迭起,令人措手不及,也有几许哀伤。希盟的倒台,是内部纷扰,还是受困于外在因素?前首相马哈迪答应两...

阅读全文

林宏祥:希盟夺权后能撑多久?

名家

2020年2月“喜来登夺权行动”来得太突然,随后适逢新冠肺炎疫情恶化,希盟之间撕裂的伤口直到当下,都未来得及处理。痛失政...

阅读全文

谢诗坚:亡羊补牢迟了一步?

名家

5月18日是国会下议院召开一天的会议,只有国家元首致御词,而后就散会。换句话说,马哈迪对慕尤丁提出不信任动议要到7月的国...

阅读全文

林德宜:是时候组建联合政府了

名家

随著5月18日国会的召开,几乎可以看到,国民联盟与希望联盟之间的政治权力之争将愈演愈烈。在平时,这种政治竞争是可以预料和...

阅读全文

余福祺:AI需要专才驾驭

名家

这几个星期以来,我所订阅的《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每周通讯、牛津大学学者丁志杰(Jeff Ding)所编撰关于中国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