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人社会中不少人相信华文很重要,这些人觉得接下来国际上的各种专业比如生物、物理、化学、资讯科技等领域的书写都将从现有的英文转为华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华文将取代英文成为世界语言。

也基于这样的内心想像,使得这些信众不自觉的会贬低马来文和英文的重要性,并因为中国崛起让未来华文的地位高涨而感到自负,内心形成一种对华文以外语言的排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看不起我们国语马来文,连首相呼吁官员日后代表官方到外国交流要多用马来文也冷嘲热讽(国内中文媒体相关新闻底下的留言惨不忍睹),认为马来文仅仅是东南亚域通用的地方语言,学不好也不要紧,反正未来只要懂华文以后就能在世界横行了。

这是一种极为扭曲和偏差的想法,就以马来西亚的公领域而言,华文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就算今天大家为中国崛起感到高兴,国内的华文地位也绝对不会超过马来文,在这个国度,华文一直来都没有资格跟马来文叫板,未来也不会改变这种情况,这才是我国语言与文化的真正的现实。

在这个国家,马来文和英文是所有公文的通用语,各种契约、专业文件都是以这两种语言书写,每一个专业都以英文和马来文为沟通语言,如果无法掌握这两种语言,基本上在这个国家是寸步难行,而华文只是一个加分选项,并不是一个必要的能力,所以在马来西亚这个脉络下,华文根本就没有很重要。

只是很多华人看不清这个现实,尤其在中国崛起的大局时下,很多华人看不起马来文,觉得马来文只有马来西亚可以用,离开马来西亚就毫无用处,但残酷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人这辈子都只能在这个土地上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够离开这个国家移民他国?即使真的能离开,也只有台湾、中国是可以用华文横行,世上绝大部分国家仍然以英文为基本沟通语言,华文在今天仍然没有大家想像的重要不是吗?

躲在中文圈内看世界

而相信华文很重要而排斥马来文、英文的这种情况,也直接造成不少华人的马来文和英文能力的低弱,以至于无法(排斥)阅读华文以外的文字,这也让很多华人只能够躲在中文圈子内看世界,从来不知道马来文社群和英文圈子内对于各种社会事件的观点和立场,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也因此形成,华文教育背负妨碍国民团结的原罪也因而产生。

其实躲在中文“同文层”内,单纯的透过华文来认识世界也并非不可,只是最系统化和最完整的华文书写体系、中文节目也只存在与中、港、台地区,纯粹透过华文了解世界,往往也就意味著只有透过中国、台湾的视角来看世界,最终就是只有中国或是台湾的思考方式。

而受限于两岸局势,台湾被贴上不团结的反叛标签,加上中国崛起带来的各种文字、影视媒介无所不在,以至于不少华文使用者所认识的全球大小事都只是从中国的脉络和利用中国那套大国崛起的思维来解释,却不了解不同群体的立场和脉络,成为一种没有马来西亚本土概念的离地思维,这也是今天网路上各种非常不合时宜的偏驳论战发生的原因。

这种情况不只是出现在个人社交媒体的各种贴文,连我国华文媒体也有这种问题,许多外电消息都直接把中、港、台媒体的译文直接复制贴上,不仅不懂得从最源头的外电查证相关消息,连国家、地方等用词也照复制而无查证,最终造成各种误会和错误讯息的传达,充分的凸显了中文媒体被中、港、台华文媒体系统的制约,在资讯来源更宽广的今天,狭隘的眼界限制了专业的发展,十分可惜。

这些都是单纯从中国网路资源和媒体吸收各种资讯的结果,大家深信在中国崛起后,未来华文必然是水涨船高,华文就比其他语言更优秀,马来文等地方性用语就更不如华文,这是一种自我膨胀的错误心理。华文比以前更有价值,并不意味著马来文就不重要,相反如果作为马来西亚一员的我们要搭上这个大潮流,马来文的掌握反而更重要,因为今天中国不是要一个能够把华语讲的跟他们一样好的外国人,而是拥有跨文化思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与社群的人才,一个能够把华语说得跟中国国人一样好,却无法看懂一篇马来文、英文公文的马来西亚人在中国崛起的大时代下,根本就毫无任价值可言。

所以,华文的地位提升并不是一种我优你劣的地位评比,更不表示只要学会中文,别的语言就不重要,华文地位的提升是让华文成为沟通连接不同社会、文化的媒介,作为这个精彩多元大时代下的一员,懂得英文,掌握马来文,精通华文就表示可以透过不同文字、语言来认识不同的立场和脉络,沟通不同的想法和包融不同的文化,不应该只奉行华文至上,自负的认为中华文化最优秀和迷信中国崛起最伟大的单一论述,应该广纳百川而非故步自封,如此这才是世界公民的基本条件。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庄文杰面子书)

凯儿结婚5周年恋爱细节曝光 戴华昌:每天上学路上等她

阅读全文

女子私奔17年情人猝逝 打电话求救意外揭丈夫遇害真相

阅读全文

婚姻当儿戏!夫与人开房妻出轨产女 婚后10个月就收摊

阅读全文

15华裔男女瀑布游玩受困

阅读全文

猫咪僵尸跳

阅读全文

特朗普开TikTok 首日粉丝破50万

阅读全文

华教新路向筹委会:深化教改未来改革方向(上)

名家

我国自2011年推行小学课程和考试改革,但仍未摆脱传统的学校制度,包括学科臃肿、重视分数、管理集权。当前小学教育理念,愈...

阅读全文

黄大志:中国农村男丁难找配偶现象

名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2亿人,其中男性为7.23亿,占51.2%, 而女性占...

阅读全文

黄金祥:谁是希盟的敌人?

名家

柔佛州选在即,国阵重量级领袖纷纷出场,个个春风满脸,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反观希盟,一边是火箭在大帐篷下搞小雨伞,高层与基...

阅读全文

华教新路向筹委会:促进教育专业与学校发展(下)

名家

早期新马华文教育,受中国新式教育启发,素有开办职业教育之传统,包括师范科、商业科、工艺科等等,强调实用主义。陈嘉庚亦重视...

阅读全文

郭朝河:关于预言,你相信吗?

名家

“你相信印度神童的预言吗?”最近身边不少人讨论这个话题。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后,世界陷入了毫无秩序的混沌状态,原有的...

阅读全文

华教新路向筹委会:促进教育专业与学校发展(上)

名家

马来西亚基础教育有完备体制,分工明确,也有序地运作,政府教育部门并非一成不变,会因应国内外趋向调整课程纲领。当局近年意识...

阅读全文

林德宜:俄乌之战——印度立场

名家

对印度在美国于联合国安理会发起的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决议上投弃权票一事,西方媒体可谓视而不见或未...

阅读全文

施惟茗:“芬兰化”──与北极熊的周旋之道(下)

名家

这一系列“芬兰化”举动的佼佼者当属芬兰总统巴锡基维(Paasikivi)及凯科宁(Kekkonen),两者所执行的战后政...

阅读全文

施惟茗:“芬兰化”──与北极熊的周旋之道(上)

名家

“芬兰化”(Finlandisation)一词是指整个芬兰政府及其人民为芬兰的国家存续所作出的决策及其主要的外交方针总结...

阅读全文

谢诗坚:柔佛州选:历史重演?

名家

马来西亚509大选后的第四场州选是在柔佛州,选民将在投票日3月12日当天选出56名代议士,而获得半数以上议席的政党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