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沙地阿拉伯与伊朗在中国调停下,于今年5月恢复邦交(断交7年)后,又在6月份传出重大消息说,中国正积极谋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解。如果中国真能完成这项如啃硬骨头的任务,则整个世界将因此受到重大的鼓舞,因为一向以来,没有人可以拍胸膛说可以促成以巴和解,理由是它所涉及的问题过于复杂和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正由于中国“知难而进”,几乎让阿拉伯国家额手称庆中国有此胆识,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到底中国是凭什么实力,有此信心而又有勇气介入调停以巴冲突?

除了证明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扩大外,也集中表现在近1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已建立友好关系,足以劝服中东国家以和为贵,例如沙地阿拉伯与伊朗的断交是因为在2016年沙地处决了知名的什叶派宗教师而激怒了伊朗(伊朗是什叶派国家,沙地是逊尼派国家),导致伊朗民众冲向沙地大使馆并纵火,随后两国断交,直到今年才复交。

不过,外界对这次中国的以巴和解努力未抱以太大希望,毕竟以巴冲突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伊沙的宗教冲突。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以巴的历史,才能知晓它们之间深仇大恨的来龙去脉。

从公元前2000年前开始(距今4000年),一支属于希伯来族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陆续迁入巴勒斯坦,他们与早期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迦南人发生过多次战争,结果希伯来人占上风。之后,陆续建立起了犹太王国和以色列国。不过,北方的以色列国在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消灭;而南方的犹太国则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今日的伊拉克)所灭。

不论是以色列国或犹太国的希伯来人,他们在罗马帝国兴起后已是无家可归,连巴勒斯坦也回不去了,只得流浪于世界各国,成为真正的“亡国奴”。但希伯来人有一种不灭的精神。

在公元650年,他们编撰出一套举世注目的《犹太法典》,作为四处流散的希伯来人团结的经典之作,因而也被形容为“犹太人手提的祖国”(Portable Father Land)。这部法典不但成了犹太教的标志,而且耶路撒冷也成为犹太教的发源地。

伊斯兰兴起

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领土也日益扩大;尤其是先知的第二继承人(哈里发)在公元636年,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得了耶路撒冷后,这块土地便成为阿拉伯人迁居的地方,因为犹太人已被赶出巴勒斯坦。

随后在1453年,一个在土耳其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也就被消灭而让位于在土耳其兴起的伊斯兰王国了。虽然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也统领巴勒斯坦,但也收容大批犹太人,因西方的基督教会仍不容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国家,变成一度有超过100万犹太人居住在奥斯曼帝国。

在1826年,出生于德国波昂的摩西海斯(Hess Moses)在1862年发表了《罗马与耶路撒冷》一文,指出犹太人的解放不能靠与其他民族的同化而生存下来,而是要彻底摆脱“反犹主义”,唯一的途径就是“返乡复国”。犹太人必须回到巴勒斯坦,在世界上它是一个不能被消灭的民族。

海斯的疾呼在后来成为“犹太复国主义”,也称为“锡安主义”(Zionism),从而鼓励犹太人前仆后继地返回巴勒斯坦进行抗争。

但真正推动犹太复国主义的人是后来被称为“以色列之父”的犹太思想行动家赫茨尔(Theodor Herz,1860-1904)。1896年,他正式鼓吹“犹太国”。

虽然赫茨尔英年早逝(终年44岁),但他的言行促成以色列的复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在1800年时,犹太人只剩下4000人住在巴勒斯坦,但到1914年时,犹太人已增加到9万名,而阿拉伯人有50万名。

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取得胜利,而德国及奥斯曼帝国战败;尤其是后者,在1920年被瓦解。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土耳其迎来了凯末尔革命的新年代(1923年)。在英国支持犹太人复国下,先是接管巴勒斯坦,继之允许更多犹太人回家。结果引发阿拉伯国家激烈反对,示威运动从未间断(反对英国提出,让犹太人复国的“贝尔福宣言”)。

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尽管希特勒大举屠杀600万犹太人,但犹太复国运动从未停止。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犹太复国主义在瑞士举行首次复国大会,此时已有200万犹太人参加了复国组织。

当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时,阿拉伯国家群起反对,而犹太人则迫不及待地复国。

一分为二

分治方案是犹太国占地1.49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总面积54%,相当于25个新加坡),而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巴勒斯坦则拥有1.12万平方公里(占42.8%,相当于19个新加坡)。同时也规定耶路撒冷成为联合国托管区。

根据联合国大会议决,当巴勒斯坦分成两个国家时,其中以色列的人口计有50万名犹太人,49万阿拉伯人;而属于阿拉伯的巴勒斯坦国则有72万阿拉伯人,仅有1万犹太人。

在这一方案下,在1948年5月14日由古里安率领犹太人,强行登陆巴勒斯坦土地,并宣布以色列诞生了。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在埃及主导下,向以色列发起战争。

从1948年到1976年的五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人从未取得上风,只能在国际舆论下继续呐喊。

从1948年到2023年的75年漫长岁月中,我们看到以色列不断地扩大领土;而阿拉伯人虽以巴勒斯坦名义“立国”,但总未能取得国家正式身份。更可悲的是,在以色列不断蚕食下,原属于阿拉伯的领土在今日已被以色列占有,只剩下约旦河西岸及加沙的土地属于巴勒斯坦,有2/3的土地已被以色列占有了。

当中国在2014年试图调解而提出四个坚持时,未能产生效果,因为它只提及支持阿拉伯国家解决所有问题的,结果得不到以色列的正面回应。这样的斡旋算是无疾而终,可以归因于中国的影响力尚嫌不足。

中方立场

时隔10年的202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又再一次希望能促成以巴和解。对此,中国的立场是:1.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2.巴勒斯坦经济民生需求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加大援助及3.推动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和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和平会议,为重启和谈创造条件。

所谓1967年的边界是指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领土划分,以色列不能全占有耶路撒冷,应将一半(也就是东边)的耶路撒冷交还给巴勒斯坦;同时以色列也要将占领约旦河西岸的5200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还给巴勒斯坦。但在1967年之后,以色列占有的土地就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形下,以色列会同意让回土地寻求和解吗?

今天的以色列已是中东强国之一,反之巴勒斯坦人民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如果双方未能寻找方案和解,则以巴冲突会导致另一个致命战争。

遗憾的是,以色列外长科恩对中国外长的和解建议岔开话题,反而避重就轻地提出要中国制止伊朗核计划而不说以巴关系的课题,这避重就轻的态度显示了以色列尚没有兴趣进行和解。

虽然美国的斡旋一直未能见效,但其也不能阻止中国担任鲁仲连,只是在以色列强硬态度下,若要为巴勒斯坦讨回公道,只能说是难上加难。换句话说,我们对以巴和解仍未能抱持乐观的态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死者王宝海

脚踏车跌路旁不见丈夫身影 妻急拨电询问始知夫车祸亡

阅读全文
图截自视频

因拒系安全带致航班延误 男童被赶下飞机

阅读全文
示意图

一家5口喝鸡汤全中毒 2人嘴唇发紫急送ICU

阅读全文
图取自华阳咖啡面子书。

华阳咖啡获清真认证 申请过程有多艰难?

阅读全文

范冰冰抵又见马六甲剧院 大送粉丝福利

阅读全文

莫翰 一路走好

阅读全文

林志翰:卫生白皮书引领卫生改革的实质讨论

名家

自凯里被委任为卫生部长以来,他启动和努力打造的《卫生白皮书》终于在6月13日由接任的卫生部长扎丽哈发布并提呈给国会。经过...

阅读全文

冯振豪:马华和国大党无路可走

名家

六场州选在即,希盟和国阵的议席谈判已步入尾声,而马华公会和印度国大党能否在团结共赢的论述基础上,获得些许的选区分配,成为...

阅读全文

郑荣信:投资者需要交易的理由

名家

面临著股汇齐跌的窘境,首相安华周一(6月19日)宣布了提振市场的方案。首相在出席了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的一项活动后为投资者...

阅读全文

周本兴: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肉

名家

现年39岁的Jocelyn Chia(谢必孜),出生于新加坡,放弃年薪百万的执业律师,后来入籍美国纽约,成为脱口秀谐星。...

阅读全文

孙和声:华族的教育与文化变迁

名家

维护与发扬本国的华族文化与教育是我国华教人士的一贯信仰与努力;只是也应看到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会有一定程度上跟著时代与...

阅读全文

郑荣信:纪律远比动力重要

名家

今年5月23日,我国羽球男单一哥李梓嘉宣布聘请新教练,可不到一个月,剧情直转急下,在印尼公开赛止步首圈后,李梓嘉在本周三...

阅读全文

黄金祥:送八个字给Jocelyn Chia们

名家

我在上个月的拙文《言论自由万岁》中,调侃那些喜欢高举“言论自由无罪”的大爱时评人,会否“誓死捍卫”哈迪阿旺的种族歧视言论...

阅读全文

郭朝河:电讯公司的暴利

名家

“你目前的漫游额度已超越900令吉。”看到这则短讯时,我整个人跳了起来。 幸好司机开得挺快,在带点颠簸的路途上,巴士摇晃...

阅读全文

林奕慧:下沉中的填海地

名家

填海的丰功伟业不久将化为泡影。不只因为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也因为填海地本身就容易下沉。有关八个亚洲海滨城市的研究显示,绝...

阅读全文

谢诗坚:伊斯兰世界的典范人物

名家

原本因为今年2月大地震导致土耳其有近5万人丧命后,外界都不看好原任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