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联杰(Jack Li)是本地90后魔术师。

魔术师是一个神秘又能予人惊喜的行业,从高帽中变出兔子、把女郎变不见、让东西腾空飞起…这些都是经典的魔术表演。魔术讲究的是“变”,若一成不变那就跟不上潮流,观众会厌倦,市场也不买单。李联杰(Jack Li)是本地90后魔术师,他结合3C科技产品及独有的元素,将魔术玩出新意。

走入李联杰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都是断头台、穿剑箱、笼子等大型魔术道具,目光也会被他一席黑色西装和银灰色的头发吸引。“你要看魔术吗?”他问,然后随手取得了叉子,在记者面前用“念力”把叉子弄弯扭断。完成魔术后,他眼里散发的是自信及满足感。

李联杰的魔术时常带有“超能力”的元素,用念力把叉子弄弯,让观众近距离见证奇迹。
李联杰的魔术时常带有“超能力”的元素,用念力把叉子弄弯,让观众近距离见证奇迹。

27岁的李联杰踏上魔术师这条路的契机很单纯,12岁时他第一次亲眼看魔术表演;魔术师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钞票,当时的他想:如果我也会变出钞票那该多好啊!到了14岁,他在商场偶然接触了魔术道具,就此开启了他学魔术的路。

李联杰笑言:“当年在马来西亚学魔术的机会并不多,我唯一的学习管道就是透过购买魔术道具。那时候每买一个商品,店员就教我怎么变魔术。我以为只有道具才能变出魔术,于是就把打工的钱都砸下去了。”

当时的他很喜欢表演,当自己的魔术赢得了朋友的赞叹,就会格外开心。个性外向的他爱好结识新朋友,而魔术成了一个与人开启话题的桥梁。这一路,他参与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魔术比赛,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联杰表示,在我国没有多少魔术师开班授课,与同样热爱魔术的人交流切磋让他对魔术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学魔术的那个时期,网络不像现在如此盛行,时常要以高价购买国外魔术教学的DVD光碟,和朋友交换著看。认识了魔术之后,我才知道变魔术不需要靠道具,只要有一颗魔术脑,随手取得的物品都可以变出花样。”李联杰说。

22岁那年,当身边的人都纷纷上大学或找到工作;李联杰的父母看他把心思都投入于魔术,担心他玩物丧志,没有前途,便反对他继续玩魔术。他透露:“我跟他们说,给我3个月的时间,如果魔术养不活自己我就放弃。那期间是挺焦虑的,结果1个月内竟成功赚取2个月的生活费,我的父母才放手让我去做。23岁时,我正式成为一名全职魔术师。”

勤练基本功 时机不耽误

魔术是一种障眼法,李联杰表示魔术很讲究时间点。“就好比我要把两个相扣的铁圈分开,差个几毫秒就可能露出破绽。”李联杰在生活中也很懂得把握时机,他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展现的机会,珍惜每一次的舞台。

李联杰自我要求很高,“记得第一次上台表演时很紧张,当时是要把棍子悬空移动。到了结束姿势(ending pose)时,棍子竟然失手掉了下来。虽然观众依然拍手叫好,但我还是很懊恼自责。”

他认为变魔术没有捷径,必须苦练基本功;一个看似简单的魔术也必须勤练多年。

术有近距离和舞台表演两种形式,李联杰表示自己喜欢在大型舞台表演,可以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魔术,有很大的成就感。
术有近距离和舞台表演两种形式,李联杰表示自己喜欢在大型舞台表演,可以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魔术,有很大的成就感。

魔术表演则分为近距离和大型舞台两种方式,李联杰认为要完成一场精彩的魔术秀,焦点不仅是魔术师本身,也需要幕后团队的默契与努力。他指:“安排流程、准备道具、控制音乐灯光,单靠我一人是不行的。有时候在新创魔术时遇到了难题,也是需要团队一起合作解决。”他很感恩身边有自己的伙伴及支持他的朋友与贵人,成就了他今天的魔术造诣。

对魔术抱单纯期待

许多外国人在街头表演时都会说:“I want to show you a trick.”(我要给你展示一个把戏),魔术师仿彿是可以光明正大“骗人”的行业。李联杰表示:“每个魔术背后都有秘密,看你是用什么角度去看魔术的。98%的人会抱著看把戏的眼光去看魔术,想要了解当中的奥秘;而有些人会用崇拜的眼光相信世界上有很神奇的事。我认为魔术并没有骗人,我只是把自己想要展示的魔术以惊喜的方式去呈现,骗不骗人取决于观众。”

虽然在魔术圈已有5年之久,大致摸熟了窍门和技巧,也看过无数个魔术表演,但李联杰依旧对魔术保有单纯之心。“我的偶像是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他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只暴龙变出来,让我感到很惊喜!魔术的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秘密,但我仍然相信这世界上是有真魔法(Real Magic)或黑魔法,至今我看到很神奇的魔术时,我也会自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魔术?”

他续道:“魔术就是要变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物品或画面,我觉得有这种单纯的好奇心对魔术师来说或许是好事,因为会很期待
看到特别的表演。当自己看到很厉害的魔术时也会感到好奇,想要去研究和学习。”

自制大型道具

早期接触魔术时购买道具,而现在李联杰用来表演的大型魔术道具都出自他手。他表示:“外国的确售卖许多现成的道具,但有时道具运来出现问题,又要运回去是很令人头疼的。撇开成本高不谈,这些道具的尺寸和亚洲人的不同,因此我觉得自己设计的比较符合要求。”

刚开始摸索时,李联杰坦言连尺寸也不会计算;所幸父亲从事与家具相关的行业, 所以请教了父亲,加上自己专研,现在已经懂得画设计图、量尺寸及找厂家协助制作。李联杰在魔术圈打响名气完全可以从他认真对待魔术看得出,他凡事亲力亲为,对自己的要求极高,并且勇于挑战及创新。

询及给予时下对魔术感兴趣者的建议,李联杰想了一想说:“多看、多听、多学吧!”他指现代的网络很发达,相较于他接触魔术的前期,有很多线上课程或网络教学可以参考。他建议有兴趣者可以多看优管视频(YouTube),上网找兴趣相仿的人交流, 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多参与比赛或表演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
魔术师是个神秘的行业,但成功的道理与其他职业无异,是没有捷径的。唯有稳打稳扎地训练自己的基本功,保持好学的态度及初心,才能在圈子里闯出一片天。

换装染发    打造专属“制服”

作为魔术师,工作就是“变”,一成不变是大忌。李联杰坦言刚入行时,他曾有一年都重复表演类似的魔术,加上前期没有名气,导致收入不稳定,让他陷入了瓶颈。在友人的提点下,他下定决心改头换面,有了今天的Jack Li。“我的朋友问我对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建议我要有自己的定位,同时要了解自己想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怎样的成绩。他一语点醒梦中人,让我开始反思。”

医生穿白袍、警察穿制服,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形象。李联杰想著靠服装衬托出魔术师的形象较为普遍,于是就从头发开始著手。他表示自己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染发和修复头发,保持著他独有的造型。“我个人也偏好披风或是设计比较奢华的服饰,就连道具也是以黑、白、灰色为主,营造出一种神秘的魔术师形象。”

当一个职业魔术师,形象很重要。在人群中吸引大众目光,是李联杰的卖点之一。
当一个职业魔术师,形象很重要。在人群中吸引大众目光,是李联杰的卖点之一。

“另外,光改变外表是不够的,李联杰也会设计一些有独特风格的魔术, 如:结合科技产品。他强调,魔术要时时创新。

“魔术是学不完的,要一边学、一边玩。若要当全职的魔术师,那要有自己的新作品去迎合新时代观众的喜好,同时要符合市场需求。”
对李联杰而言,自我突破和提升相当重要,是奠定自己在圈子地位的重点。“要当一位全职魔术师不能把魔术当成是赚钱的工具,而是一定要真心喜欢魔术, 这样才会不断地创出新招式。若要把魔术当成事业或生意去经营,则要让自己的魔术与社会及市场同步发展,才能走出与众不同的路。”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兄弟共享一名妻子 3人养育10子女

阅读全文
示意图。

800员工还在上班 科技公司老板烧光40亿跑路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卡车横载木材超出车体 17岁女骑士闪避不及当场丧命

阅读全文

郑俊弘何雁诗首度公开儿子患罕见病“天使综合症”

阅读全文

又有树倒!

阅读全文

王室成员保镳涉打人案 警传司机录供

阅读全文

裁缝设计师沈美均 教他人做嫁衣裳 

人物访

一婚一嫁衣,一生爱一人。在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中,大多数女人自小学习自制嫁衣,婚礼当天穿著它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然而,在...

阅读全文

【极客】Teleport运输公司推OURFOOD平台

人物访

数码当道,物流与运输服务不可或缺,餐饮业更是需要大量的递送服务来完成订单。Teleport运输公司推出食物外送服务平台O...

阅读全文

兜圈人生追求自在 远洋邮轮厨师落脚田园

人物访

如果有机会环游世界不止一圈,有一天要停下来时,你会选择在哪里落脚?在远洋邮轮上担任厨师,航海15年的戴礼雄选择回到马来西...

阅读全文
梁大哥(左2)是面子书群组“抗癌天地”的创办人,也是徐光进(中)的学习榜样。梁大哥的离开让徐光进难过得一度想卸下群组管理员一职,但在其他“战友”的劝说下,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帮助其他癌友。

【抗癌】挺过艰辛疗程 徐光进改写存活率

人物访

徐光进看起来相当硬朗,但他原来曾被医生宣判死刑,还二度徘徊鬼门关。靠著毅力成功抗癌的他乐善好施,大病痊愈后频繁助人及回馈...

阅读全文

大马首位AIFD花艺评审张琪珠 享受工作 精进孜孜

人物访

花的美丽让人愉悦,怎样的人才能不辜负那份美?张琪珠是大马乃至东南亚首位获美国花艺设计师协会(简称AIFD)认证的花艺评审...

阅读全文

【抗癌】陆惠雯自认幸运 家人是强大靠山

人物访

陆惠雯是乳癌第二期患者。她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抗癌期间丈夫不离不弃、孩子们懂事乖巧,还有家婆视如己出般的无微不至,她知...

阅读全文

幸福教练余梦兰 分享幸福方程式

人物访

“幸福感由自己创造”这句话无疑是老调重弹,许多人穷极一生追寻幸福,却找不到方法。只不过,幸福可以学习吗?拥有20年企业培...

阅读全文

【极客】Tumpang 顺道物流方案

人物访

“Tumpang”是大马人熟悉的口头用词,除了有“顺便”之意,也被理解为“搭顺风车”。如今,它亦是本地新型运输物流平台,...

阅读全文
爱上运动的童微凌时常与母亲和丈夫一同参与马拉松。

不甘白活 积极抗癌

人物访

患癌后有两种选择,一就是躺床自暴自弃,二就是站起来勇敢面对。拿汀童微凌在业界闯荡多年,患癌时也经历了低潮期。为了自己的梦...

阅读全文

固体废料管理专家汤礼聪 替大自然请假

人物访

随手撕开一个食物袋,拆开一个刚寄到的包裹…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那些被丢进垃圾桶的物品后续有著怎样的命运,我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