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接老清真寺的中文石碑,记述了筹款建造“拿督公”亭宇的缘起与捐献者名字。

Machap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村镇。说到Machap,大家不是想到马六甲的马接,就是柔佛的吗什这两个村镇,但除了地名同为Machap,却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马接以Roti Kok(面包干)与拿督公扬名,吗什则以陶瓷品广为人知。要说有什么相似之处,就是两地都曾是马共活跃黑区。早年中文报对地名各有表述,两个Machap中文曾数度撞名,诸如马捷、马什,甚至马接等。

这两个Machap笔者都走过不少回,马六甲马接峇鲁是亚罗亚也(Alor Gajah)属下一个新村,相距不远还有一个马接翁武(Machap Umboo)新村,皆以华民为主;柔佛吗什则是居銮(Kluang)属下一个村镇,选区却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国席,华民略多。

马接并非一开始就唤作马接。1937年马接创办南华学校,当时中文报称之“峇捷”(吉兰丹Bachok唤作万捷之前也被称峇捷),至今马接峇鲁新村生产Roti Kok的琼源香面包饼乾厂,店外仍保留一块旧招牌注明“马六甲峇捷新村”。1938年张礼千《英属马来亚地理》又称之马雀;1949年紧急状态时期,马接警局遭到马共袭击,中文报却称之“马捷”;1957年宣布为解除马共威胁的白区时则称“马什”。

1894年英殖民官员编著的A Descriptive Dictionary of British Malaya,有一小段介绍马接:马六甲中北部的一个区,木薯在邻里之间广泛种植,从马六甲市区经榴莲洞葛有一级公路可至马接,这里也有一间警察局。可见,百多年前马接已有村镇规模。

都说马接地名的来历,源自一位叫Datuk Machap的传奇人物,当初他所建的清真寺(回教堂)仍立在离马接新村不远的榴莲洞葛(Durian Tunggal)水库旁,清真寺旁则是Datuk Machap的陵墓,也即华民口中的“马接亭”。我们最近走访了这座清真寺与马接亭,对百多年前华民筹款翻新的“中国风”清真寺啧啧称奇。

被水库淹没的拿督公山门及祭祀场所等,水位低时可以看见冒现多支柱状物,神秘之极。
被水库淹没的拿督公山门及祭祀场所等,水位低时可以看见冒现多支柱状物,神秘之极。

根据亚罗亚也市议会网站,这位传奇人物原名Jailani Mendik Masap,他从印尼的苏拉威西(Sulawesi)带著一些人来马六甲经商,后来当上苏丹的皇家宗教师。当葡萄牙军队侵略马六甲时,Datuk Machap协助苏丹抵抗外敌失败,唯有乘船沿马六甲河上游逃亡。他在一个叫Pengkalan(渡头之意)的地方上岸,现从亚罗亚也往马接新村必经之地。

随后,他继续上游至船只搁浅,他在山区建了一个甘榜,以及一座用树干支撑的木制清真寺。1865年,一名华民穆斯林传教士筹款翻新清真寺,把木结构改建成了石头、瓦片和黏土的建筑,直至1940年代又再翻新至今。清真寺左侧现存一块完整的中文石碑,记述了当初筹建的缘起及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额,“清楚显示了两种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当地村民和马六甲以外的人前来进行宗教活动,因为他们相信Datuk Macap拥有特殊地位。”

笔者所见的碑文,立于光绪33年也即1907年,上面注明Datuk Machap陵墓及其清真寺“200馀岁”,也即距今300多年。碑题为“哪啅建造亭宇碑记”,当时众人合共筹集了1363元,捐献者除了华民还有两个名字貌似马来人,不少捐献者远自新加坡、吉隆坡、芙蓉、巴生等地。华民带头人署名杨寿安,很可能便是那位“华民穆斯林传教士”。

所谓“哪啅”即现在的拿督公之意,马六甲博物馆在陵墓(即马接亭)旁设立了解说牌称,在得到上苍的祝福和指示后,Daruk Keramat(拿督神明或神灵之意)遂在马接立足,庇护乡民,除灾解厄、化祸增祥,一群坚守信仰的华民共同管理了这个地方。原来,所谓的“拿督亭”或“马接亭”,亦是华民膜拜的拿督公所在,难怪会有那么多、那么远的善信捐献。所谓“华民共同管理”,看似早年对拿督公的崇敬跨越了族群之间的文化隔阂?

拿督公理事会主席张声锦告知,昔日每逢农历8月13日拿督诞,大批本地与外地善信前来膜拜,不过大家必须先戒猪肉一周(后改为数天)。老清真寺前面即是1970年代末建造的水库, 水位低时可以看见冒现多支柱状物,原来那是坡下拿督公此前的祭祀场所及食堂,昔日神诞时善信膜拜后就在这里吃神饭,随著坡下低地成了水库的一部分, 祭祀场所及食堂从此淹没在水底下。

关于拿督公显灵有不同的传说。不过根据张声锦,理事会同人口耳相传,当年日军南侵时欲进入马接,却在拿督公坡下遭倒树阻拦唯有退兵,马接及附近华民就此避过一劫,当天813即被定为拿督公神诞,以表感谢神恩。“早年拿督公神诞仪式之后,村民不分族群都一起坐下来吃神饭,场面盛大。”

老清真寺前面原本还有石梯通往坡下,在水库不满的时犹可看见最上面梯级,但这次我们到访时只能见水中隐隐约约的梯级,神秘之极。市议会提及,当年华民筹款翻新清真寺,也在坡下建了一个“中国风”山门,如今亦淹没在水库之下。老村民戴成辉告知,据称被水库淹没的还有一些菜园屋。有人说,被淹没之地称作Machap Lama(旧马接之意),其实早在1951年马接组建新村,即被唤作Machap Baru或马接新村(马接峇鲁),至于所谓Machap Lama昔日称谓,现在看似没有人能说清楚了,惟村民皆以Machap Lama唤之。

由于不符伊斯兰教规,约莫在1990年代起,“马接亭”便不让华民庆拿督诞。此外,市议会网站亦称老清真寺旁的陵墓,已被铁栏杆和有盖顶的亭宇式建筑环绕,“以防止迷信行为的滋生”。此后,拿督公神诞唯有搬到别处举行至今。

马接深井茶园,生产当地独有的“芭溪茶”。采茶姑娘是嫁来马接的越南女子。(陈明湖提供图片)
马接深井茶园,生产当地独有的“芭溪茶”。采茶姑娘是嫁来马接的越南女子。(陈明湖提供图片)

喜欢喝茶的张声锦也是茶园园主,在马接租地种植了两英亩茶园。原来,张声锦喝惯了家乡的茶,自10年前回到马接发展,费尽心思自己种茶、炒茶、卖茶。他称其茶树属于乌龙茶系的一种,早年在马接附近的Ayer Pasir有不少华民种茶,张声锦喝Ayer Pasir茶叶长大,后来到外就业犹念念不忘。直至开发了茶园,张声锦也把他的茶叶称作“芭溪茶”,即Ayer Pasir茶之意。

如今在马接亦有华民零零散散种茶,但有规模的唯独张声锦的“深井茶园”,深井是他的茶叶品牌,同时亦为其名字声锦的谐音。其产品包装,标榜“芭溪山谷” 与“深井茶”。张声锦称,虽属乌龙茶系,经过四小时手炒茶,加上储存一段时间发酵,“深井茶”已成了熟茶而非绿茶,吸引新加坡甚至中国爱茶之人前来。一公斤深井春茶可卖到7000令吉,80克罐装深井春茶卖500,普通深井茶卖300。我们茶园现场品尝,茶味果然回甘生津。

对许多游人而言,Roti Kok是马接,马接就是Roti Kok,游人来到马接,Roti Kok是非买不可的土产,琼源香Roti Kok脆而不硬,配咖啡吃更是爽口。琼源香第三代传人潘家民告知,琼源香Roti Kok是以新鲜面包,而非以卖剩的面包做成。每天午时两点,新鲜面包出炉,小部分让村民购买,馀者保留以烘制Roti Kok。

马接峇鲁新村入口处的中文牌坊。
马接峇鲁新村入口处的中文牌坊。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布秧谷发现千年佛塔遗址 专家:或掌握大马多元历史关键

阅读全文

“母亲打了疫苗衰弱逝世” 女星痛心:她原本非常健康

阅读全文
郑女士申诉,婚礼当天负责人么都没做,只布置接待桌。 (图由受访者提供)

马虎布置搞砸婚礼 新婚夫妇委屈报警

阅读全文

美国俄州大楼爆炸   摩根大通银行 “不见了”

阅读全文

杨巧双回应拒绝政府计划 凯里:她失去了道德高地【东方头条】2024-5-31

阅读全文

大楼爆炸   银行“不见了”

阅读全文

冯振豪:6州选之后的MUDA

东方文荟

在8月12日的6州选举中,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在槟城、雪兰莪、森美兰和登嘉楼提名了19名候选人,与社会主义党携手...

阅读全文

陈仁杰:希盟应坚持多元路线

东方文荟

六州州选成绩显示了以伊党为主干的绿潮逐渐壮大,势力范围慢慢地从东海岸渗入西海岸地区,侵蚀了不少原本属于希盟与国阵的地盘,...

阅读全文

林艾萱:家暴是家族“传染病”

东方文荟

近日,中国最新一部关于“家暴”的电影热烈上映,引起社会对家暴的关注。这部《我走过风暴》电影的女主角是一名长期被先生家暴的...

阅读全文

林淑芸:柔佛双补选 看谁更爱国?

东方文荟

在打完6州选举后,朝野阵营又即将移师至柔佛,而柔佛双补选即埔莱国席与新邦二南州席的提名日落在8月26日,投票在9月9日,...

阅读全文

黄春鑵:州选后,团结政府还有不少坎

东方文荟

6州选举尘埃落定,国盟毫无悬念地狂胜吉兰丹、吉打和登嘉楼,尤其在登嘉楼更是横扫所有议席。而先前被看低一线的团结政府阵营,...

阅读全文

周本兴:井水好喝过自来水?

东方文荟

6州选举尘埃落定,伊党以狂风扫落叶的姿态,在上阵的128席中赢取106,笑到最后,不禁让人不寒而栗。而首相安华的政治老巢...

阅读全文

杜新宝:人生角度看孩子学才艺

东方文荟

网上有一篇文章谈“为什么写作?写作的六个好处”。六个好处分别是:一、训练逻辑思考;二、提升观察力;三、增加对文字的掌握力...

阅读全文

林艾萱:构筑心理壁垒护佑青少年

东方文荟

曾经听到一个消息,一名医学院的优秀学生,因不堪学业压力继而选择结束璀璨的生命,身旁的人百思不解,一个家庭环境优越,自身条...

阅读全文

黄大志:中国人嫁娶彩礼的传统意义与变迁

东方文荟

中国和印度同属古老文明古国,然而传统的嫁娶的“财礼”却截然相反。如说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嫁女儿得赔上“大钱”给夫家,中华大...

阅读全文

陈仁杰:从政者理性问政

东方文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表达了作者“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和“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