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北京26日讯)面对美国加强对关键半导体晶片的限制,中国科技巨头要如何化解,以保持人工智能竞争力呢?腾讯(Tencent)和百度(Baidu)高层透露,将透过储存晶片、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效率,甚至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半导体,经由这3招来突围禁令。
《CNBC》报导,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废除了拜登时代一项颇具争议的晶片规则,但仍收紧了包括英伟达(Nvidia)、超微(AMD)等在内的一些公司的半导体出口。
面对美晶片限制,中国科技巨头已采取了突围之道,中国最大通讯应用微信的营运商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腾讯目前拥有“相当充足的”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晶片库存。
储存晶片 提高效率
除了拥有大量的GPU存货外,刘炽平表示,与美国公司认为需要扩大GPU集群才能创造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想法相反,腾讯能够使用较少数量的此类晶片,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他指出,这实际上帮助我们审视现有的高端晶片库存,并表示我们应该有足够的高端晶片来继续进行几代模型的训练。
他进一步指出,腾讯正在使用“软体优化”来提高效率,以便部署相同数量的GPU来执行特定功能。且腾讯还在考虑使用不需要如此强大运算能力的小型模型。
此外,腾讯也表示,它可以利用中国目前可用的客制化晶片和半导体。
刘炽平认为,有很多方法可以满足不断扩大和成长的推理需求,我们只需要继续探索这些领域,并在软体方面投入更多时间,而不仅仅是强行购买GPU。
使用自主研发国产晶片
另,百度人工智能云端业务总裁沈抖亦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即使没有最先进的晶片,我们独特的全端人工智能功能,也使我们能够建立强大的应用程式并提供有意义的价值。
百度也大力宣传软体优化和降低运行模型成本的能力,因为它拥有该堆叠中的大部份技术。
至于如何提高其所拥有的GPU的效率,沈抖表示,随著基础模型推动对大规模运算能力的需求,建立和管理大规模GPU丛集以及有效利用GPU的能力已成为关键的竞争优势。
百度也大力宣传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领域的进展,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减轻美国晶片限制的影响。
沈抖表示,国产自主研发的晶片,加上日益高效的国产软体堆栈,将共同为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长期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半导体技术有进展
顾能(Gartner)半导体分析师古普塔(Gaurav Gupta)表示,囤货是中国企业应对出口限制的一种方式。此外,古普塔补充道,尽管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古普塔透过电子邮件告诉《CNBC》,中国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半导体生态系统,从材料到设备,再到晶片和封装。
不同环节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中国在这一目标上出人意料地极其一致且雄心勃勃,必须承认他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这为他们采购人工智能晶片提供了途径,这些晶片可能无法与美国晶片领先企业的晶片竞争,但仍在不断取得进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