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8日讯)中国贵州省林业局推动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行动中,科研团队近日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深山密林中,首次发现罕见的“幽灵之花”——浙江假沙晶兰与球果假沙晶兰。此次由贵州大学林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组成的监测队伍,在监测期间发现这两种奇特植物正值花期,经鉴定确认为首次在贵州记录的兰科植物属。
中媒报导,贵州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旭指出,由林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组成的两支野生兰科植物监测队,近日分别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森林,以及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台原腹地进行监测作业期间,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两种正在开花、形态奇特的植物。
经进一步鉴定,科研人员确认这两种植物均为贵州省首次记录的品种。浙江假沙晶兰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数量约30株;球果假沙晶兰则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共有8株。
这两种植物皆栖息于湿润、阴暗的密林深处,通体洁白如玉,茎干细长透明,在林下微光映照下闪现幽微光泽,宛如林间游走的幽灵,因此被称为“幽灵之花”,也曾出现在多部武侠小说的描写中。
这类植物的生存方式极为特殊,彻底颠覆人们对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维生的认知。由于体内完全不含叶绿素,它们无法透过阳光制造养分,而是属于多年生的“菌根异养植物”,终年潜伏在森林土壤下方,仅在繁殖季节短暂破土开花。
它们依赖与特定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借由真菌从腐烂的植物残骸中吸收有机物,间接获取生命所需的养分。
假沙晶兰虽然名称中有“兰”,实际上并非兰科植物,而是属于杜鹃花科的一种腐生植物。它的生存条件极为苛刻,必须同时具备稳定阴湿的环境、厚实的腐殖质土壤,以及特定的共生真菌,缺一不可。
参与此次调查的余江洪博士形容,“每一株幽灵花的根系,都像是通往一个隐秘的真菌王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