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透露,组屋A座的水供并无依据配水时间表,在2天制水后的隔天恢复水供,反而曾严重至十余天没有水供,516个单位的居民生活作息深受影响。基于水供情况维持整个月都无法获得改善,有居民已经无可忍,自行动用消防栓的水来应急。
该组屋居协副主席迪鲁表示,组屋长期制水,只能致电要求雪兰莪水供公司前来派水。但该组屋共有17层楼,水槽车前往派水的时间也不定,由于白天大部分居民都出外,只能由家中的老年人负责提水。
“水供在应该恢复时,没有依期恢复,但组屋中央部份的单位有时会有水供,水压很低,两旁的单位则完全没有水供。此情况已经维持超过一个月了!”
他说,曾就此致电水供公司投诉,当局却称这是吉隆坡市政局的范围,再致电市政局时,对方又一再推卸。“水供公司回应说,由于有人私自将消防栓打开,让空气流入后产生气塞现象。因此,尽管当局依据时间表回复水供,清水却无法输送到每户人家。”
等4小时才可盛水
居民黄志华(53岁)表示,组屋底层的水喉有水供。众多居民只能从楼上提著水桶盛水。由于人数太多,水流也十分细小,居民都需要排队至500公尺,等上4个小时才可开始盛水。
“我们曾透过居协向吉隆坡市政局及水供公司投诉,却诉求不果。因家中小孩都必须用水,平日家庭成员都在外工作,只能让年迈母亲提水,苦等4小时。”
居民也投诉,组屋电梯经常损坏,老人家屡次提水上楼后,手部及腰部都会酸痛,甚至扭伤,最终还得支付医疗费。
居民陈观蓉表示,水槽车抵达时家中并无其他人,只能自己下楼提水。“当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滑倒,擦伤手肘及两边膝盖。
她指出,治疗伤口的费用已经花去数十令吉,跌倒后有大半天痛得寸步难移,造成各种不便。
罗秀萍(48岁)表示,她在近几天都在组屋底层的水龙头盛水,并要提著3桶水到1 4楼的单位,导致手部疼痛不已。
她说,每次重复提水的动作造成手部酸痛,就连打开水瓶盖子也十分吃力,更因此而影响兼职。她指出,水供恢复的时间不定时,水流也十分细小,因此必须时常检查水供,以尽快盛水。
“家中的食水已经不够使用了,有水来的时候才可以煮食,没水时就必须要出外用餐。但是在外用餐的就必须花费不少金钱。有时候也只能到朋友家洗澡。”
居民黄志云(70岁)说,每天都要提至少2桶水上楼,一次不慎扭伤腰部。“女儿见状,就四处找手推车以做运水工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