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如果二恶英排放量超过国际指标,将被要求立刻停止运作。“如果以其他国家焚化炉例子来看,有些是以排放1或2纳克的二恶英为起步,之后再慢慢减低至0.1纳克。”
不过他重申,当局所建议推行的废物转变能源计划,焚化炉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而目前仍未有最终定案。
每日处理3千吨垃圾
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是于今日在甲洞柏灵京垃圾转运站召开居民对话会,并针对居民所疑虑的建设焚化炉问题给予解答;出席者包括民政党全国副主席兼中央宣传局主任刘华才。
纳兹里雅哈亚指出,当局之所以鉴定在垃圾转运站旁边一块地段推行废物转变能源计划,是因为该地段已被颁布宪报为垃圾处理地,加上要解决每天3000吨垃圾量及气味问题。
他也表示,当局在推行这项计划之时,将以三大方向为主要考量,分别是自然环境不能受到污染、科技和承包商需有保障,以及运作和建设成本问题。
“为达到经济效益,我们需从建设和运作成本达到平衡方面做出考量;我也借此澄清,对于之前有人指吉隆坡门牌税调涨与推行这项计划相关的说法,并不确实。”
“另外,在遴选承包商程序上,当局也将采取私人主动融资或公共私人伙伴关系模式来展开,以保障政府及人民的利益。”
针对人民提起的污染环境及安全性疑虑,纳兹里雅哈亚表示,当局将会展开多项行动,以确保所推行的废物转变能源计划的安全性受到保障,分别是通过公开招标,以遴选最符合科技及成本资格的承包商。
长期规划才进行
“除此之外,这项计划所将排放的气体量也必须符合环境局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的条件。”
他也驳斥人民指政府仓促进行这项计划的质疑,并指政府早于2001年已针对处理垃圾方案提出讨论,其中一项建议就是建设焚化炉,不过至今仍未有最终定案。
“推行废物转变能源计划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规划、研究和探讨,以致2001年提起后,至今才有相应的对外行动,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仓促进行。”
另外,他也说,除了土埋场及焚化炉等措施之外,当局如今也计划在新街场推行机械生物处理厂,来解决垃圾问题。
冀再循环措施取代焚化炉
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主席依沙益亚表示,他们始终坚持“不要焚化炉”的立场,并促请政府与其建设焚化炉,不如花时间推动3R再循环措施。
他也抨击,政府或当局若在2001年开始推行3R措施,至今可能已不需要建设焚化炉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
另外,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委员蓝中华也要求当局提供,除了焚化炉之外,其他废物转变能源计划选项的研究报告,以比较之间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今日这场对话会吸引了不少邻近居民出席,其中不乏出席者都对建设焚化炉持反对意见,甚至绝大多数人都呼吁当局以推行“绿色系统”模式来取代。
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总监纳兹里雅哈亚表示,当局早于多年前已推行再循环或3R运动,并也走入校园向学生灌输相关资讯,只是效果不够显著。
他也感慨,当局在对外宣传方面做得不足,以致人民看不见当局曾经展开多项努力,并直言将通过网站发布这些消息,以便公众可以更广泛取得资料。
针对之前将垃圾胡乱倒在第二中环公路旁的垃圾承包商,纳兹里也指出,当局如今在进行调查,并且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才能采取对付行动。
“我们在本月1日开始,才从吉隆坡市政局手中接管垃圾转运站,因此有关垃圾臭味和渗滤液净化池的问题,有待我们做出改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