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选择步行
为了推动布城的发展潜能,当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包括在主要大道旁长达4.2公里路段,置入杂货店或供应商商店,以鼓励更多人选择步行。
另外的措施,还包括在湖畔建立商业及休闲区、提升布城邻近城市如赛城和龙溪的可塑性、推动工业如教育工业来刺激地方经济活动,以及提升当地的旅游业。
此外,计划也包括建议兴建城市轨道,从布特拉广场衔接至阿拉曼达(Alamanda)广场,提供的服务包括宣传板、地图和电车服务。同时,计划也建议推行照亮支路计划,包括在第1、2、3、4、5和18区,陆续举行嘉年华会。
除了上述的发展计划,布城也在2013年举办了多场活动,包括布城园艺花卉节、布城国际伊斯兰文化与艺术嘉年华会等。
高效系统循环建筑废料
根据2013年《经济转型计划报告》指出,政府将继续广泛进行3 R环保概念, 同时将透过建筑废料再处理,建立“高效的固体废料管理系统”。
报告指出,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JPSPN)过去在双溪克达斯(Sungai Kertas)设立建筑废料再处理中心,每日处理300吨的固体废料,在2014年已处理了1万800吨固体废料。
较早前, 在新街场设立厌氧分解厂,因面对土地问题而延误,随著问题已解决,设立计划正进行当中。
报告指出,在厌氧分解厂投入初始化运作后,估计每天能处理30吨食物残渣,待完全投入运作后,该技术每月能生产4万8729公升的天然气(Gas Asli),以及生产162吨的堆肥。
“建立高效的固体废料管理系统”也是大吉隆坡∕巴生谷计划其中一项入口点计划,主要是将雪隆区的建筑废料进行循环处理,以成为可用的建筑材料,协助减少市区内的非法垃圾场的数量,并预计在2014年内处理1万800吨建筑废料。
隆续植树打造宜居城市
吉隆坡目前的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公尺,为了能在2020年入围全球20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市政局在2014年继续种植3万棵树,以在2020年前在吉隆坡种植10万棵树,确保在开放地区也是一个绿化环境。
温哥华的公共绿地达20平方公尺,是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排行“常客”。
公园领养面困
根据政府转型计划(GTP)报告指出,配合“绿化吉隆坡”入口点计划,市政局在2013年共种植了3万6178棵树,距离10万棵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报告显示,“绿化吉隆坡”入口点计划下最为“挑战”的项目, 就是管理“公园领养计划”。
参与“公园领养计划”有助于提升参与单位的知名度,同时,也因参赛单位推荐许多建议地点,但基于进行该计划有空间限制,市政局正寻找新的替代方案,如在“屋顶上建公园”。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