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隧道钻挖机“移动”时,会有人在地面上监督情况,倘若发生地陷,就会即刻采取行动,在地陷处注入泥浆,以巩固土地结构,让钻挖工程能继续进行。
在4月及本月,武吉免登路曾因进行隧道钻挖工程,发生了3次地陷事故,即分别是于上月23日,在武装部队基金局大厦(Bangunan LTAT)前走道、上月26日在环球大厦和蚬壳油站之间的路段以及于本月6日,在朱兰广场前车道发生的地陷事故。
捷运公司高级行政人员拿督阿兹哈阿都哈密指出,在发生地陷事故后,捷运公司即刻展开土壤巩固工程,即注入泥浆(Slurry)。
“尽管武吉免登路发生多次地陷,但这并无影响当地建筑的建筑结构,即武吉免登的建筑物还是很稳固。”
“再者,我们在当地的各个建筑,设有多个测试建筑结构的仪器,以及有工程师进行24小时监督,以确保钻挖工程,不会影响建筑结构。”
石灰岩钻挖棘手
他今日在捷运公司总部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为何武吉免登路会地陷事故时,如是指出。出席的还有隧道工程主任博莱斯以及捷运工程主任马科斯。
阿兹哈续说,武吉免登路会发生地陷,是因为该处的土壤结构为石灰岩,即地质较为复杂,也令到钻挖工程难度大大提高。
他解释,石灰岩的地质并“不一致”,即在钻挖时可能会出现“洞口”,而洞中可能含有水、泥浆,或者只有空气,所以一旦遇上洞口,就会有地陷情况发生。
他说,尽管捷运公司备有地质测试报告,但却因遇上的是石灰岩地质,所以,根本无法完全掌握地底下的情况。
“这就犹如在赌场赌博,我们并不知道会否遇上洞口,是因这无法预测,所以,只能在施工时加倍小心,若出现异样就即刻采取行动。”
他续说,不能保证在未来不会再有地陷发生,但目前,只要“突破”武吉免登的石灰岩地质,并进入肯尼山地质(Kenny Hill Formation),即钻挖工程就能更顺利进行。
剩10%石灰岩待钻挖
捷运公司高级行政人员拿督阿兹哈阿都哈密指出,捷运地底隧道共长9.5公里,而其中有部分为石灰岩地质,而另一部分则为肯尼山地质。
“石灰岩地质从马鲁里入口处之武吉免登路,肯尼山地质则是从武吉免登路至士曼丹出入口。”
“在柏威年购物广场处,就是石灰岩和肯尼山地质的交界处,只要‘突破’石灰岩,那么地底隧道钻挖工程就会更容易,因为肯尼山地质只要是沙和石头组成,所以较有‘一致性’。”
隧道钻挖工程已56%,而钻挖石灰岩部分,仅剩10%,并估计能7月“突破”石灰岩,并进入钻挖肯尼山地质部分。
“钻挖石灰岩和肯尼山地质隧道钻挖机也有不同,前者用密度调整型隧道钻挖机(Variable Density Tunnel Boring Machine),后者使用土压平衡钻挖机(Earth pressure Tunnel Boring Machine)。”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