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市政局公共工程及排水组主任陈庆祝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说,事故发生后,有者指是市政局进行的挖掘隧道工程间接导致地陷,但他怀疑起因或与更接近地面的输水管爆裂有关,而非由深入地底约6公尺的隧道工程有关。
陈庆祝相信,事发前该处老旧的水管可能已破裂,导致大量水源渗透入泥土中,最终泥层不堪水源侵蚀而塌落,造成将近6公尺深的地陷。
水管陈旧爆裂
他解释,由于迁移隧道上方的水管及电线费用相当庞大,当局唯有选择绕过接近地面的管线,深入地底展开挖掘工程。
考量到各种安全及便利因素,当局是由隧道底部开始往上挖,而非一般的由上至下,而且大部分都使用人力挖掘,同时还在隧道顶部安装近50支巩固钢管。
“路面沥青之下先是输水管,接著是电线,再往下才是隧道顶部,而隧道顶部与水管之间至少相隔5公尺。挖掘工程是由下往上,中间还隔了一层保护钢管,试问怎么可能挖破水管造成地陷?”
陈庆祝分析,这次的地陷事故更可能与输水管过于陈旧而爆裂有关,因为这些石棉水泥(Asbestos Cement)质材的水管,埋在当地使用多年都未更换,加上水管上方频密的车流量,水管肯定会无法承受压力而爆裂。
他说,虽然目前许多地方都已使用更坚固的钢制水管,但若要将全吉隆坡的石棉水管更换为钢管,所需的费用过于高昂,因此当局只好以修补的方式维修旧水管,但这并非是长远之计。
无论如何,他表示目前并非互相指责的时刻,各方面都应该以抢修地陷为首要任务,较后才研究事故肇因做出检讨。
目前,市政局正持续往地洞倾倒数百包沙土,同时巩固受影响的两条单轨火车支柱,以便尽快恢复该区的安全及交通。
陈庆祝也透露,由于隧道挖掘工程迄今已经进行超过70%,因此当局将在加强安全措施后,继续展开工程。不过,因为事发地段目前已封路,所以工程将改为由上至下挖掘。
修复不间断 周遭交通顺畅
地陷发生两天后,施工工友今日依旧继续在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该区交通仍然顺畅。
据了解,前来巡视工地的数名国家基建公司(Prasarana)员工将等待地陷报告出炉后,才决定下一步行动与计划。
另一方面,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针对地陷事件,于昨晚召开临时会议。
该基金会主席拿督林维智要求相关单位注意此次事件,并展开全面调查工作,确保类似事件不会重复发生。
追查事件肇因
庆幸的是,事发地点是交通繁忙的路段,但案发时,并没有任何一辆轿车或摩哆刚好经过,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无论如何,该基金会旗下的律师团队及工程师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并向相关单位追查事件肇因,确保没有发生偷工减料的弊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