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洞1日讯)距离政府落实源头垃圾分类政策尚剩一个月的时间,大马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 Corp)如今将抓紧时间,持续推行更多宣导及教育,以便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在9月执行!
大马固体废料管理机构联邦直辖区总监哈嘉哈芝拉表示,落实源头垃圾分类政策,旨为避免更多的再循环物品被丢弃,同时减少送往土埋场处理的垃圾量。而且,通过垃圾分类也有助减低政府在处理垃圾方面的费用。
厨余丢弃量占44%
哈嘉哈芝拉认为,如今国人对于垃圾分类的醒觉仍偏低,社区内也缺乏完善机制辅助,媒体或非政府组织亦欠缺主动性。
她指出,国内垃圾产量中,厨余丢弃量最高,占44.5%,其次分别是塑胶(13.2%)及尿片(12.1%),显见国人常浪费食物。
“除了食物、尿片的垃圾量也颇高,所以我们如今亦正展开研究,并委任专家以探讨如何减少尿片的丢弃量。”
她说,大马目前每日的垃圾产量为3万3000吨,以每吨75令吉处理费来计算,当局每日需花费240万令吉来处理垃圾。
她也说,以日产3万3000吨垃圾情况来看,44个月累积下来的垃圾量即可完全覆盖整个吉隆坡的面积。
“然而,国内回收率还是偏低,截至2012年的数据,只达到10.5%,我们希望2020年可以达致20.5%回收率的目标。”
通过执法减少垃圾
“其实,废物是可转换为财物,以目前垃圾产量来看,若将所有可回收物品分类,如玻璃、纸张及箱子等再循环使用,估计每日可‘转换’到283万令吉。”
哈嘉哈芝拉今日出席甲洞国会选区垃圾分类政策汇报会时,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吉隆坡市政局谘询委员会成员刘开强、甲洞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余保凭及甲洞国会选区居民代表委员会(MPP)主席古兰甘尼等。
“如今国人每日浪费的食物可高达8000吨或800万公斤,而这数目足够作为600万人的粮食。”
“所以,固体废料管理机构目前正提高人民对3R(减少垃圾、再使用及再循环)的醒觉,未来也将进一步通过执法或加强科技技术,以减低垃圾产量。”
厘清高楼组屋垃圾分类
吉隆坡市政局谘询理事会成员刘开强表示,将于本月19日展开吉隆坡市政局谘询委员会会议时,带出隆市5452个联合管理机构或管理层,在落实垃圾分类时将面对的问题,尤其需设想如何在人民组屋有效落实垃圾分类措施!
他指出,吉隆坡市政局是其一响应强制性源头垃圾分类的地方政府,而当局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宣导或教育工作上,给予充分的配合。
“其中人民组屋属于市政局全权管辖,所以在推行垃圾分类方面,当局需要准备一个空间来置放垃圾桶,以方便居民根据时间表或法令进行垃圾分类。”
“我将要求大马固体废料机构下周到高楼住宅举行类似汇报会,以便联合管理机构或管理层能够厘清垃圾分类措施。”
另外,甲洞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余保凭也建议,当局必须走入校园,让学生从小灌输垃圾分类或3R的知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