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女子网上控诉,原本只是为了凑齐人数,被人拉去参加“标会”(Duit Kutu),不料,3个月却被告知没钱,更令人气愤的是,标头还建议,以后参加标会时,记得不等最后一个拿钱。
选择参加“标会”的人,通常都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到一笔钱,一般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活动不受具备任何书面协议的法律约束,参加的标会人都需自行承担风险。
根据网媒mStar报导,一妇女在网上控诉,声称自己被熟人拉去标会凑人数,等待3个月原本轮到她拿钱,可是标头却给出各种理由,甚至直接告诉她没人交钱,所以无钱可拿。
“我参加标会,在最后一轮准备拿钱,然而,但轮到我的时候,标头却告知没钱了。已经等待3个月了,标头的理由是其他参与者都没给钱。”
作为最后一位领钱的人,该妇女告诉标头,她需要那笔钱偿还债务,然而,负责人更一脸好意地劝告和安抚她,并建议以参加“标会”,不要成为最后有一个拿钱的人。
她坦言,这不是第一次标会,以往都是参熟人,这次只是填补空缺。第一次参与“标会”没意外。所以,觉得继续下一组标会没问题,结果现在被自己打脸。
她透露,当时标会已进行到一半,她的朋友跑来招她加入,并告诉标头她们俩都是熟人,并立即要求给钱参加“标会”以凑足人数。
妇女坦言,发生事情后,她就被丈夫责骂,因为她由始至终都不清楚标头在这次“标会”究竟收了多少钱,当轮到她拿钱时却诸多借口解释没钱。
妇女在社交媒体分享的遭遇,引起许多网民的关注,大多数网民都谴责标头的行为态度不负责任,也有网民建议妇女应自己储蓄比较安全。
其中一网民透露,他从在柔佛工作起就开始标会,但仅跟信得过的熟人,直到搬到莎阿南为止,差不多十年了,仍然只与同一批熟人玩。
另一网民分享经历,声称以前曾参加标会,轮到她拿钱时,由于平时没全额或延迟付款,她和丈夫都被标头责骂,那次过后夫妇俩就不敢参加。
由于标会“标头”卷款而逃的事件时有所闻,导致“会脚”们血本无归。其实“标会”(main kutu)是一项罪行,根据1971年标会第3条法令,任何人担任会首和进行标会都触犯法律,可被判罚款不超过50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10年或者两者兼施。
不过,根据网媒引述联邦直辖区宗教司办公室的回应声明,只要不是高利贷或非法贷款、暴政和非法分子,民众参加标会是被允许的。
“为确保其是清真,参与者就必须确保团体所有成员的信誉,并制定书面合约以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不过,标会容易被诈骗和充满不确定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