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累月,生活在半岛的种族气焰,一旦光临砂拉越,总会觉察那里不仅确是个好地方,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了。游走大城小市,中文随街举目都是。不仅私人公司如此,各个地方政府的办公大楼往往也贴上字正方圆的中文告示。
到政府部门处理公务,除了国语和英语,你甚至也可以和官员以福建话,或者福州话交谈。一(大)部分的西马人也许还不知道,古晋、诗巫和美里三地的市长,还是当地道道地地的华裔。
一道道多元文化的风景,都在这里明明白白地显见了。从清晨到入夜,拉让江河畔的一间间咖啡店里,总有不同族群的顾客一起举筷用餐一块欢愉谈天,彼此之间没有一丝的隔阂。
宽容总算在这里找到安身之地,华裔群聚的南市(MBKS),有高高的中文牌楼。友族医生的诊所,也挂上了中文的招牌。和陈耀光医生同在保宁西药房驻诊的芳名必让千里迢迢到来的国际游客难忘至今:司徒觉魂医生。
古晋北市(DBKU)老城的街景也是这样,路牌都有双语:早岁中英并用,随后改用国文和华文。可惜,大时代变了,人心也不同了,新晋的小拿破仑似乎忘记先辈的契约,乃至放弃了这个传统。
难得人民联合党(SUPP)主席沈桂贤医生闻之,第一时间赶紧上书首席部长阿德南,请他令下保留双语路牌。尽管这样,沈医生在面子书所提的问题,似有一点罅漏:何需两条福州路?(Why do we continue to have two Foochow Roads)。
可是,两条各执一角的福州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显见了历史的原貌:福州人的势力,涵盖的何止是这两条街?如果改动了,我们怎么由此管窥,蠡测那些年的城市风情?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