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有位街坊老奶奶,爱看广东大戏。在80年代初,半山芭汶莱区停车场(即现在的五号松饼咖啡屋右侧),每逢农历九月,都有一场四天三夜盛大的盂兰胜会,而且都会请粤剧团来演出。
阿飞小时候看不懂广东大戏,但有个重头剧目听了耳熟,就是老奶奶爱看的六国大封相。那是压轴的演出,一定是安排在最后一晚才上演。唱戏的主角们,戏服衣饰头饰都是闪亮闪亮的金光银光。看他们在台上唱戏,翻筋斗,耍八尺长的花枪,台下大叔大婶掌声连连。戏棚外,零食、雪糕摩哆、烧豆腐、烫水渌渌串串美食,小孩玩著兵捉贼,偶尔爬梯钻后台,只有热闹,没有阴森。
阿飞看大戏,最有印象的不是六国大封相,而是有一天下午的一场小演出。台上,带著扇子的白衣小生笑骂著布衣文丑演著笑剧,突然之间丑生大喊“火烛啊!火烛啊!”,手指指向戏台外。阿飞和台下的几个人转身一看,才发现戏台对面的超渡棚的小角落烧了起来。还好,发现得早,快快灭了火头。
半山芭有两个大型的盂兰胜会,一个在巴刹路,另一个则是在汶莱区。一般上盂兰胜会都是在农历七月,但汶莱区的盂兰胜会每年都落在农历九月。
据说汶莱区盂兰胜会的缘起与513事件有关。1969年513事件中,半山芭的大华戏院,是其中一个发生砍人惨案的地点。那一晚,散场后,戏迷走出戏院,面对失去理智的暴徒追砍……那一晚,有人失去好友,有人失去孩子,有人失去父亲,有人失去母亲。
惨剧发生后,有街坊自组了保安队,建立了掌更亭,男人出外巡逻,保护家里的妇孺。半山芭街坊之后发起了盂兰胜会超渡亡魂,并定在每年农历九月举办,年复一年。
去年阿飞旧地重游,盂兰胜会的规模已缩小了许多,据街坊所说,已经超过10年都没有邀请剧团来演出,戏台、音响器材简单的搭建,让街坊乐捐上台唱唱卡拉OK。当年阿飞不懂欣赏的六国大封相,今时今日,想再听一听那督锵、督锵、督督锵的锣鼓声,想再看一看白脸红妆的小花旦,只能爱在记忆中找你。
文:阿飞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