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和乡村就业机会较少,不少学子毕业后继续留在大城市拼搏,选择返乡发展,不一定是无奈的选择。 (档案照)

黄明志一曲《漂向北方》道出了离乡背井孤身前往大城市拼搏的苦闷获得广泛共鸣,歌曲上架数月内即突破千万点击率。

在我国,因为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许多乡村乃至二、三线城市均没有充分的升学机会与就业机会,于是乎乡下小子中学毕业后即往大城市或国外升学,毕业后继续留在大城市拼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往北上发展的成了“北漂”;南下的则成了“马劳”。

本期的《东方热话》邀请了两位曾经在异地求学工作后返乡发展的年轻人,畅谈分享个人返乡发展经验,了解时下年轻人对于返乡工作的看法。

现年27岁的张耀辉(会计师)毕业自金宝拉曼大学会计系,他因为个人家庭因素,5年前毕业后即返乡打工,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身边的大部分的朋友都到新加坡工作赚取新币,不然就是到吉隆坡、槟城发展,感觉这样才有出息,回乡发展的都容易被套上有色眼镜看待,被认为是没出息的选择。”

他说,回乡发展最大的挑战就是薪资不够用,第一份工作月入只有1600令吉,对于一个必须偿还高教基金、分担家庭开销以及应付个人开销成年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这也就是亲戚朋友都会问的问题,为什么有学历却不肯到大城市打拼,选择‘蹲’在二线城市,我只能说我也羡慕朋友能凭著努力到新加坡赚取新币收入,但我当时的家庭状况真的不允许,我只有选择在此努力耕耘,方便照顾我的家人。”

相对于张耀辉的境遇,张柔生(28岁,全职教会干事)回乡发展原是无可奈何,后来却因为热爱家乡这份工作的缘故,选择留下。

收入比较有限

张柔生曾到台湾留学,她毕业自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中文系,留在台北发展两年时间,然而最终决定回家的原因也包括了经济因素。

张柔生说,台北虽然是国际大都会,可是当时台湾的政策对待外国人就业并不怎么优待,因此在台湾就职了两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再另谋出路。

“回来后本来有打算到国外发展,趁年轻去闯一闯,谁都想这么做。后来就找到了现在这一份工作,渐渐就热爱这份工作选择留在这里发展了。”

她坦言,经济依然是目前面对最大的问题,虽然热爱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但小地方虽然工作较为轻松,同时收入也比较有限。

张柔生认为,到国外或大城市工作不能总是将国外收入折合成令吉来考量,她举例,在台北工作的两年,所得在扣除保险、税务、水电、租金、食物、交通等生活开支后,每个月所得也仅够维持生活。

人各有志 乡下打拼一样快乐

谈到生活方式,张柔生坦言,家乡居銮的生活方式可以用“枯燥乏味”4个字来概括。对比从前在台北,休闲、逛街、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夜生活有夜骑、夜唱等天天做不完的精采夜生活,居銮则是慢条斯理,有时候想看的电影戏院都不上映。

“不过现在老了,环境改变了人也要转变,其实兜兜转转,有朋友才是最重要的,没朋友多丰富的娱乐生活没人陪也没用啊,哈哈。”

相反地,张耀辉说自己一直是老人家习性,有空就去爬山、打球和朋友喝茶吹水看看电视剧就好了,对丰富的娱乐生活没有太大的要求,因此也从不觉得小地方生活枯燥乏味。“真的要投诉的话,就是1mbps的网速真的很让人抓狂!”

对于在家乡发展前景,张耀辉坦言,目前已经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鄙视在小地方耕耘的人;相反地,他认为,由于年轻人都往外走了,只要肯努力,小地方的老一辈都很愿意提携给予机会,反而使前景相当乐观。

“对生活满意的话,我倒是不介意继续做个乡下小子,套用TVB经典对白,做人最重要是开心。”

张柔生则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未来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到外地发展去看看世界。不想却引来张耀辉一阵吐槽“那你去旅行就好了。”

工作较清闲 兼职赚外快

张柔生认为,年轻人入不敷出的问题很常见,就算去到大城市工作收入增加了,同时开销也会增加,面对的问题未必能够因转换环境而解决。

“既然问题关键在于收入不足以应付开支,那只能著手增加收入才能改善生活。我虽然很不同意某部长的‘兼职论’,可是在小地方工作较为清闲,就有了做兼职的多余时间,这一点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就很难实践。”

她透露,目前除了担任全职教会干事以外,因为擅长多项乐器,偶尔会到酒吧、婚宴现场伴奏,闲暇时刻也会接一些设计工作、文书工作,充实生活之余也赚取收入。

针对兼职改善生活的方案,张耀辉说,他在今年放弃全职会计执行员的工作,转而当一名自由会计师,同时替数家公司处理账目,收入也因此增加了。

大城市拓视野

但他认为,不是所有职业都容许兼职。他举例,从事工厂操作或店员之类的,工作时间已很长,就不太可能再兼职。“如果在大城市大公司工作,一份工作就可能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要是在国外工作,持有工作准证更是不被允许兼职的。”

他认为,在大城市工作,由于能多接触外界的事务,日后培养出国际视野观,也能接触技术层面更高的工作,这都是小地方就业难以触及的层次。

张柔生则认为,兼职机会也不是说有就有,必须依靠一定程度的人脉才会有各式各样的“好康头”。

“若在大城市孤身漂泊过著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些机会就不会找上门了。因此无论在哪里生活,都需要发展出自己的‘根’,才能茁壮成长,否则日子都会过得很艰辛。”

备注:(*)在生活中,比喻经常奔波于两个地方之间,例如:家和单位(学校),宿舍跟教室等,就叫两点一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专题】得不偿失 金钱游戏“甜里藏毒”

东方热话

金钱游戏为何容易令人鬼迷心窍?贫和贪真的只有一线之差?在国行陆续推出的黑名单下,隐藏著多少投资者的窃喜与哀伤。早已回本,...

阅读全文
近几年来,我国网络霸凌事件越演越烈,今年1月至4月30日,马来西亚网络安全机构就已接到共221宗网络霸凌的投报,去年一整年只有529宗。(图片取自网路)

【专题】用文字“杀人” 网络霸凌应受制裁

东方热话

在迈入科技引领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是工作、购物、消遣到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网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虽...

阅读全文

【东方热话】华校生须学习接轨多元社会

东方热话

本地华文教育多年来栽培不少华裔莘莘学子,近年来更获得非华裔家长的认同,纷纷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独中学生人数也创新高。然而...

阅读全文
父母应从小就教育子女,让子 女了解减碳的重要。

推广减碳生活 怡无车日刚起步

东方热话

怡保市政厅在2015年10月首次推行无车日活动,鼓励市民不驾车以达致减碳的目标,惟无车日推行迄今已有大半年,是否已成功传...

阅读全文

金睛辨真伪 行善要有智慧

东方热话

慈善是一种善良意愿的社会活动,关系“施者”和“受者”。在社会上,仍然有许多弱势一群极需要关怀和协助,而社会也有很多慈善组...

阅读全文
在隆雪地区还是有许多住家式的神坛,惟无论是什么宗教场所,都应该顾及邻居,避免对他们的生活作息造成影响。(档案照)

建庙不应设限制 互敬互谅才最重要

东方热话

在我国,各族虽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但彼此会互相容忍,偶尔触及一些敏感的宗教课题时,若处理稍有不慎,还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阅读全文

共事易相处 男上司较受欢迎

东方热话

有人会以“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形容男女之间在个性与想法的不同。当男人与女人在职场上成为管理者时,两者间的处事态度...

阅读全文

须交流表达构思 设计生非全是宅族

东方热话

每个爱画画的人都有自己非常关心、想要透过笔锋或滑鼠绘画出的主题,惟他们或许忽略了,当他们因某种冲动下笔画了一个动漫人物、...

阅读全文

唯有读书高? 技职也有出头天

东方热话

3月份是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放榜的季节,全国各大小的升学教育展、升学讲座会此起彼落。学生或家长是否意识到大学生失业...

阅读全文

追债凶狠祸及亲友 阿窿钱借不得

东方热话

大耳窿横行霸道,向借贷人讨不到债,就恐吓亲友甚至骚扰邻居,殃及无辜。大耳窿(阿窿)有“吸血鬼”之称,但许多赌徒或财务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