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该如何体现,或许观察公共空间和设施使用及卫生程度,便可略知一二。首相敦马哈迪于今年8月中旬出席“2019年全国公民教育计划”主持推介礼时,就曾表示,大马公厕肮脏且臭气熏天,其污秽已达到令人蒙羞的程度。
本期《东方热话》特邀士拉央市议员黄伟强及甲洞乌鲁新村村长黎丁财,谈谈大马人民公共卫生意识,是否真的普遍上较为薄弱。
黄伟强指出,民主社会架构里,许多环节确实足以反映民众的公民意识水准高低之分。不仅公厕,德士、公共巴士站,或其他设施使用状况,也可表现出国民对于公物共用态度及爱护意识。
他认为,首相这番言论绝对是架设美好大马的重要课题。配合首相的想法,教育部已奉命在政府幼儿园及中小学恢复公民教育科目工作,据悉里头课程内容包括反贪、爱护环境、人权和道路安全等。
他说,配合这次恢复公民教育的步伐,需视有关内阁部门,如卫生部和教育部的搭配及落实方式,例如举办响应国际醒觉日的一些活动,以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的卫生醒觉意识。
“国际间每年都会有些醒觉日,如世界厕所日,或先进国亦设有马桶博物馆之类的,但反观大马都没极力推广这类醒觉运动,让人感到我国参与感不高。”

以过去中国公厕很肮脏而臭名传至国际间为例,黎丁财说,公厕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外国旅客。若大幅度提升洁净程度,便可吸引更多游客,而中国这几年就努力做到这点,该国近年旅游业才会突飞猛进。
“既然公厕环境原本能如此恶劣的中国,亦可摆脱这形象,为何大马不能以此为努力目标。”
黄伟强补充,90年代初中国刚面临经济改革,并取得显著成功,不少大马国人便掀起寻根探亲热潮。岂料中国乡间,乃至城市地区的厕所环境都很恶劣,没有门、使用了也不冲水,因此中国这几年公厕卫生转变及提升真是令人惊叹。
他表示,大马这20年发展蓬勃,社区越发人潮密集,变得共享空间也随之增加,利用著同个空间及设施。所以滥用课题不会只是发生在公厕,亦发生在一些公共设施上。
“但学校课纲并未就社区多年来的改变,而提出些相对的教育内容,如教育学生认知所生活的空间,其实和很多人共享著,包括邻居、朋友。”
他也表示,经营公共事业,目标要大,脚步要小,若以居住在德国的日耳曼族和日本的大和民族,这世上最具自律性的两大民族为标杆,得先著手研究他们如何做到,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时间,像是实地考察、参考他们的生活习惯,方能拟定出合适我国落实的政策。
.jpg)
没公德心 公厕脏乱不堪
黎丁财认为,造成公厕污秽不堪的人,主要都缺乏公德心,并对厕所使用持双重标准,自家厕所就照顾得干干净净,外头公厕却认为清洁责任不在自己,恣意破坏卫生。
他表示,若是公厕卫生环境仍持续每况愈下,唯有采取厕所收费制度,产生资金维持人力运作,定时巡视厕所清扫保持卫生,相信绝大部分人民能接受缴付些许费用。
黄伟强却认为,厕所收费是不文明的表现。有些西方国家已研发出了免冲水尿斗,会自行过滤防臭的设置,相信引进这些高科技,便能无须动用大量人力,也可维系公厕的卫生。
他认同黎丁财所言,收费能换来整洁环境,当然愿意配合,可环看巴生谷有收费厕所,是否真的达到令人满意的整洁度?
“首先须了解,公厕是地方政府所设,又以士拉央市议会为例,目前这区并未在任何地段设立公厕,但市议会有管辖其设立的食阁或美食街所附属的厕所,每年也会拨出预算去提升或整修这些厕所。”

严厉执法比高额罚款有效
黎丁财指,本地公共交通服务一律严禁乘搭时进食,尤其是捷运和轻快铁,规定违规者将被罚款500令吉,但民众缺乏公共卫生意识,仍可见不少人在月台、车厢吃吃喝喝,也没工作人员巡视阻止。
黄伟强却表示,罚款数额不等同有阻吓作用,反之取决于执法严厉程度,基于并非一人乘搭使用原则,连电召车和德士也算是公交,且注册使用电召服务时,已列明不可在车内进食,但碍于星级评分制度,许多电召司机都不敢主动制止乘客车内吃喝。
黎丁财补充,在外国快餐店,食客用餐都会主动把餐盘端到回收处,也不会在电影散场时,留下垃圾在影厅。他认为这该自小灌输,好比佛堂等宗教场所,也会鼓励所有信徒用膳后,自行清洗杯碟。
黄伟强以过往在美国留学经验分享,在那也因食客自行收拾桌面而体会到文化冲击,自此也养成这习惯。
.jpg)
乱丢垃圾衍生环境问题损形象
作为村长,黎丁财阐述乱丢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就是导致野猫野狗到垃圾堆中翻找食物,不仅弄得到处都是,也衍生出流浪猫狗过剩问题,其次是诱发蚊虫滋生问题。
“要是本地人都不做好,垃圾乱丢,外劳看在眼里,也会如法炮制,如把病死的鸡扔入河中,或把废弃家具随意堆弃在一处。”
他透露,新村已成为城市人选择告假的去处,但若乱丢垃圾事态不受控,新村旅游业形象也会受损,因此他常联系该区市议员,与民联办大扫除行动。
他表示,学校须灌输新一代更为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知识,而家长也该以身作则,要求孩子用餐后自行收拾清洗,扫地和清理垃圾。
此外,他认为执法也该收紧。他说,应采取“劳改”作为惩处,不爱护公厕卫生的就罚洗厕所,乱扔垃圾的就罚扫地,比罚款有效。
黄伟强认同教育的影响力,但并非教育水平高低,而是把一种概念深植在脑海中。
“人不该成为自我为中心的群居动物,行为不该沦落到要条令来管制,当有个信念时,已无需旁人教育你该怎么做,用膳后收拾餐盘、减少制造垃圾量,及起码的垃圾干湿分类,都将会是身体力行,自动自发。”
总之,还是要在教育方面著手改进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短期内是很难达到成效的,或许需要20年以上的努力方能见些微改变,亦未可知,一切端看执政政府所定下的目标,以及预计达成的时效,是为个全民事业来履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