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取名有多种方式,从族谱排列至命理学说,都展现了名字背后的华人特征。一些华人名字甚至可看出他在某姓氏的辈份。在大马的特殊环境下,通过字母的姓氏和名字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籍贯。

然而,近年来城市华人越来越多喜欢以洋名冠称,身边朋友甚至记不起对方的中文名字,一些新生代父母更是把孩子的洋名列入报生纸内。列洋名有的是因为宗教因素或混血儿,要是洋名成为华人名字的重要根据,会对华人特征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文化界名士赖观福认为,只要保留原有家族的姓氏与具有意义的名字,外加洋名用作沟通相信无伤大雅,除非华裔子孙为取洋名而不用自身姓氏或名字。

针对近几年涉外婚姻激增,要求给孩子起洋名者也不胜枚举,造成入户登记困难的情况。有鉴于此,今年3月尾,中国郑州市卫生局、公安局联合出台了郑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简称出生证)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并要求婴儿的姓名不能用“洋名”,出生证姓名应使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字填写。若要求填写外文姓名的,则需由当事人翻译为汉字,姓名项只填写汉字译名。

近年我国随著全球化的发展,洋名文化的盛行,使大马新生儿的父母为孩子取洋名之余,有者更把洋名纳入报生纸当中,究竟这样的文化是否冲击我们的身份认同感或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意义呢?

中华文化有容人之量

对此,玛拉工艺学院前中文系高级讲师赖观福指出,是否在中文名字上外加洋名是见仁见智之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有容人之量。“除非部分人士直接把姓氏换做洋名或名字改为‘彼得’,‘大卫’等,可能就会使华人的文化象征受到冲击。”

他认为,强制新生儿在报生纸上不能使用洋名的政策并不符合国情,毕竟我国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国家。

“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融合其他文化,在不同的国家语境下融入其中又不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

赖博士1964年获得澳洲墨尔本大学教育学士、1975年考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硕士及2006年考获剑顿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外国留学的他笑称,当时的洋名“Paul”或“John”等,主要是外国朋友自行为他取名,以方便交谈。

“回到国家之后,基本上我已经没有再沿用,主要我认为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并没有这个需要。”

他表示,自己的中文名读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在外国朋友来说,若要熟记则有些困难,尤其是一些Qing、Xi等的中文发音。

目前的现象是,本地华人对华人文化及华文教育展现积极的一面,却有部分人士对自己的华文名字表现得如此冷漠,似乎是因为中文名字在字母化(汉语拼音化)之后产生很大的交流问题,尤其是友族同胞及洋人不懂得如何念华人名字而导致。

听众来电:尊重个人名字 日本人保特征

来自加影的熊先生认为,华人不应该随意取洋名,因为每个姓氏都有其代表意义,一旦过度崇洋改换名字的话,可能冲击华人的身份特征。

他指出,即便是常需要出外应酬的企业家(他所认识的),也不太乐意接受身边人以洋名称呼。

“日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相当尊重自己的名字,即便是到了国外还是坚持沿用四个字的名字。”

文化界名士赖观福表示,日本人在早前并没有自己固定的姓氏,主要是古时日本人在唐朝到来发现名字的重要后,天皇(当时的统治者)才在当时下令要所有日本人都设定固定的名字作为姓氏。

“当时在山下居住的日本人就索性将自己的姓氏定为‘山下’,松树下的就定为‘松下’,而有田在家中央的就叫‘田中’。”

爱FM的忠实听众荣德表示,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很多父母都会找算命师指点迷津。“孩子改到好名字,一身一世都走运,相反则可能会引来负面的影响。”

他指出,把洋名列入报生纸上,主要可能是方便子女在外工作或生活时,较容易被人记得或方便使用。

嘉宾开讲:华人姓名渊源流长

替小孩取名字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华人还要讲究笔画、八字、五行、生肖,除此之外还得注意发音,是不是好叫好记,有没有不雅的谐音等等。

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顾问赖观福表示,名字的由来渊源流长,在其主要只有被称为“十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及叫作“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可以作为命名。

“汉朝以前,多数人还是习惯沿用单名,如姬发、关羽、刘备等。汉朝以后,名字的发展还从单名演变成双名,如解放军十大元帅的名单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双名就占了多数。”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他续称,例如后辈要尊称诸葛亮就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其字,也就是孔明,而孙权的后辈则只能称其为仲谋。“字的称呼方式也在临近清朝鲜少出现,甚至在进入民国后没人再沿用这个称呼方式。”

专家补充:认识别名字号

除了单名、双名与叠名(如我国马华现任女部长黄燕燕)之外,也有不少别名值得大家去认识,例如乳名。一般是指婴儿初生时长辈所取的非正式名字,与学名不同,意思简单,琅琅上口,只要好听、易记、叫起来顺口用。

文化界名士赖观福表示,还有的别名也与其称号有关,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朝以后在士大夫之间起别号之风尤盛,有多达十几个的。

“苏轼因为晚年爱好东山美色,故在附近山坡筑起小屋居住,后才有东坡一称号;而著名诗人李白也曾经因为母亲怀孕时有太白金星在屋顶上而被称为李太白。”

他表示,其他别名还有出家人用的法号,也有文化界笔名的称号使用,例如。如麒麟童是周信芳的艺名,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巴金是李尧棠的笔名,一行是张遂的法名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为了隐藏身份会用假名,如黄文华使用陈平作为我国共产活动的身份,孙中山则是孙逸仙的假名,但是这些假名都比真名来得更有知名度。”

取名须注意各方言读音

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特别注意读音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姓氏,更要注意谐音问题。以免吴仁耀(无人要)、马玲淑(马铃薯)、吕彤智(女同志)、尤咏慈(游泳池)、曾桃艳(真讨厌)、蔡士常(菜市场)及史建仁(死贱人)等名字出现,害了子女一生一世。

文化界名士赖观福指出,改名必须要确保在不同方言念过一次不闹笑话才使用,免得到时“李开泰”念得像粤语的“你契弟”。“即便是英文取名也要多多注意,例如Lucy若是在福建话中就是‘汝死’的意思,大年初一可别随便自报洋名吓坏老人家。”

他表示,洋名其实和是否受英文教育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不懂中文的敦陈祯禄、敦林苍佑与敦陈修信都坚持要在国内使用中文名。

《东方日报》专题记者刘国伟指出,为了方便传教,也曾目睹不少神父在我国主动使用中文名字与他们交流。

历史上,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

开讲嘉宾:赖观福(文化界名士)
电台主持人:徐晓薇、邓佩银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庄文杰面子书)

凯儿结婚5周年恋爱细节曝光 戴华昌:每天上学路上等她

阅读全文

登山攻顶突然昏迷 山导经抢救仍不治

阅读全文

女子私奔17年情人猝逝 打电话求救意外揭丈夫遇害真相

阅读全文

婚姻当儿戏!夫与人开房妻出轨产女 婚后10个月就收摊

阅读全文

猫咪僵尸跳

阅读全文

特朗普开TikTok 首日粉丝破50万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单亲家庭坎坷路

开讲东方议题

单亲孩子易迷 失关怀身心灵助成长7年前,我国单亲妈妈的人数已达12万0681人,这些家庭中,有者是因为配偶早逝,有者是因...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大马中文重度污染 网络火星语大冲击

开讲东方议题

近年大马懂得使用中文的人都因一堆网络“火星语”而搞得晕头转向。这些看不懂的语言是因为网民大量使用同音别字、相似音和多字合...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如何有效传递民声 启迪民智靠知识群

开讲东方议题

公共事务的参与泛指社会成员对公共领域事务的投入,课题可涉及政、经、文、教。这些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事务,人人都有表达看法的自...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和死神一起做运动 

开讲东方议题

防运动猝死,勿逞强过激3月26日,意大利男排前国手博沃伦塔在赛场猝死;短短20天后,又一名25岁的著名足球员莫罗斯尼去世...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骗局重重不能放松 不贪不慌不会掉骗局

开讲东方议题

警方在本月5日与6日连续两日展开行动,侦破一个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及台湾人的欺诈集团,引起极大关注。但早前,大马已听闻各种...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债券加强个人投资组合 认识债券投资减风险

开讲东方议题

以往参与债券交易都是机构投资者,不过随著大马交易所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零售债券计划,个人投资者将会有机会购买债券,因此大马...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龙年产子带动陪月生意

开讲东方议题

陪月高需求不能滥“龙”象征智慧及力量,也是中国历史中帝王的象征。因此每到龙年时,许多夫妻都争相“造人”,以圆生个龙宝宝的...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地球一小时 节能惜未来

开讲东方议题

关灯唤起环保激情马来西亚每年用电量持续增长,这与大马人口增加及建筑物越来越多不无关系。虽然,我国仍未面对用电量紧张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大学先修班改制更全面

开讲东方议题

中学毕业后的人生分岔口大马教育文凭(SPM)刚放榜,莘莘学子望著手上的成绩单及眼花缭乱的私人高等教育机构向他们招手,内心...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领袖口才赢人心 善于辞令政途加分

开讲东方议题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好话可令人一生受用,但不良的发言不只影响人的一生,对于政治人 物而言,甚至提早结束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