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塑是环保措施之一,而联邦直辖区今起征收污染费,向每索取一个塑料袋的民众,征收20仙的污染费,以减少人们对塑料袋的使用。(摄影:徐慧美)

我国各州政府近年来陆续推出减少使用塑料袋、吸管等减塑政策,而联邦直辖区(即吉隆坡、布城及纳闽)则今起征收“污染费”,这也是响应政府所推行的《2018年至2030年零一次性塑料路线图》计划的其中一个方案。

《东方上AIFM》邀请了大马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王佳骏及大马《环环相扣》生态文明传播中心会长李达华博士,来谈谈大马人的减塑意识及行动。

两位受访嘉宾皆认为,政府所推行的这项《2018年至2030年零一次性塑料路线图》政策,无疑是为减塑行动向前迈进一大步,并将取得正面的进展及鼓励更多公众积极响应环保。

李达华说,政府通过征收“污染费”,计划鼓励传统塑料行业通过注入环境友好技术来解决一次性塑料问题。

他说,对于这政策,有人赞自然有人弹,在禁塑课题上亦是如此。“尽管向民众收取污染费可达到警惕效果,但同时有人批评,包括政府没有解释收到的费用要如何运用,且不够透明化。”

替代品成本高

李达华建议,政府可以将收取的费用,投资在建设回收及废物管理的基础措施上。

他指出,市场上大多数的塑料可分为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塑料,而水份及二氧化碳则是塑料分解所需要的基础。

“塑料本身有碳氢(carbon hydrogen,C-H),由于其本身没有氧分子(O),所以无法与C结合变成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也没有办法和H结合成水份(H20)。”

对于纸袋或环保袋是否会被鼓励成为塑料可替代的使用品,他说,有专家研究显示,若是使用替代材料取代塑料的话,将会造成成本增加,如环境成本、气候变化成本、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成本、海洋管理的成本等。

他说,国人对环境污染的意识是存在的,但仍未成为一种习惯,以致未能落实减塑行动。“我国人民的教育水平不算低,在知识层面上也意识到环境受到污染,他们也不喜欢,但知而不行。这是因为没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

他指出,大马的可降解塑料的绿色科技有待发掘,而目前该技术是从外国引进,冀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研发(R&D),包括探讨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塑料行业(绿色生产)。

他坦言,若无法寻找塑料的替代方案,我国也将持续面对一些环境问题。

李达华亦认为,除了向民众施压外,政府也应该让170万名公务员以身作则,强制实施减塑运动。

他强调,在减塑课题上,政府不是唯一的推动者,而作为捍卫环保及绿色环境的一份子,他们愿意配合作为宣导先锋,成为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及环境部的强力后盾,并有信心大马可在2030年,实现零一次性塑料政策。

政府设奖励机制更有效

王佳骏认为,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全面及妥善的机制,包括设立奖励机制,来更有效地推动减塑运动。

他说,政府向人民征收的20仙“污染费”,虽然看似小数目,但长期累积,积少成多会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而政府必须确保所征收的污染费用能妥善被使用。

他指出,普遍上人民因嫌麻烦而不响应减塑运动,若政府在机制上能把“减少麻烦”作为考量,就可让民众更快地自愿参与减塑运动。

王佳骏说,大马绿色和平组织去年做出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大马是外国洋垃圾的出口国。“在洋垃圾课题上,大马绿色和平组织有很多证据,一次性的塑料大多数来自知名大品牌的快速消化产品包装,因此该组织要求政府与大企业兑现承诺,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并研发更好的代替方案。”

他称,虽然塑料有许多用途,但人类使用一次性塑料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及灾难的发生,所以现阶段民众应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

他对于商家给予顾客自带饭盒折扣的措施,间接鼓励更多顾自带饭盒,此举令人赞赏。

李达华(左2)及王佳骏(中)与大家分享大马人的减塑意识及行动。左起为丘淑霖、张翕媛及谢劲程。(摄影:陈启新)
李达华(左2)及王佳骏(中)与大家分享大马人的减塑意识及行动。左起为丘淑霖、张翕媛及谢劲程。(摄影:陈启新)

学习新3R 重复提醒养成习惯

李达华称,减塑并不是一个强行落实就可以立竿见影的,政府应该教导民众如何正确使用塑料。

他说,目前的真正问题不是在于塑料本身,而是大众对塑料的使用和丢弃方式,若没有掌握好又缺失责任感的使用,可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伤害。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了再用,用后再回收;用后不用就是浪费。”

他表示,3R(减少reduce、重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功能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方案是新增的3R,也就是重复、提醒、奖励(repeat、remind、rewards)。

“让民众了解塑料的功能,并不断重复及提醒他们,将使之在他们脑里挥之不去,久而久之成为一个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就会把减塑运动融入生活中。”

勿漠视群体利益

他认为,政府也应该对积极参与减塑运动的人士给予奖励,以鼓励更多民众参与减塑的行列。

他强调,在减塑方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民众不应抱著“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无关要紧或事不关己的心态。每个人应该背负著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人生观、道德观及世界观。

另外,他说,他联合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发起一项“我爱清洁,我们爱环保”(I M CLEAN WE LOVE GREEN)的全球绿色公益行动,并收集企业和公众参与环保的贡献,将之编写成一个故事。

“此活动是为了培养绿色行者,弘扬绿色文化、实践绿色生活、创造绿色经济、实现绿色世界以及迈向生态文明。”

 

开讲嘉宾:大马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王佳骏、大马《环环相扣》生态文明传播中心会长李达华博士
电台主持人:谢劲程、丘淑霖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罗里运输业者呈备忘录 要求陆兆福48小时回应26诉求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印尼火山喷发 灰柱冲天紧急撤离

阅读全文

柬埔寨越狱女嫌犯被捕 记者占小便宜摸脸遭罚

阅读全文
在三八妇女节这天,各行各业以不同的方式,感谢妇女的贡献。在雪兰莪一家医院,就有人赠送花朵给护士们。

【东方上电台】38妇女节“平衡为更好”

爱东方聊天下

3月8日是联合国所订下的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女权运动及赞扬女性在政经文教等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今年的主题是“平衡为更好”,...

阅读全文

【东方上电台】医者要有医德─谈私人诊所素质

爱东方聊天下

到私人诊所求诊时“在世华佗”、“仁心仁术”等牌匾都高挂在墙上,歌颂医者仁心的崇高品德。但日前柔佛新山一间营业超过40年的...

阅读全文
举世闻名的剑桥大学英国剑桥市,而一些野鸡大学会冒用名牌大学的校名来招生和滥发文凭,因此学子们在寻找大学时须格外谨慎。

【东方上电台】鉴别与整顿野鸡大学

爱东方聊天下

野鸡大学及虚假大学不是新鲜事,但却一直无法彻底解决,日子久了就容易发生错把“冯京当马凉”的事件,引起混淆及诚信问题。《东...

阅读全文
度过了经济不景的2018年后,民众期盼2019年的经济会好转,生活得以改善。

【东方上电台】新年经济展望

爱东方聊天下

马来西亚自509第14届全国大选,迎来独立61年来历史性的改朝换代。在新政府治理下,大马子民最关注的莫过于这新一年的国家...

阅读全文
油棕是原产品之一,而油棕行业是马来西亚经济上的关键领域及经济发展的驱动器。

【东方上电台】大马原产品前景

爱东方聊天下

原产品与原产加工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商品,但许多原产品尤其是棕油的价格低迷导致园主深受影响,再加上欧盟国家加大力度抵制棕...

阅读全文
高楼耸立的吉隆坡在蓬勃发展的洪流中,依然存在著房屋、交通、城市贫穷和城郊文化冲突的问题。

【东方上电台】联邦直辖区日谈城市发展规划

爱东方聊天下

2月1日是大马联邦直辖区日,而我国有三个直辖区。首都吉隆坡和布城分别在1974年和2001年特别划分成直辖区,纳闽则在1...

阅读全文
教育部从今年起提倡快乐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则快乐教学。(摄影:邱继贤)

【东方上电台】快乐学习

爱东方聊天下

一改过往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我国教育部从今年起废除小学一至三年级考试,并以课堂评估取代,提倡快乐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老师...

阅读全文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任谁都不希望掳童事件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因此孩子和父母都需提高警惕,避免骨肉分离。

【东方上电台】共同关注儿童安全

爱东方聊天下

人贩子拐带小孩并非新鲜的社会问题,我国不时也传出孩童险些遭掳拐的案件,而新学年伊始,国内华小也传出掳童消息,导致家长人心...

阅读全文
为免国家羽球队梯队青黄不接,羽总积极培训和发掘更多的新生代球员。(摄影:黄良儒)

【东方上电台】大马羽坛新生力量

爱东方聊天下

尽管近年来有不少国家的羽球崛起,但马来西亚队始终是不可小觑的传统强队,只是羽球队球员梯队青黄不接,成了不少羽球爱好者关心...

阅读全文
今年1月1日起,所有餐厅和咖啡厅都挂起大型的禁烟告示牌,所有饮食场所3公尺范围内一律被列为禁烟区。(摄影:黄良儒)

【东方上电台】饮食店禁烟令开跑

爱东方聊天下

自今年1月1日起,饮食店禁烟令正式开跑,民间对这项计划有赞也有埋怨,《东方上AI FM》今日邀请卫生部副部长李文材,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