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如果不发展与中国的贸易,不仅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还会制造更多的摩擦。新加坡也支持中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并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
《联合早报》报导,在本月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的专访时,李显龙称机会和市场都在中国,各国不能不与中国做生意,并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
然而,李显龙还表示,许多亚洲国家也希望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包括欧盟和美国,以及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联系。他说:“我们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也必须保持平衡。”
李显龙解释说,随著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增长,与中国进行更多的贸易往来是“正常的”。“假如你说虽然中国占很大一部分,但我不想和他们进行贸易,那你不仅要付很大的代价,还会制造更多摩擦,并减少维护和平的机会。”
李显龙在专访中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中国参与亚太事务、美日在亚太的角色、印太经济框架等课题的看法。
“若中国失败贫穷 为亚太带来很多困难”
李显龙提到,中国一直在有计划地参与亚太事务,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现在还有“全球发展倡议”,新加坡支持这些倡议,也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的成员。
本月9日,由中国在联合国发起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一次高级别视频会议,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该会议。
李显龙也就中国参与地区事务发表了评论,称:“我们认为这有积极意义,因为一个繁荣发展、参与区域事务的中国,远比一个我行我素,不与区域其他国家好好融合、协调,并遵守同样规则的中国来得强。如果中国失败、贫穷和动荡,也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很多的困难。”
谈到美日能在亚太地区扮演什么角色,以让该区域达到更好的平衡时,李显龙指出,日本是仅次于中国以外的亚洲最大经济体,新加坡希望与日本有更多经贸往来,以保持平衡和弹性,不会过分依赖任何一方。
“我们能够共荣发展、获益于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也会促使大家共同维护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至于美国,李显龙提到,美国曾在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加入。在日本的领导下,其他成员国于2018年达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议》(CPTPP)。
受国内政治牵制,美国不太可能重返CPTPP,但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0月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构想,并将在本周访日期间,宣布正式启动IPEF。
李显龙认为,IPEF不能完全取代TPP,但这是一个前瞻性议程。“它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信号,也就是拜登政府明白在亚洲展开经济外交的重要性。”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对IPEF持积极态度。虽然尚未就相关细节进行谈判,但总体方向已经确定。新加坡将加入其中,并尝试制定一些实质性和互利的举措。
IPEF涵盖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和脱碳,以及税收和反腐败。李显龙表示,新加坡有兴趣讨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可持续能源、可持续金融和碳交易等规则。他说:“我们看到了达成协议的机会,希望能展开讨论。”
“中台加入CPTPP决定权不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今年的CPTPP轮值主席国,去年中国和台湾都申请加入该协议,当被问及新加坡将如何处理该协议时,李显龙表示,虽然新加坡是轮值主席,但决策权不在新加坡手中。
他说,CPTPP是一个开放的组织。所有符合CPTPP高标准的经济体都可以加入,各成员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轮值主席将征求全体委员的意见。
李显龙预计,磋商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个别成员会有各自的观点,也可能会先和提出申请者分别讨论,才向轮值主席表明立场。成员在做决定时会考量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效益,也会从战略和更宏观的角度思考这件事。
李显龙也重申,新加坡欢迎中国加入CPTPP,但中国必须符合标准。他说,这是一个必须详细讨论的问题。最后的决定还取决于成员达成的共识,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意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