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讯) 明年农历新年落在一月尾,或遇天气反常导致供应少,受访新加坡鱼贩表示,今年鱼价比去年高至30%,明年农历新年鱼价料比往年更高。
尽管距离明年1月22日(年初一)还有约3个月,但鉴于今年气候多变,一年一度的东北季风期没有如期而至,马来西亚鱼商早前透露,深海拖网渔船的出海次数从每周一次减少到每两周一次,甚至每月一次。
彭亨深海渔民协会主席莫哈末尤斯里表示,料不稳定天气将继续持续,海产价格随时飙升,华裔最好现在就开始为农历新年囤货。
受访新加坡鱼贩表示,目前已感受到海产供应有轻微减少,预计在大环境影响下如通货膨胀以及气候因素,今年鱼价比去年高出大约10%至30%。
新加坡大巴窑一巷巴刹鱼贩陈树美(40岁)告诉《新明日报》,其摊位有70%的鱼从马来西亚进口,大约一两周前就感觉海产品供应有所减少。
她认为,下来季候风可能会减少渔民出海捕鱼的次数,导致鱼供应量减少,再加上人力和运输等成本上扬,来临农历新年的鱼价料比往年更高,尤其是新年常见的斗鲳和午鱼。
陈树美透露,由于供应减少,一两周前,鱼价相比往年同时期已高出大约10%至20%。其中,斗鲳从去年一公斤30新元(约99令吉)至32新元(约105令吉60仙)涨到目前48新元(约158令吉40仙);红斑涨到45新元(约148令吉50);午鱼价格则起起落落,目前每公斤大约60新元(约198令吉)。
在哥本峇鲁区的美华巴刹营业的鱼贩林先生(51岁)是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地进口海产品。他表示,巴刹售卖的鲜鱼很难囤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认为,新加坡人在经历“鸡肉禁口风波”之后已经更具韧性,更能理解并接受来自不同产地的鱼,也更能随机应变。
“没有发现(顾客)提前为农历新年囤货,不过最近有感觉(鱼)货少了20%到30%……。明年农历新年节鱼价一定会(比往年)更高。如果到时供应商涨,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有多少卖多少。”
林先生透露,斗鲳目前每公斤售价30新元至35新元(约115令吉50仙);午鱼(鱼柳)每公斤则涨到50新元(约165令吉)至60新元(约198令吉)。
新加坡鱼商总会总务、嘉发松记鱼行老板吴添水(60岁)表示,大多数海产品来自印尼,仅有20%的供应来自马来西亚。目前印尼供应非常稳定,鱼价也没有太大的波动,目前仍很难估算明年春节鱼价的走势如何。
泉乐园海鲜餐馆老板陈鸿川受询时表示,该餐馆已交代供应商帮忙囤货,货量与去年差不多。
他坦言,目前预计鱼价涨幅多少仍言之过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鱼价会比往年更高,尤其是华人家庭过年常吃的红斑、鲳鱼和午鱼。
“根据以往情况,鲳鱼平时卖40多新元(约132令吉),到农历新年期间也可能涨到60多新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