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7日讯)酸痛究竟是酸还是痛,台湾研究团队发现,事实上,诱发酸的神经并非痛觉神经,而是“本体感觉神经”,组织酸化会刺激本体感觉神经,诱发酸感,团队并以台语“酸”的罗马拼音为字首,首创Sngception酸觉一词,登上国际期刊。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在台湾,肌肉骨骼酸痛是医疗支出的第一名,但这类慢性酸痛往往难以有效被治疗。为找出酸痛的真正原因,以对症下药,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所陈志成特聘研究员团队,在国科会脑科技专案计划及中研院深耕计划的支持下,发现所谓的“酸”和“痛”,其实是不同的感觉、症状。
国科会周三举办学术成果系列记者会指出,此研究团队发现,诱发酸的神经并非痛觉神经,而是“本体感觉神经”,组织酸化主要会刺激本体感觉神经,进而诱发酸感而非痛感,相关研究成果并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科学前缘》(Science Advances)。
国科会表示,此研究结果不仅颠覆过去50年来医学界的观念,研究团队更创造Sngception (酸觉)这个名词,Sngception的字首Sng是台语“酸”的罗马拼音;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酸觉”不同于“痛觉”的概念,在汉藏语系才有,其他西方语系或阿尔泰语系(日、韩)都将酸、痛视为“痛”。
国科会指出,此团队成员包括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国际学者,一致对Sngception的概念表示肯定;由台湾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首创的Sngception名词,往后将被沿用下去,有望让台湾成为这个新兴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主导者,享有绝对的话语权。
国科会表示,目前北医、万芳、双和医院的门诊医令系统已导入酸觉量表,未来将继续推广至其他医疗院所,借由确认酸和痛为不同的感觉,有助于临床进行酸和痛的精准诊断、对症下药,进而推动止酸药物的开发,同时,也预期可为台湾减少钜额的无效止痛医疗支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