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8日讯)美国当地时间周四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建造和运营船只的港口新收费措施,该政策旨在提振美国造船业,并遏制中国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
法新社报导,此政策源于上届拜登政府发起的调查,而正值中美两国因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陷入严重贸易战之际,引用拜登政府研拟的该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宣布新费用的声明中表示:“船舶和航运对美国的经济安全以及自由贸易至关重要。”他宣布,大部分新费用将于10月中旬开始征收。
按吨位或按集装箱收费
根据新规,每艘与中国相关的船只赴美航行将按吨位或按集装箱收取费用,而非像业内某些人此前担忧的那样在每个港口都收费。
每艘船每年最多只会被征收5次该项费用,如果船东订购美国制造的船只,则可获得豁免。
美国曾在二战后主导全球造船产业,但此后逐渐衰退,如今其产量仅占全球的0.1%。

目前造船业由亚洲主导,其中中国建造了近一半的新船,领先于韩国和日本。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这3个亚洲国家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民用造船产能。
新政策中将对“中国运营”船只和“中国制造”船只分别征收不同费用,且两类费用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增加。
针对中国制造的船只,费用起步为每净吨(NT)18美元(约79令吉),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约538令吉),这意味著一艘载有1万5000个集装箱的船可能需要支付高达180万美元(约793万令吉)的费用。
料进一步推高美国物价
今年3月,代表约30个行业的美国团体曾表达担忧,指出这类费用可能推高进口产品的价格。
有企业表示担心,拟议的费用,加上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和对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将“给美国零售商带来巨大压力”。
另外,所有非美国制造汽车的运输船,将在180天后也被征收费用。
此外,美国还将对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征收新的费用,但该项措施将在3年后才生效。
公告随附的资料表指出,该费用不适用于“五大湖和加勒比海地区航运、美国领地之间的航运,或运输出口散货并空船抵达美国的情况”。
除了这些费用外,格里尔还宣布拟对岸桥起重机和中国制造的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
格里尔表示:“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将开始扭转中国的主导地位,解决对美国供应链的威胁,并向市场释放对美国制造船只的强烈需求信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