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周六在台北市一所小学,为涉及24名国民党立委和一名市长的罢免案投票。(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台北26日讯)台湾“大罢免”投票周六登场,将决定国民党的24名立委和一名市长的去留,开票结果不仅关乎个别立委任期,更直接影响立法机构内的政治版图。执政的民进党欲重返全面执政,在野党的国民党盼守住对立法的主导权,两方全面动员,选战已接近大选层级。

全台9县市、24名国民党立委与遭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投票时间自上午8时至下午4时,投票截止后随即进行开票,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将于8月1日公告结果。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罢免潮要从去年1月的大选说起。民进党的赖清德当选总统执政,但失去立法院大多数,成为少数派政府。

在“朝小野大”和“3党不过半”的政治格局下,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党的蓝白联盟在法案表决上多次取得优势,通过具争议法案及删减政府预算等,引起以民进党为主的绿营支持者不满,发起罢免行动。

公民运动演变成政治风暴

台湾“反共护台志工联盟”周五晚在台北市立法院旁举行“为民主守夜  公民集气晚会”,有大人带著孩子到场共同参与。(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台湾“反共护台志工联盟”周五晚在台北市立法院旁举行“为民主守夜  公民集气晚会”,有大人带著孩子到场共同参与。(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去年5月,数千民众开始在台北市立法院外的青岛东路等地抗议,这场运动因此被称为“青鸟行动”。

许多青鸟行动支持者认为,以对中国立场较为友善著称的国民党,正在受到北京影响,并在立法会暗中推动中国议程。

国民党对此否认,但去年一批国民党立委访问中国,并获中共中央高层王沪宁接见后,外界的疑虑进一步加深。青鸟行动中的公民团体随后发起连署,要求罢免多名国民党立委。

罢免运动一开始由公民团体自行发起,但政党的影子越来越明显,成为席卷全台湾的政治风暴。

今年1月,罢免潮正式上升到政党层次。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号召罢免蓝营立委,国民党也针对罢免举行党团大会,决议“以罢制罢”反制,对部分民进党立委发起罢免连署。在蓝绿对峙下,几乎全台湾各地都有相关罢免行动。

民进党起初刻意与“大罢免”保持距离,但最后仍表态支持。赖清德强调民进党“必须与公民同行”,并指示党内协助挺罢免团体“保卫国家”。

这无可避免地加剧了在野党的指控,指民进党暗中策动“大罢免”与青鸟行动,认为民进党将从中获得最大政治利益。

毕竟,民进党不仅有机会重新取得立法院长期多数席次。即使国民党最终在补选中拿回席位,民进党也能短暂掌控立法院数周,通过重要法案。

学者张峻豪向BBC中文解释,在台湾的脉络,公民团体本来就跟民进党比较近,因为过去在威权时代民进党是走在街头、体制外的政党。

他说:“这次大罢免跟民进党本来没有很大相关性,只是民进党后来顺势而为、持续跟进,希望借此逆转‘国会’(立法院)。”

国民党周五晚在台北市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不同意罢免”守护民主之夜,现场虽然雨势断断续续,但支持者热情未曾熄灭,全程卖力挥舞旗帜、呐喊相挺。(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国民党周五晚在台北市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不同意罢免”守护民主之夜,现场虽然雨势断断续续,但支持者热情未曾熄灭,全程卖力挥舞旗帜、呐喊相挺。(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但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副教授翁履中对BBC中文分析,罢免本是公民问责政治人物的权利,但当这次大罢免牵动到立法院控制权时,已背离了制度原意,变成政党斗争的延伸与工具。

他说:“罢免团体可能强调被罢免的对象都是表现太差招致民怨,但实际上,百姓的政治参与多是透过有系统的催化而成,要全面罢免高达数十个选区的民意代表,只靠公民团体来感召是无法达成的,如果说没有政党动员色彩恐怕太过牵强。”

最终,获足够连署进入投票阶段的31名立委,全部都是国民党籍,分两批在7月26日与8月23日举行投票。

虽然台湾过去曾举行罢免投票,但从未像这一次的规模,短时间内有多宗罢免案同时进行。

立法院朝小野大会逆转吗?

台湾立法院共113席,单一政党须有至少57席才能过半。目前,民进党拥有51席,国民党有52席,民众党有8席,剩下2席属无党籍。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副教授王宏恩告诉BBC表示,过去16年,台湾并未出现宪政僵局,主要是因为执政党享有完全执政,以往两大党之间也会有所退让,但这一次执政党与在野党双方都不愿意让步。

他说:“所以他们希望重新诉诸民意,让政府重新受到民意考验,这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可以解决宪政僵局。”

对民进党而言,这波大罢免是抢夺立法院主导权的机会,若能藉补选增加6席,即从51席增至57席,就能扭转“朝小野大”的劣势。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峻豪向BBC中文表示,民进党目标是“罢掉10个左右、再赢6席”,这非常具挑战性,但若能动员中间选民或年轻人,投票率越高对该党越有利。

他说:“如果现在的声势一直燃烧到11月的补选,而投票率高达45%、甚至破50%,民进党不是没有机会拿下所需席次。”

遭罢免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左4)和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前左3),周五在新竹市共同举办造势活动,呼吁民众一起反恶罢、票投不同意罢免。(取自台湾中央社)
遭罢免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前左4)和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前左3),周五在新竹市共同举办造势活动,呼吁民众一起反恶罢、票投不同意罢免。(取自台湾中央社)

研究台湾政治多年的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则分析,若民进党最终仅增加两三席,则等同于实质上的挫败,在野党的主导权将进一步增强,执政党施政将比现在更加艰难。

翁履中补充,若大罢免后民进党仍是国会少数,其立院策略空间将进一步收窄,“虽然还是可以指责在野党多数暴力,但是大罢免已经走完,再抱怨也要继续执政”。

他同时指,罢免潮所造成的社会撕裂,后续将使赖清德政府面临更低的社会信任。

分析认为,无论结果如何,“大罢免”都将对台湾高度分化的社会留下深远影响。

澳洲国立大学台湾研究计划的政治学者宋文笛指出,这次投票“将强化4年任期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必须看表现、定期检验的观念。政治对立恐怕会在好转之前,进一步恶化”。

但宋文笛也补充,“大罢免”同时“为政治行动主义创造了新的空间”,尤其对民进党支持者而言。他认为,这对台湾公民社会的韧性是正面影响。

卡内基中国中心的非常驻学者庄嘉颖表示,如果多数罢免案成功通过,“将向台湾政治人物传递一个讯号:他们在把握民意时必须更加谨慎……不能偏离民意太远,否则将付出代价。”

“但如果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则会让政治人物更大胆妄为。”他说:“这会加剧社会对立……而且政治人物也很容易就把‘大罢免’,视为又一次无法突破同温层的公民运动。”

不过,庄嘉颖补充,如果这次大罢免的最终结果相当接近,没有明显胜负,则可能意味著“国民党与民进党终究必须寻求妥协与合作”。他说:“对台湾而言,这未必是坏事。”

“仇恨票”有利民主吗?

国民党周五在台北市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不同意罢免”选前之夜造势大会,桃园市长张善政(前左)与遭罢免的桃园市立委牛煦庭(前右)同台出席,呼吁民众投下不同意罢免票。(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国民党周五在台北市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不同意罢免”选前之夜造势大会,桃园市长张善政(前左)与遭罢免的桃园市立委牛煦庭(前右)同台出席,呼吁民众投下不同意罢免票。(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罢免原本是民主制度下“由下而上监督”权力的重要机制,但这场大规模罢免运动,究竟会如何改变台湾的政治与社会?

张峻豪对BBC中文指出,台湾选民对特定政党的支持度,这几年已从过去的40%大幅滑落到约25%,越来越多选民其实是“负向型投票”,“对蓝绿都讨厌,只是因为更讨厌一边而投另一边”。

他分析,罢免行动相比一般选举更属负面投票,过程中社会“仇恨值”不断加强与循环,进一步恶化台湾的对立和极化现象。

但他也强调,当蓝绿两党的认同度皆因罢免而下降,第3势力更容易出现,由此看来,罢免不一定对民主制度不利。

小笠原欣幸认为,去年的选举结果显示,一部分的选民期待台湾政治的两极化变温和,但蓝白在立法院快速合作,让台湾的政治结构又回到传统的蓝绿对决。

王宏恩告诉BBC中文,现在罢免案大多是在立委当选一年后便提出、最快一年半就要面临下台危机,若这样的罢免机制成为常态,或成为各党派固定使用的政治工具。那么,未来台湾的政治人物在推动政策或政见时,势必更加急于求成。

他说:“因为他们要立刻地求表现,立刻要拿出一些成果,那就会不利一些比较长期的政策发展或推动。”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一个团体上周五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对面的美国商会大楼上投影出讯息,呼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与“富豪淫媒”爱泼斯坦相关的所有档案。(图取自法新社)

特朗普与“富豪淫媒”深伪合影充斥网络 浏览次达数百万

国际

(华盛顿26日讯)研究人员当地时间周五表示,网络上近日充斥著大量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假照片和视频,声称显示美国总统特...

阅读全文

【狮城调查】年龄与国籍偏见加剧 近六成认为“做华人相对容易”

新加坡

(新加坡26日讯)调查发现,新加坡多数人认为,新加坡社会对种族、宗教、年龄、性别、国籍、语言和性取向这七个身分领域的偏见...

阅读全文
摩哆车身所有空隙塞满漏税香烟,经点算后证实有超过500包。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提供)

大马摩哆图走私香烟入境狮城 车身塞满逾500包漏税烟

新加坡

(新加坡26日讯)  一辆马来西亚注册摩哆入境加坡时,被发现车身塞满超过500包漏税香烟。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周五(25日...

阅读全文
微软新加坡董事经理李慧丽。

微软新加坡董事经理李慧丽 休假期间离世

新加坡

(新加坡26日讯)  微软新加坡(Microsoft Singapore)董事经理李慧丽休长假期间逝世。李慧丽是今年5月...

阅读全文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左)周五在首都墨西哥城国家宫的记者会上,展示一张彩票图案。(图取自墨西哥总统府/法新社)

墨西哥用彩票筹款 援助在移美公民

国际

(墨西哥城26日讯)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当地时间周五宣布启动一项彩票活动,旨在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移民镇压行动中受影响的移民筹...

阅读全文

美新墨西哥大学发生枪击案 一死一伤嫌犯落网

国际

(阿尔伯克基26日讯)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发生枪击案,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校方紧急关闭主校区并呼吁师生避难,警方在校园搜...

阅读全文
民众周五在英国首都伦敦市中心唐宁街示威,声援遭以色列袭击的加沙人,其中一名抗议者手持标语牌,牌上文字戏谑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的姓名谐音,谴责他对加沙爆发的饥荒危机视而不见是“可耻”行为。(图取自法新社)

英国逾220议员联署 促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

国际

(伦敦26日讯)英国超过220名国会议员,包括数十位执政工党的议员,当地时间周五联名呼吁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进一...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周五降落在英国的普雷斯蒂克机场。(图取自法新社)

特朗普将晤欧盟领导人 力争达成美欧贸易协议

国际

(伦敦26日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宣布,双方将于本周日在苏格兰会晤,以解决持续数月的跨大西洋贸易...

阅读全文
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民众,周五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的一处食物分发点领取扁豆汤。(图取自法新社)

【以巴战争】美以与哈马斯谈判破裂 特朗普:不达成协议是想找死

国际

(华盛顿26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五指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不愿意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则表示,在谈判...

阅读全文

印度曝惊人藏尸案 神庙清洁工:20年间我获令销毁数百具尸体

国际

(新德里26日讯)印度一名男子于7月初向警方报案,举报玛斯塔拉神庙涉嫌掩埋和销毁数百具受害者的遗体,多数为妇女儿童,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