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9.26”华教救亡抗议行动,在逾2千人和平游行至国会向首相纳吉及朝野各政党提呈8大诉求备忘录后,顺利完成。
其中8项诉求,绝大多数为陈年旧事的华教独有困境,如拨款、师资、董事会主权的问题,比较新的有承认独中文凭的诉求,还有关于罄竹难书的国民型中学与华小课程等推行最终目标的单元派教育政策,尤其是重中之重未能尽录。
至于早前提出的“反魏”,要求副教育部长魏家祥下台的议决案临阵取消,或与各州董事会的成员拥有马华党员与亲马华支持者的势力有关,而让董总领导层不得委屈求全,但队伍中狠批“讲一套做一套,魏家祥请解释”的意味依然浓厚。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接领备忘录后指出,8大诉求是合理的,不明为何长期未解决,并承诺反映华教困境。
不少当权者说过“不知华社还要什么”?若两相比较,或是大选临近的“政治辞汇”,敷衍多过实际,或是真的不了解华教课题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原因,是马华未尽责,还是有关当局根本无心解决?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明显弃马华部长不顾,声言要“关键性”部长解决,将纳兹里当作为跟进的人物,成效有待观察。
马华副教长魏家祥安排10位州团长“巧合”遇到董教总一行人,实际在新闻发布会上出现、挺魏行动不容掩饰,还洋洋得意“没提及向首相建议将他撤职”作胜利状。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不对8个诉求给予肯定,也没提出解决方法,却表现出“小妇人”饶舌之状,指救亡行动人数只有500人,更质疑活动款项从何而来,还肯定后台有老板。
蔡细历做出这样的指责,就须拿出证据,扮演吹哨人的角色,向警方及反贪污局举报,不应像近期一些人对多个非政府组织做出的指责般,无根无据。
依刍见:“9.26”从形式上看是成功的,它为民主进程迈开第一步。
董总这一回为华团立下示范,打破传统争取、诉求时发文告或提呈备忘录的吁请方式。和平游行请愿将有助华团领导层履行公民民主诉求的权利,消除以往怕事心理障碍,建立上街诉求的民主新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