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银行行长洁蒂呼吁国际评级机构公平评估大马。她说,大马的经济基本面(Fundamentals)颇强,应受到肯定。
何以一国在乎国际机构的评级?这不仅涉及一国的尊严,也涉及实质的利益考虑,如一国被降级,表示这一国的偿债力在下降;其结果是,举债成本便会递升,如希腊的举债成本,便可高达9%,这是个难以承担的重。在评级高的国家,举债成本通常低于3%,大马的公债,则介于3-4%之间。虽然达不到AAA,也达到Aaa。
大马的强势基本面在于:金融体制健全,经济在稳定中增长;国际商品贸易出现一贯的盈馀、低失业率、低通膨率、外债处于可控范围、外汇存底颇高。据此,行长希望评级机构能全面考虑及这些基本面。此外,她也认为马币被低估,也希望马币走势能反映实况。其实马币走低,除了因为油价大跌外,市场预期美国停止量化宽松与升息是主因,而不是大马经济基本面有问题。
保证债务达70%
应该说,行长的这番话有其一面之理,但却不全面。比方说,大马的联邦政府债务虽尚未高达法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当前占53%);但,若纳入或有债务(Contingent Liability),即政府保证的债务,可说已高达70%。最近闹得沸沸腾腾的一马发展机构(1MDB)的债务,便是个实例。此外,家庭债务在GDP的占比高达87%,更是令人不安。这些高债务,将限制大马未来的增长潜能。因为,公私部门得花更多的收入于还债。若房地产发生危机,情况更不堪设想。
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大马经济也有其结构性脆弱(Vulnerability),如经济虽颇多元化,可油汽在GDP的占比却偏高,占比为17%,远高于其他产业,如一般农业、油棕业、电讯、电力、旅游业、金融业等,仅个别占5-7%。显示出,在相当程度上,大马依然是个颇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型经济。
其中,我想油棕价格若长期低迷,影响颇深远,如许多城镇过去几年房地产火红,油棕价格较高也是主因之一。其他主因为美国的量宽与国外的低利率政策。利率若正常化,股市与房地产将受到打击。更何况由于家庭债务偏高,央行已不得不加强管制,以免失控与引发恐慌。
内需已走到极限
今年经济增长率虽高达6%,可却是由难以持续的内需所推动,这个内需已因公私部门债务偏高,而走到了极限。此外也应考虑及,短期外债也高达3590亿令吉(主要为企业债务)。虽说外汇存底也有3850亿令吉(2015年1月底),可若资本出现外逃,也会快速递减。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已发生。此外,也涉及了马币走弱的利弊分析。理论上,弱马币有助于刺激出口,但若外债高,或很依赖进口半制成品或原料,也会加重负担。易言之,贬值是把双刃刀。
更深层的因素是,大马虽说有意提高经济活动的层次,如往高价值链(HighValueChain)的上端爬,可讲了几十年,却是空雷不雨。经济政策依然高度受制于静态分配,而非动态的创业创意。政策重点不放在提升人民素质与创造体面就业,而是为有权势者开财路;也反映出,它是只重短期既得集团利益,而非向上向外向前发展。这种只求小圈子利益自保不求突破的思路与做法也使到大马前景欠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