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宗交通事故在民间获得了热烈讨论。这是一宗发生在北马的案件。死者是一名18岁中学生,正等待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放榜。二月中在公寓前路段,死者遭到一名越南籍女司机驾驶的轿车猛撞。死者头部重创,当场丧命。而司机疑似醉驾。事发经过差不多一个月后,女司机终于被提控上庭。
根据媒体报导,女司机被控两项罪名。第一项罪名是陆路交通法令第44(1)(a)条文。第二项罪名则是陆路交通法令第44(1A)(a)条文。这两项罪名都是针对司机在醉酒或是毒品的影响下,无法正确控制车辆,导致死者受伤死亡。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关于醉驾这回事。
在马来西亚,法医解剖得最多得案件就是交通意外死亡的案件。遗体送来法医部之后,警方会开出解剖请求书,要求法医为遗体进行解剖,找出死亡原因。另外,在解剖请求书上,警方还会特别注明,要求法医在解剖过程中,抽取死者的血液和尿液。死者的血液和尿液将会送往国家检测中心进行酒精和毒品检测。这说明,酒精和毒品成分在警方的调查非常重要。
其实,今天的陆路交通法令是属于修正法令。在2019到2020年期间,我国发生了多起酒驾导致死亡车祸的案件。情况严重,让政府开始检讨陆路交通法令。时任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于7月2020年在下议院提呈陆路交通法令(2020年修正)法令。之后在同年九月,该修正法案在上议院获得通过,10月23日正式生效。
2020年的陆路交通(修正)法令和未修正前,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有多处不同。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和酒驾相关条文的不同之处。
首先就是体内的酒精浓度。究竟酒精浓度多少才算是醉驾呢?
酒驾刑罚
根据陆路交通法令第45G条文,在未修正前,体内酒精限额100毫升呼吸中不超过35毫克酒精; 或100毫升血液中不超过80毫克酒精;或100毫升尿液中不超过107毫克酒精。陆路交通法令第45G条文,在修改后,体内酒精限额100毫升呼吸中不超过22毫克酒精; 或100毫升血液中不超过50毫克酒精; 或100毫升尿液中不超过67毫克酒精。大家可以看到,法律所接受的体内酒精浓度大大下调了许多。
这里要提醒大家,若被警方要求进行酒精呼吸检测,或是提供血液,尿液,务必要配合警方。根据陆路交通法令第45C (6) 条文任何人若无合理理由而未能提供样本,即属犯罪。一旦定罪,可被处以不少于1000令吉及不超过6000令吉的罚款,及监禁不超过12个月;若是第二次或随后被定罪,则可被处以不少于2000令吉及不超过1万令吉的罚款,及监禁不超过两年。
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酒驾的刑法。修正后的法令,酒驾刑法当然加重了许多。在未修正前, 因酒驾导致死亡车祸,司机一旦被定罪,最高监禁10年不少过3年以及罚款不少过8000令吉不超过2万令吉;驾驶执照被吊销不少过5年;如果再一次犯错,则吊销执照10年。2020年陆路交通法令修正后,因酒驾导致死亡车祸,司机一旦被定罪,最高监禁15年不少过10年;罚款不少过5万令吉不超过10万令吉;驾驶执照被吊销不少过10年;如果再一次犯错,则最高监禁20年不少过15年;罚款不少过10万令吉不超过15万令吉;吊销执照20年。
酒驾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所以奉劝大家喝酒后不开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