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拉斯村与巴素村村民在以长竹封路、力阻伐木活动。
本德拉斯村与巴素村村民在以长竹封路、力阻伐木活动。

在通往彭亨州本德拉斯村(KAMPUNG PENDERAS)的路上,看到路边停著台小罗里,还有正在向车主售卖胶丸的原住民妇女。好奇下车打招呼,方知目前胶价并不太好,从去年每公斤约4令吉跌至目前的2令吉左右,割胶工人的收入大幅度下跌了。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即便是居住在彭亨州山林地区的原住民,也会无可避免地受到外在市场价格波动所影响。但在大型的森林开发计划与种植业蓬勃发展下,他们却可能连世代相传的传统领域(TANAH ADAT)也保不住。

在声声推动改革、改变的当前政治局势,原住民却要面对基本资源不足或随时会被剥夺的问题,著实为我国社会不得不关注的讽刺现象。

2013年公布的《原住民土地权益报告》显示,我国原住民的土地权时常受到行政管理的限制,种植与森林开发也对他们目前的生活范围带来不是赔偿金所能弥补的影响。

大马人权委员会已著手调查我国原住民所面对的土地问题。全权管理原住民事务的原住民发展局(JAKOA)无奈地向人权委员会的调查人员表示,现有法令规定导致将原住民保留地列入宪报的过程困难重重。因为原住民发展局是联邦政府的管理单位之一,但土地事务则在州政府的管辖范围内。

据悉,有关报告在去年8月已经被人权委员会直接提交予首相署部长拿督刘胜权,希望内阁能够正视此事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律师公会尔后曾批评,此举将剥夺了国会议员在国会辩论原住民问题的机会。而内阁至今尚未回应此事。

本德拉斯村的原住民就面对了传统领域已经被侵蚀的问题。他们与邻村巴素村(KAMPUNG PASU)之间有一片土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伐木活动,约150公顷的土地正在消失。他们猜,这片土地未来可能被资本家用来发展种植业。为此付出代价的是,他们会失去长期进行种植与采集的“果园”。

村里的社运分子沙菲益批评,批准这项伐木活动的相关机构并未事前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当地村民是在运载树桐的罗里频密驶过村子的主要通道,才知道有关伐木活动已经开始。

力阻伐木业入侵

其中23名原住民已经针对伐木一事前往警局报案,另外森林局对原住民的呈书抗议也一直没有给予回应。上个月10日,这些村民终于愤而以长竹封路,力阻伐木业持续进行。

他们的诉求只有3项,即有关单位必须立即停止伐木、为他们所面对的损失进行赔偿,并且承认这片土地是原住民的传统领域。

我国在2010年被列入宪报的原住民土地共有约2万671公顷。但根据2013年大马人权委员会的《原住民土地权益报告》,这批土地自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之间只增长了0.02%。

2010年至2015年的《原住民发展局策略蓝图》提供我们的数据却显示,原住民人口从1991年的9万8494增长至2010年的17万8197,高达约45%。1954年《原住民法令》允许州政府将特定土地列入宪报,使之成为原住民保留地,也允许州政府以各种理由将之取回。

除此之外,行政作业上的疏失也导致已经获得州政府批准的土地,还有约9788公顷尚未正式成为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土地权益报告》指出,那是因为涉及单位并未准备好地图或相关文件所致。

这些土地部分早在1960或1970年代就已经获得批准的。

在世界各地,国家的土地分配与原住民权益始终都是场不容易处理的拉锯战,但既然我们找出了部分问题所在,是否能够进一步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呢?

投诉过程繁琐 引发官民冲突

一次在隆雪华堂活动中,接触到来自金马崙高原的原住民。这名原住民哀伤地表示,当他们就传统领域变成房屋业发展用途而向官员投诉时,有关官员却反问他们:“你们是谁?你知道你住在谁的土地上吗?”

不健全的行政体制及“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不仅很容易制造问题,也很容易在问题发生时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官员的语言冲撞当场伤害了原住民的感受,使他们为之愤愤不平,但追根究底,1954年《原住民法令》只托付一个原住民管理单位全权管理原住民事务,即原住民发展局(前原住民事务局)。

从前文可见,原住民保留地的问题并不能直接由州政府的土地局来处理,它必须透过隶属联邦政府的原住民发展局来处理,这导致传统领域的申报过程必须辗转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变得复杂又麻烦。这也导致原住民对行政作业的缓慢或不合理表示质疑时,官员通常会认为原住民作为“受益者”,却不懂得对他们在繁琐程序上的“牺牲”表示感恩。当然这只是个例子,事情也许比想像中还要复杂许多。

原住民社会两难

本德拉斯村与巴素村村民在以长竹封路、力阻伐木活动以前,已经知道阻止伐木活动一事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伐木业者已经取得官方执照,村长也已经同意并签署了这项协议。这件事间接引起了村长与部分村民的冲突。

沙菲益说,当原住民向官方(或执法人员)提出抗议时,伐木业者或发行执照的单位却同时向村长施压。

该村村长虽是民选村长,但《原住民法令》第16条文的允许下,他随时可以被部长革职。遭革职的村长将丧失约800令吉的津贴,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换句话说,原住民的传统领域问题再不被解决,不仅会引起官民之间的冲突,村里也陷入人际关系紧绷的问题,使原住民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

森林如冰箱 树木价值代代传

原住民会为了小规模的种植而伐木,但通常只涉及小范围的土地,以进行橡胶树、油棕或榴梿、红毛丹、冷杀(LANGSAT)等果树的种植。因为能力有限,他们即不会砍倒大棵的树木,也不会破坏有食用或使用价值的植物。

因此,即使他们曾在这片被昵称为“果园”的森林里,进行过各种农业生产与采集,却未曾引起如此彻底的破坏,反观伐木工人不但清出了一条可以将树桐运载到村外的道路,也已经将部分土地铲平,作为标签与存放树桐的空间。

现在聚集到这里、望著光秃秃的红土兴叹的本德拉斯村与巴素村村民都说:“这里就像我们的‘冰箱’,但有些人却只看到钱而已。”

那些被伐木工人排列在一旁的树桐,几位村民都能够直接辨识,并推断出哪些是柳按木(MERANTI)、哪些是摘亚木(KERANJI),甚至是路旁的植物,哪些可以用来做腌制食品、哪些可以用来当作仪式治疗等用途。

我似懂非懂地做著笔录, 脑子里只想著:总得要有人来系统性地整理他们的山林知识吧,那可是代代相传的智慧啊。

伐木活动破坏原住民历史记忆

本德拉斯村距离市区不到10公里,虽然路况不太好,但至少是可以直接开车抵达的原住民村子。目前村里共居住著700多位村民,主要都是嘉户族(JAHUT)。

据先辈传说,本德拉斯的村民本不住在这里,而是居住在离市区更远的山上,在二战日军侵略时方被集体迁到山下,以方面当时的政策管理与监督。

然而,这不仅仅是口头传说,即便是原住民青年也曾跟随父亲或村内的其他长辈,前往先辈过去居住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有的村民还在依赖先辈遗留下来的果树为生。

由于嘉户族的习俗是将家人的遗体葬在居住的地方附近,因此只要找到祖先的坟墓,基本上就有办法辨识他们家族过去曾经活动的范围。

塑胶盘当墓碑

但是一个外人要找到年代久远的嘉户族坟墓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没有华丽的墓碑,只有一个不会被腐蚀的塑胶盘或瓷器当作标志。

因此伐木活动不但带来生计方面的损失,祖屋土地上的树木被砍断了,也断了原住民族的历史记忆。即使发展在所难免,但我们能否至少对那些曾经居住在我国土地上的先民,给予基本的敬意与尊重?

建基督教堂多波折 无水电闹上庭

巴素村村民曾于2007年入禀法庭,控诉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拒绝为该村基督教堂提供自来水与电源。

实际上我国各地的原住民都曾就原住民土地或基本利益等问题带上法庭,通常是在寻求解释不果又求助无门的情况,只好透过法律管道进行申诉。

巴素村基本上共有约500名居民,和本德拉斯村一样多为嘉户族。自2000年开始这里便有约70人开始信奉基督教。2003年他们为教友建设小教堂,却受到土地局的警告,认为他们擅自建设有侵犯国家领土之嫌。

新闻档案显示,有关教会在2006年被地方政府摧毁。不过,在嘉户族基督徒向当时的首相敦阿都拉巴达威投诉后,却成功获得了3万5000令吉为有关教堂进行重建。惟地方政府始终以有关建筑建在未被列入宪报的土地上为由,继续拒绝提供水电服务,一直到2010年。

因此基于水电供应恢复,该村村民于2011年撤销控状。但万一水电服务再被中断,他们依然会重新入禀法庭申诉此事。

以民为本仅口号?

值得一提的是,法官拿督莫哈末阿芬迪阿里在听审时表示:“这不是水电供应的问题吗?既然政府一直说‘以民为本’,所以就给人民吧,为什么还要上法庭呢?”

阿芬迪阿里所说的“以民为本”,正是国阵政府的口号:“以民为本,绩效为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观音洞因遭河水倒灌而发生闪电水灾,水深约3尺。(何有明提供)

怡保下豪雨多处淹水 观音洞水深3尺10余香客困水灾

阅读全文

小车祸引发纠纷 男子被围殴受伤

阅读全文

19年前救起溺水华裔男童 退休警察成功再续前缘 

阅读全文

娱乐场所发生争执斗殴 印尼船员1死1重伤

阅读全文

待宰牛脱缰 大道上乱窜

阅读全文

大马是个好地方 有机会将多来

阅读全文

【国会政事】悬峙议会可避不可避 奇数议席免“悬峙”危机

东方脉动

5月13日,登嘉楼撤换州务大臣,却引发起原任大臣拿督斯里阿末赛益率领2名同僚退出巫统,登州政局陷入动荡,但在国阵高层领袖...

阅读全文

假期出游首选购物中心? 商场侵蚀家庭价值

东方脉动

说起周末或公共假期的最佳消遣地点,你是否第一个就想到集合冷气供应、售卖各种商品与食物的店铺、甚至各种娱乐设施的购物中心呢...

阅读全文

华小学生的精神健康 期望过高把孩子逼向悬崖

东方脉动

根据每5年进行的国民健康及发病率调查(NHMS)显示,我国在2011年有多达20%的儿童及青少年受焦虑、压力及抑郁的负面...

阅读全文

马大系院重组尚未明朗 内外引反弹 重组计划多变数

东方脉动

3月28日,本报以独家头条报导了马大中文系很可能在系院重组的过程中惨遭降格之事,引起各方哗然,也让马大内部策划的重组之事...

阅读全文

505大选后检视 505一周年 朝野偏离目标

东方脉动

被誉为我国史上最激烈选战的505第13届全国大选,选后至今一周年,我国的政治气候与民主进程却似乎仍在原地踏步,并未因为5...

阅读全文

马新友谊桥落在何方? 经济号角催建友谊桥

东方脉动

马新两国依赖柔佛长堤及马新第二通道互通,带动双边的经济、文化、工业和贸易等发展,两座因历史及经济考量建造的大桥,如今出现...

阅读全文

华大伟组屋的去留 让路发展 老组屋社区瓦解

东方脉动

我国独立初期所建造的怡保华大伟组屋,被视为政府早期照顾弱势族群的丰功伟绩,但如今政府却议决拆除,除了扼杀当年政绩以外,也...

阅读全文

数码学校利与弊 数码教学新时代 课业表现掌上追

东方脉动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如何妥善运用科技产品改进教学品质是各国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已经不算是新名词的‘数码学校’概念也逐...

阅读全文

文化遗产与保存实践(下) 社区发展 文化磐石

东方脉动

文化遗产的保存工作如果仅限于旅游及观光目的,时常就会因为要积极吸引外国游客,而忽略了居住在那里的当地人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他...

阅读全文

文化遗产与保存实践(上) 建设生态文明 迈向永续发展

东方脉动

何谓文化遗产?相信这个词汇对许多我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2008年,槟城及马六甲两地古迹区成功入榜于‘世界遗产名录’,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