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诗人陈强华近日遭台湾诗人鸿鸿于面子书上揭发其抄袭行为,陈本人立时出面道歉,有人出版社也第一时间宣布其新诗集《烂泥》不上架。但陈于声明中强调“向我的读者道歉”,将抄袭二字打上引号,并解释成是“不知觉的影响”,“偷龙转凤”或“消化不良”的“类化用”和“拼贴”,给人强辩硬掰的印象,实乃不明智之举。唯他既已承认要为其“不耻行为担当”,并退回海鸥文学奖新诗组首奖的奖金和奖座,而鸿鸿也随之撤掉面子书的相关发言,对陈个人的声讨当适可而止。

反倒是一些为了挺陈的人在网络上的谈话让人瞠目结舌。例如一个名为《记号》的面子书网页,就有人大声疾呼在批判之余勿忘“温和兼容”,因为“犯错者即使是有心还是无意,不代表其就能刀枪不入毫发无伤”。

就留言的作者而言,一般人在得悉抄袭事件以后之所以持“正义”的声讨姿态对待陈,是因为他们和后者“并不相熟”,甚或“抱有偏见”。言下之意,若涉嫌抄袭的是自己“惺惺相惜”的文友,只怕无法如此决绝。更提到陈同时也是老师,育才无数云云,不该受此对待。把事情的公私性质混为一谈至斯,无出其右。

纵使如此,这位留言者的话仍有其一定的道理。例如活在当下的马来西亚,我们很难对无日无之的贪赃枉法或剽窃造假的行为感到麻木。去年,《星洲日报》遭揭发大量抄袭社论,总主笔罗正文因此去职以负起全责。这一事件引来众多读者强力批判,但好些和罗君有交情的人虽感到错愕,基于私人因素却选择不发言,在情在理,并无过多可争议之处。

涉及阅听人公共利益

然公私不能混淆。若有人因此而指责批判《星洲日报》盗用他人社论的读者为“嗜血”、“以正义者自居”、“怀有恶意”,甚至“企图消灭得来不易的中文报业”,不但模糊了问题的本质,更突显乡愿之可怕。社论抄袭事件中,捍卫《星洲日报》的人最惯常用的理由是“在这个国家办华文报很辛苦,不要伤害它”,却忘了拥有这份报纸的是一个业务遍布东南亚,香港和美加的世华媒体,绝对不存在财力和能力的问题。即使是报份少而仍在挣扎求存的《东方日报》,也断无因“资源不足”而剽窃他人文章的理由。

有人因私交而选择不公开谈论罗君涉嫌抄袭社论一事,无可厚非;但具有公共组织身份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编辑人协会始终对《星洲日报》的可耻行为不发一言,尚有人欲“动之以情”,营造温情或悲情舆论试图阻止外界继续探讨华文报更深层的问题,足见本国华社虽严厉检视从政者──特别是政府官员──的舞弊行径,对待华文文化界却另有一套建基于“情理”的标准,看著网民们继续深入探讨相关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可能效应,并不以公民社会的合理要求对待,反视之为“在伤口上撒盐”或“伤害华社”的举动,似乎批评者错在敦厚不足,恶意有余。

在我看来,温和兼容的要求,或可以用在陈强华的文友们身上(虽然他们对此也该有个起码的公开立场),却不能加诸于一般的读者和大众,因为无论抄袭,剽窃甚至误读别人的文章而大作文章,皆涉及阅听人的公共利益;选择批判者,无论高调或低调,也不过在行使其社会权利而已。除非在批判之中置入劣质的人身攻击,则另当别论,但就我所观察到的,来自台湾和本国的批判,并无对人不对事的现象。

诚如面子书上一些人所言,陈抄袭行之有年,最后却在新诗集面世的关头被一位台湾诗人揭发,突出的是马来西亚本国文学界欠缺监督的风气和机制;而理应有一定代表性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事发以来始终保持沉默,给人一种“文人相护”的印象,于马华文学的公信力无疑是当头棒喝。

过去这几十年,马来西亚华裔作家的确在海内外累积了一定的成果;而在东南亚一枝独秀的华文报业也确实让国外好些同道另眼相看,但一个说不出口的尴尬是我们始终被视为是南洋那位等待资源接济的“穷亲戚”,所以才有一些中港台文化人对马来西亚华文报惯常“转载”他人文章和报导“网开一面”,“予以同情”。鸿鸿本身在面子书回应读者的留言之时,也免不了尝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虽然好些中港台文人作家碍于《星洲日报》的情面和舞台,于《花踪》之类的文学大拜拜亦不免感到却之不恭,而前来共襄盛举。

不幸的是,这两个领域都相继出现抄袭和剽窃行为。我国华社如果不再从公共议题的立场出发,严正看待类似的事件,而一味乡愿地寻求“谅解”、“温情”,甚至指责批评者怀有“伤害华社”的不良意图,最终赔上的是整个华文报业和马华文坛的信誉。届时从报界到文坛,抄袭剽窃蔚然成风,听到什么“马来西亚是华文世界的奇葩”之类的盛赞也很难不脸红了。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为闪避路人紧急刹车酿祸 摩哆骑士摔落路面惨死

阅读全文
台湾宝林茶室信义A13店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停业。(图取自台湾中央社)

【宝林茶室中毒案】再添一死 大马籍工程师抢救一个月不治

阅读全文

新房变“灵堂”!男子花368万买房 一开门见陌生人遗体放在地

阅读全文

抵挡不住杯葛潮或市场低迷? 浮罗山背KFC暂停止营业

阅读全文

朝野互动 引人瞩目

阅读全文

【LIVE】新古毛补选提名(国盟)(报导:李素雯)

阅读全文

对迷恋世界大学排名榜的一些省思

名家

想像一间大学,在讲师教授引导下,城市规划系学生参与校园的建筑规划、商管系学生在校园里开店做生意、法律系学生负责草拟制定校...

阅读全文

迦玛:民主政治不敌烟囱政治--大选验证烟囱政治系列(十一)

名家

6月21日,在马六甲兴安会馆举办了一场公民论坛,题目是“第13届大选后,种族政治还有未来吗”?我、评论人陈亚才、黄进发和...

阅读全文

古元佑:人生总有一“失”

名家

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乃至“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人生也总有许多的意外。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是准备不来的,我们都...

阅读全文

蠢人无敌,我们不敌

名家

治安不好人人皆知,报纸只是善尽报导之责,果真新增了灾难版也算不上是它们的错。但过滤新闻、报导不实、自律过甚、倾倒权贵、扭...

阅读全文

我们需要怎样的语言观?

名家

《东方》继邱李论辩之后,近日又见邱旁论争,辩题为“舞狮”是否可作名词。邱君主张“舞狮”为名动兼类,而旁君则认为“舞狮”纯...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究竟是谁的“规范”?——谈大马华语华文规范化工作

名家

正如我在第一篇谈“舞狮”的文章末尾提的,“狮子舞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句子的问题性质已不是语法学或者词汇学;当这个句子出现在...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再驳斥邱克威

名家

邱克威7月13日的文章,仍然不可一世,目中无人。我在这里恕不客气地批评他只会狡辩,然后搬出一大堆参考书,自圆其说一番。邱...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风采

名家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从1819年槟城五福书院的创立算起,至今已近200年的历史。在这近200年的风云激荡岁月里,马来西亚的...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大马华人姓氏初探

名家

在一文中,笔者曾略谈此两种资料的作用,它们无疑是了解地方籍贯和姓氏分布的最佳工具。事实上,类似的史料还有一些,如缘捐名录...

阅读全文

杨善勇:遭殃的是医药体系

名家

2013/2014年度国立大学的新生录取名单公布之后,乱象毕出,一如既往。仅仅马青教育局就接获了361宗上诉个案,当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