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被捕,身陷囹圄,磨蹭拖沓,经历漫长的扣押,前新加坡三巴旺议员谢太宝先生终于被释后不久,接受《新闻周刊》杂志的访问,询及漫长的扣留岁月里,他所经历的最可怕的经验;当时年已58岁的谢先生回答:

“当我单独被囚,独自关在黑房,和往常的大不一样:全黑,寂然。里外互不相通,看不到对方,也听不见彼此。政治部的官员恐吓我说,一般人关上几天就彻底失常(totally insane)了。有个晚上,我听到隔墙有人猛踢我的牢房,我想那人恐怕真的疯了。”

记者Ron Moreau继问,那么,黑暗之中,你怎样稳住自己?谢先生说:我自言自语,我提醒自己,如果我不能积极应对,我必然就会崩溃了。我想起先辈苦痛之不堪,有的瞎了,有的残疾,相对地说,我经历的微不足道。

谢先生这一席言,或许是受自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的启示了:“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独立思考不容忍

但是,司马迁的举例,是千年之前苦难的旧案。我们很难想像,世界文明发展到了20世纪,仍有谢太宝先生的咄咄怪闻发生。难得的是,谢先生随遇而安,问及是否心存嗔恨,他说:吾无私怨,唯恶政策。政若不公,满城受害。(But I have no personal grudge againstanybody because my main concern is[government]policy.If the policy is unjust or inhumane then other people will suffer,too.)

气度、格局和怀抱的大愿,由此都看出来了。但是,经此一劫,那个社会,到底怎么对待个人的奇思、异见和独行呢?谢先生应答出狱之后的人情世故,轻写淡描;但是,从中读者必能感受当中的微妙之处了:

零零星星的朋友来电。政府一再指控我是共产分子,也许让他们对我另眼相看了。(I've received some calls from friends but not too many.The government has been alleging for so long that I'm acommunist that it may have affected people's minds.)

不论谢太宝先生之罪,旨在示儆,还是确有其事;由此可见,独立思考和创意之道在那里之不行。拘捕谢太宝先生,将之长期扣押,或许可以赢得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和谐”,然则,长远而言,此事何益?

我们设想,就算谢太宝先生乃是共产的地下党员证据确凿,对待他,当该如此吗?

政府是否另有替代的方案,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后辈之徒,显然没有思之这些;评及谢太宝先生前后一系列冤案,人云亦云此乃成功的代价云云。

国家成功如何评?

说实在话,界定国家的成功,社会的进步,断然不只是国民收入的高低。不过,经过李光耀式的精明计算,一切都是成本,那么,唯有效益的大小可以用作评估决策的优劣。

那么,相较谢太宝先生个人的青春,和新加坡的发展,怎么选择,还不清楚吗?不啻这样,推到极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然也无可厚非了。可是,这样的富有,其实是建立在失去的恐惧之中。

当然,当权之道,谁不如此?新加坡的冷藏行动,和马来西亚的茅草行动,是一脉相承,师自同一祖先的。

事成以后,则不当一回事。谁还记得谢太宝先生之前,谢太宝先生之后那些一言难尽的档案?

因为这样,细读网上介绍《白色风暴:新加坡的新仇旧怨》的文字,援引谢太宝先生的那段话,犹是伤感:“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在监狱中度过了,没有审判。女朋友也跑了,错过了结婚、错过了组织家庭的机会,现在,我老了。”

1941年生,谢太宝先生年过七旬,已是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

再过一届大选,他将是上一代的耄耋,不得不认老了。到了这般年纪,我想,也确是应该为他平反一生的清白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告别李光耀,新加坡继续前进

名家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一代巨人终于走了。3月23日凌晨不断收到微信报导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老先生仙逝消息。不知为什么,当时我没什...

阅读全文

孙和声:难以动撼的美元霸权

名家

说到美国,常使人联想到霸权(Hegemony),这个人口只有3.2亿的大国,不但是个军事霸权,也在语文、学术、媒体与美元...

阅读全文

谢诗坚:解读习近平的“中国梦”

名家

2012年,当习近平出任总书记不久后,他在带领政常委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览现场时,提出了“中国梦”。其核心...

阅读全文

大马进入“新政治联盟”时代?

名家

我国政治将进入由民联和国阵重新组合的“新政治联盟”时代?民主行动党元老兼振林山区国会议员林吉祥说,民联三党因为伊斯兰党在...

阅读全文

温啸竹:大马华人的人格分裂症

名家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后,无论网络,还是平面媒体几乎对李先生吹捧到底。特别是住新山,长期浸淫在岛国电台电视台节目播放中的...

阅读全文

消费税苦了人民

名家

消费税(GST)的落实,肯定苦了一般人民,尤其是一般受薪阶级。自从政府不再津贴汽油之后,来了销售税及服务税,无形中产生了...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中国模式与西方

名家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政治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肯它的认为它有可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非西方的另类选择;否定它的,认为它是一...

阅读全文

杨善勇:伊刑法转移国家的聚焦

名家

这个国家的议题,兜兜转转,反反复复,走在一条老话,也走向一条死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皆不例外。诸如前央视记者...

阅读全文

孙和声:相对经优政劣的大马

名家

有道是,不比不知道。在这个盛行比较的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许多机构也编了各种各样的国际比较排行榜,以供参考比较。对先进、中...

阅读全文

伊刑法关谁的事?

名家

虽然面对外界的一片争议,吉兰丹州议会依然成功获得全数44位州议员的一致支持,通过了《1993年吉兰丹伊斯兰刑事法典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