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的教育基础所在,似乎是在报告。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王仕发披露,校长需要呈交的报告约有70多项,教师的部分也有30多项;大家都忙著不断输入报告。

遵奉报告之名,清晨到校,不是专心教学,不是运筹行政,不是规划未来,而是赶在每天早上9时上网呈报师生当天的出席率;如果缺席,则需一一填写缘由。仅此一项,见微自可体会非常的心力交瘁。

此事说来,当然不是王仕发个人的感受,网络流传“木可老师”的公开信所写,也正是这么一回事:“今天,老师们还是必须上网填写e-Kehadiran,e-Sarana,e-Operasi等等,如此e来e去,老师的颈椎也呈‘e’字形了。”

偏偏一个个新建的系统和旧有的系统之间,往往互不兼容,同样的数据,N次重复。一旦上层换了,系统随著转圜。年年月月,层层叠叠,南中国海两岸的老师全累坏了,何独木可老师一人呢?

不仅这样,为了应对畸形的政令所需,学校唯有被逼造假,从而满足县教育局“预测小六检定考试100%全科及格率”的指标。如此“一个都不能少”的指示,当是唯一的教育之道吗?

林林总总,皆是旨在完成100%的目标。雷霆万钧的识字和算术计划(LINUS)自然也不例外。当下也有老师透露:官员要求规定三年级学生须100%及格。否则一再重考,直至及格。

是的,管理学引入量化(Quantitative)之后,数据成为检视是否达标的关键指南了。是以我们也从木可老师口中,听到成绩精益求精的咄咄怪闻:每个学科的得分都要比上一次考试进步。要是这样,体育部长不知如何评估李宗伟的表现?

好玩的不限这些。教育部还有良师益友(Mentormentee)的交流:级任老师每月需和班上学生双向交流。用意或许是一流的,可是,我们是否顾及了实际的教学时间最终所剩无几?

新格式“U-TURN”?

此外,木可老师说:“每月平均十多个牵涉到教师的大大小小会议,回来后要进行校内培训、要写报告、要成立工作团队(也就是你们说得很爽的TASKFORCE),几十个新的文件夹要开档填满…”

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经磨练,老师学乖了。既然活动指定书面报告需要附加至少4张照片为证;数码相机唯有不设拍摄日期,同一照片自然可以一拍多用了。

可是,经年累月,大家都对神圣的教学,意兴阑珊。有资深的校长和老师,甚至因此萌生提早退休的念头。既然这样,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完成《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的千秋大计?

如今UPSR的新格式总算现出真身了,小六的英文考卷一分为二:划分理解和书写两个部份。这么一来,国民型的全体考生,2016年开始总要需要备考8个科目。教学之重,一目了然,迨无异议。

但是,这是最后的定案么?尽管如此,理解马来西亚特色的教育设计,“木可老师”在信上不禁提问:“含羞答答”、千呼万唤始公布的小六UPSR会考新格式……新格式到底会出现几个“U-TURN”?

如果确有踏实地报告上陈师资的资历,学生的能力,为何所有课题仍在兜兜转转。拉拉扯扯,纠纠缠缠?结果,小问题升级为国家的大问题,没问题沦为历史的老问题。

可是,面向这一匹布长的困窘,从那些年,到这些年,教育部的模式、招数,乃至领导的回应之道,都是老式的,一再轮回在“小问题-没问题-老问题”的眩惑之中。

既然这样,由此可见,一篇篇十万火急的奏章,一本本遵令书写的报告,不过是粉饰太平的表面文章。微臣当年报告英语教学数理的不吝溢美之词,不也是这样呢?最后底牌一开,满目疮痍怎么遮掩也瞒不了。

苦涩的教训,仍然历历还在眼前。可惜,朝廷从来不曾汲取,还是继续按照连篇累牍,钜细靡遗的“报告”制定教育的方向。但是,谁能解答“木可老师”的不解:

“为何整个教育界却都埋了头做鸵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气象局:多州料今起一连3天雷暴雨

阅读全文
赛佳轿车车头严重损毁,车上一家三口受伤入院。(柔消拯局提供)

休旅车与轿车迎面撞  女商人当场夹毙

阅读全文

老翁倒地3天散发恶臭 白布一盖突睁眼“复活”

阅读全文
立峰大马(Pheim Malaysia)创办人陈俊贵博士

照片来源: 公司官网

连续两年荣膺EPF最佳外部经理 “亚洲巴菲特”陈俊贵有多厉害?

阅读全文

怡保狂风暴雨闪电水灾

阅读全文

气象局:今起3天雷暴雨【东方头条】2024-6-7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且说政道与治法

名家

被称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牟宗三,在1960年出了一本《政道与治道》的书,书中认为,中国的治道,在以前便发展到了最高的自...

阅读全文

陈锦松:圆一个独立大学之梦──南方大学的重托

名家

南方大学学院25周年的感恩晚宴,9月25日首次踏出位于马来西亚最南方的城市柔佛新山,选在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位于吉隆坡的隆...

阅读全文

珍惜大马电影成就

名家

我是看迪斯尼电影长大的(当时,我最喜欢的电影仍然是《丛林之书》),偶尔也看迪斯尼以外的影片(例如《飞龙》)。但我喜爱的第...

阅读全文

谢诗坚:“民联”重蹈周而复始宿命?

名家

反对党阵线不论怎样改名字,到头来总是在一波三折下,面临瓦解或分裂的危机,例如独立后(1957年)的“社会主义阵线”(社阵...

阅读全文

政客叫嚣,笑话不止

名家

“召见中国大使”一案,沸沸扬扬兜转了五天,根据华裔新贵部长的说法,大马内阁以“不认为黄惠康大使干预内政”为由,结束了这一...

阅读全文

孙和声:单一源流教育,谁说了算?

名家

在今年的“马来人尊严集会”(916红衣人集会),出现了一个吊诡的现象:集会者一边高喊维护联邦宪法,可又同时提出消灭多源流...

阅读全文

迦玛:大马榴梿征服东盟博览会

名家

九月末的南宁细雨绵绵,为2015东盟博览会蒙上一层淡淡的期待。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最长的主干道——民族大道,伴随东博会...

阅读全文

杨善勇:小学华文教学拔苗助长

名家

这个国家的教育课程,浅见以为,确是超乎我们的想像之外,乃至首相署部长魏家祥前不久在面子书公开痛批,令公子2015年报考的...

阅读全文

中共与苏共对马共的影响──试论《中共与苏共联合书面意见》的争议

名家

学界有个通论,认为其中一个促使马共在1955年走出森林与英殖民地政府进行合谈的原因,是受到自1951年开始冷战和缓而出现...

阅读全文

陈锦松:访茨厂街冲击马中关系?──别让政客转移焦点

名家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于9月25日以“平常心”造访在吉隆坡市中心以华裔为主的商业区茨厂街(俗称唐人街),竟然可以引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