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马来西亚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环境灾难史。全国各地都充斥著以发展之名而发生的人为环境灾害:关丹的莱纳斯稀土厂、柔佛边佳兰设石化工业区、东马原住民因水坝工程,而森林与家园尽失、东西马各地原住民正在筑起路障,抵挡伐木商进入他们的习俗地伐木。

对受影响的居民来说,他们只能被逼搬离家园,或与危险的污染物共存,以身体来承受环境破坏的恶果,这就如彭亨州的武吉公满村民,他们的家园原是富有历史的黄金地,早在1898年,武吉公满的金矿已经开始被开采,至今的过百年里,金矿经历易手转让、改变采金方式,但自2006年,彭亨州政府批准持有土地的集团,以山埃来冶炼黄金后,村民的命运自此改变。

冶金方式危害人命

山埃,又名氰化钠,属剧毒,接触后如无妥当治疗,可夺人性命。它通常透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并会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功能。即使武吉公满的居民大力反对,但仍无法动摇州政府的决定,继续允许集团以危害人命的方式来冶金图利。

血肉之躯,如何能抵挡剧毒带来的祸害?有村民在冶金厂开始运作后,身体原来的轻微病痛,瞬间严重恶化。人仍正值年轻的青壮之龄,便要依靠轮椅代步,无法行走。

更多的村民陆续出现皮肤问题:身体出现红疹发炎,哮喘至无法呼吸。为了止痒,有村民在半年间,用了30公斤的粗盐来冲凉缓解,也有村民因痕痒难止,以炙热的烟蒂往痒处烫下,以痛抵痒。在无数无眠的夜里,他们以身体的痛楚,最直接而残酷地体验著开采计划是如何害人至深。

然而,伴随著痛苦的,不是妥协与屈服,而是明知前路难行,仍选择艰苦奋进的坚持。十年前开始的“反山埃保家园”运动的中坚分子,大都没有抗争经验,他们以前从事采矿与务农的工作,是安逸于乡村淳朴生活的基层村民。村民一步步摸索,以手写的方式,写出一份份的新闻稿和反对标语。方式简朴、用词直白,抗争的目的直接而纯粹,义无反顾,就像是刚离世的反山埃委员会主席黄金雄先生说的,“你做了就是有做了,你没有去做,就不知道结果。做了,有效果没效果,那就是后期的事了。”

提告打压言论自由

但是,对于从未参与社会运动的村民,要站在抗争的前线是谈何容易?每一步迈向强权的挑战,都必须克服内心的恐惧。在村里,他们要面对执政党马华的地方桩脚;对外,村民要应对舆论压力和行动以后的风险。

只是,有人来支援,抗争路上也就不孤单了。武吉公满的村民在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下,合力完成了各样的壮举,从搜集资料、进行污染研究、与官员陈情、向村民进行健康调查、甚至组织全国性的集会,一步步地把一地的议题,引发起跨地域的关注。

过程中,最大压力的莫过于是,金矿公司以诽谤罪名对抗争中坚提出起诉,这亦是环境运动中常会遇到的难题,私人集团针对抗争领袖和媒体作出提告,不管官司最后是胜是败,提告本身已经为村民或媒体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要是诽谤罪成,村民便要承受高额的罚款和堂费,这根本不是村民能力范围内可以承担的,因此,诽谤罪往往成为了打压言论自由的工具。所幸的是,被起诉的丘雪梨最后被判无罪,诽谤罪被驳回。法官认为这类的诽谤案,应把言论自由纳入判决的考量中,村民的发言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及保障。

为正义而战精神

这一场反山埃抗争历经十年,核心参与者的经历与感受,都详细收录在最近出版的《黄金十年——反山埃冶金斗争史》一书中,这本由陈慧思编撰,结合参与者访问与新闻资料的记录,把十年以来的斗争片段拼凑起来。

发生在武吉公满的事未必久远,但在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的时代,再曾经轰动的事,人们仍会快速遗忘。只有把前人的反抗记录下来,书写出来自底层的民间历史,让后来者记取,权利并非必然,那是前人争取而来。

当年参与的村民有的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为正义而战的精神,而背后包含著对于家园与社区的爱。我在想,这十年过去,当年村里的小孩也已经成为懂事的少年,他们定必为过去站在抗争前线的长辈而自豪。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不只是两任的国家元首

名家

1983年7月,为吉打苏丹阿都合林登基银禧周年撰文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到吉打王朝的历史,包括吉打王朝首任统治者M...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刘华才:提升报考华文科刻不容缓

名家

接近年终又是各项政府考试陆续登场的时候,就有报导指,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的华文科考生人数已经连续3年不超过300...

阅读全文

振兴美国经济

名家

首相纳吉出访美国被视为来届大选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部署,期望能够透过这次的官访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从而提升本身形象。纳吉与美国...

阅读全文

谢诗坚:罗兴亚人的悲剧

名家

缅甸虽是东盟的成员,但给人的印象是封闭式的。自从1962年尼温将军发动政变以来,就走所谓封闭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甚少与外界...

阅读全文

陈锦松:新加坡迎来住组屋的总统

名家

新加坡第8任马来族总统哈莉玛在社交媒体的“冷嘲热讽”中诞生,此次总统选举当选者是在没有其他候选人获提名的情况下自动当选,...

阅读全文

蔡志联:医疗行为也需要感恩心

名家

“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每天吃这么多药!”她开始发起牢骚。安娣来给我看内科病,可能是久病缠身的关系,人显得很抑郁。我展开她的...

阅读全文

庄仁杰:从罗兴亚人事件看华社

名家

罗兴亚人的事情在马来西亚华人圈子沸沸扬扬。对于同情罗兴亚人的文章(包括笔者的),许多马来西亚华人表示不赞同。针对这些现象...

阅读全文

孙和声:纳吉经济学的是与非

名家

最近,一位政治经济评论人(也是政治经济风险分析家)布鲁斯盖勒在新加坡的《海峡时报》发表文章,赞纳吉经济学(Najibno...

阅读全文

陈海德:希盟的孤儿诚信党

名家

诚信党可谓本国最诡异的政党,跟以往从伊党脱出的反对派不同,即非如前例般加入国阵,或在选举中伺机展露,但唯恐最终的结局却将...

阅读全文
1957年4月23日,林连玉先生以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副秘书身份代表秘书温典光,出席槟城学潮调查小组会议。

麦翔:槟城学潮开辟的道路

名家

1957年马来亚独立,槟城“1114”学潮也在那一年发生。这是巧合?亦或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据笔者所知,时隔一甲子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