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按耐不住,在3月22日(美国时间)宣布对中国进口的货品,主要锁定在科技、通讯和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半导体、电讯设备和电脑组件,约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1/8,涉及600亿美元(2310亿令吉),多征收25%的关税(钢铁类)及10%关税(铝产品类),用以惩罚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盗窃”。

美国是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进口美国的货项和款额进行调查后作出有关决策。所谓301条款是由美国自身发起对他国进行调查、磋商、裁定、实施、监督及执行的法律,它一度成为美国应对与别国贸易摩擦的“最后武器”。但在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后,美国发动单边制裁的事件明显减少(在这个条款下,美国可以对被认定有不公平行为的国家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报复性措施)。

就中美双边贸易而言,美国先后启动五次“301条款”,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的争端。因而在1990年美国将中国升级为“重点观察的国家名单”,也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及1996年4月共三次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301调查。后来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的协议。另外的两次是1991年10月引用301条款来解决美国产品入口中国受到不公平的壁垒阻力,而在1992年达成协议。

中美贸易逆差“失控”

最新的一次是在2010年(奥巴马的时代)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请求启动301条款来调查中国154家企业进口美国的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品。但中美双方的贸易差额始终是个大问题,也就由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台)的美国代表莱特希泽先发布声明指出,美国将调查中国产品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方面的政策行为是否不合理或调查美国在华的工业知识产权必须与中国分享的事件。

其实美国动用301条款的“调查结果”来对付中国的目的,是要防止中国成为制造业的最大国;尤其是中国声称要在2025年迈向制造的产品包括无人车、医疗器材、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他多项高科技产品,透过国家资助及产业保护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国。

特朗普似乎抱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公平的回报他对习近平的尊重,反而让中美贸易的逆差到了“失控”的地步,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究竟中美之间的贸易是怎样成长的?这有需要从美国前总统尼克逊于1972年访问中国谈起。

恢复贸易关系

在这一年,双方恢复贸易关系,但总额只达1288万美元(4727亿令吉)。到了1978年增长到9.9亿美元(38.11亿令吉)。当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互设办事处后,双方贸易有了更大的发展。从1979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4.5亿美元(94.32亿令吉)增至82.6亿美元(318亿令吉),年平均增长率为14.4%。及后从1993年的276.5亿美元(1064.5亿令吉)增至2001年的804.9亿美元(2294亿令吉)。

中国在2001年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从那一年开始,中美间的贸易总额已显示美国出现逆差,中国出现顺差,而且这个数目字正在不断扩大。在2005年时,中美贸易的逆差达到2022亿美元(7784.7亿令吉),十年后的2015年,双方贸易的逆差达到惊人的3671亿美元(1.41兆令吉),到了2017年则创下3752亿美元的差额(1.44兆令吉)。

总而言之,从1985年到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数共为4.738兆美元(18.24兆令吉)。为此特朗普认为这是“最大的不正确”,他要求中国必须在预定的时间内减少逆差额1000亿美元(3850亿令吉)。

虽然特朗普最终的目的是要逼使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差额大大缩小,但以现阶段两国的贸易量作比较也不容易在短期内缩小彼此的差距,例如在2017年时,中国对美国出口为2.91兆人民币(1.79兆令吉),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8.9%。

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为1304亿美元(5020亿令吉),占美国总出口额的5.6%。由上显示,除非中国向美国购买更多大型飞机和重工业产品乃至高端科技产品,要不然在一年之内填补1000亿美元的差额是不能办到的。

虽然美国商业部长罗斯说,他相信特朗普总统的这项决定,只会导入贸易谈判,不会引起“战争”。但中国也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承诺削减1000亿美元的差额,也就“以牙还牙”对美国的232措施予以反击,即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分别增加15%及25%的附加税,总值约30亿美元,主要是水果及肉类。

因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导致世界各国的股市惨跌,损失就在眼前。而如果贸易战真的打起来,中国和美国的许多厂家将会倒闭,工人也会因此失业。

霸权不适合中国

针对此事有学者形容中美已跌进“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历史典故是指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作竞争时,双双就面临危险,结果是以战争解决而导致两败俱伤)。

习近平在2015年访美时就否定有“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如果大国之间有战略误判,就会陷入陷阱,但他重申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并不适合用在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基因。

无论如何,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曼就预言双方会避免战争,若发生惨烈的贸易战,最后结局可能是中国成为胜利的一方。

与此同时,金融大鳄索罗则说,特朗普已在摩拳擦掌了。而特朗普也会利用其他课题逼使中国就范,如“台湾旅行法”,以便有筹码,向中国施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示意图

谁需要反假新闻法?

名家

大选即将来临,反假新闻法应该会通过,关键是谁需要反假新闻法的保护?这问题不难回答。这关键的把关,交给法庭来判断,什么才算...

阅读全文

特朗普大搞“企业政治”

名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中旬通过推特闪电革除国务卿蒂勒森的职位。当时蒂勒森在非洲访问,事先对本身被革职一事毫不知情。这件事...

阅读全文

陈锦松:林冠英唱响消费税之歌

名家

战场上两军交战,唯有出奇制胜,政治亦然。执政党与反对党在308及505大选后逐渐形成的两线制,来届大选预计将是进入关键的...

阅读全文
西方那一套叫做软实力,别人的则被称为刺人割伤人的锐实力,恰恰反映了中国的崛起是令人感觉得到的真实崛起。

孙和声:从中国锐实力谈起

名家

近10多年来,有关中国的各类文章书籍如潮水般涌现。各种倾向性评论也层出不穷。最新出台的则是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提出锐实力(...

阅读全文

内忧外患 马华给力老大

名家

大选愈近,马华愈多风雨。先是巫统急先锋纳兹里毫不留情地发表言论,中伤对建国及推动国家贡献功不可没的郭鹤年,接著指马华不代...

阅读全文

刘华才:请不要“荼毒”学生

名家

槟州首长林冠英日前在依达曼珍珠组屋2推介“人民补习中心”时,大会播放了改编自经典儿歌的《消费税之歌》。他也引领当地居民、...

阅读全文

谢诗坚:王岐山任重道远

名家

一直在面书及优管出现的王岐山因为负面讯息不止,造成外界的第一个印象:可能习近平会不得不忍痛将王岐山排在党政之高层。但在3...

阅读全文

美国政客是枪械暴力共犯

名家

美国是发生最多枪击案,造成最多人命伤亡的先进大国。2017年10月,64岁的退休会计师帕多克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赌城拉斯...

阅读全文

邵宝辉:郭鹤年何罪之有?

名家

近日,大马首富郭鹤年一度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先有争议性的部落客指认他资助在野党推翻国阵政府。随后巫统最高理事达祖丁警告他...

阅读全文

陈锦松:媒体无需向政府屈膝

名家

大众媒介是社会的公器,大选来临前,媒体是否善尽责任,秉承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为大选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两造创造一个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