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影视新闻的读者,相信会留意到,近期在电影聊天群组成为话题的“黑雪公主”和“黑美人鱼”。

白雪公主和美人鱼,是上百年来深入民间的童话故事,一个如此成功的IP,就像挖之不尽的金矿,当然要不断翻拍,赚一代又一代人的钱。只不过,迪斯尼近年来“黔驴技穷”,除了大同小异的歌舞场面,就似乎别无新招,只能在角色方面乱搞,不是白人角色换成黑人,就是硬塞不必要的LGBT(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元素。

比如数月前,许多大小孩引颈祈盼的《巴斯光年》动画片,最终通不过大马电检局这关,无缘在本地院线上映。有人推测,原因就出在一个不到两秒钟的女同亲吻画面。这个女同角色,出现的十分突兀,完全可以删掉而不影响故事情节。

另外一部深受儿童欢迎的动画片《小猪佩奇》,最近也开始在故事里加插了同性元素。这样的操作,出于何种动机?在相对保守的东方社会,此类内容属于“儿童不宜”,不是被删节就是被禁播,到时候会不会被套上“歧视性少数”的罪名?

这种趋势,和近年来西方的“白左”风狂吹,LGBT与有色人种的政治正确压倒一切,不无关系。

制片公司优先雇用LGBT编剧,刻意在电影中植入跨性别角色,或者把黑人、亚裔、南美等有色人种煮成一锅。仿佛不这样乱搞,就无法彰显娱乐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结果,白雪公主和美人鱼的“白”,忽然白得格外刺眼,非常政治不正确,必须让她染色。为了服务政治需要,别说肤色可以改变,连性别也可以错乱。

最近推出的美剧《睡魔》(The Sandman),更是把这种白左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剧里大部分角色,不是男同就是女同,“正常”的男女几乎不见踪影。康斯坦丁的角色,从传统男性变成女性,而且还是个爱上黑人女子的白女同。堕落天使路西法也是由男变女,另外还有一个“欲望之神”,简直就是雌雄同体生物;整部剧以大量LGBT元素,颠覆观众的三观。

为黑而黑

还有,万众期待的《权力游戏》和《魔戒》的美剧前传,也不约而同增添了许多和原著格格不入的黑人元素,纯粹“为黑而黑”,结果人物群像设计崩塌,对比大获好评的原作,显得不伦不类。无怪呼,影视论坛一片哗然,满地吐槽。

类似的风气,不仅横扫好莱坞,也渗入北美校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某幼儿园,教师以LGBT为主题的卡片指导儿童学习,其中一张卡片赫然是“爸爸怀孕了,妈妈真高兴”,让家长们大呼受不了。

在德国柏林,居然有一所幼儿园,专门为“同性恋幼儿”而设,目前已成功招收60多名学生。园长表示,教材中有“王子爱上王子”的“童话故事”,让幼儿了解同性恋的多样性。有德国媒体和人权组织表示兴奋,高度赞扬这是德国为欧洲多元化价值观作出的巨大贡献。

此外,早在几年前开始,即有美国学府在校园特设“亦男亦女”厕所,以照顾那些“性智未开”、不确定自己是男是女的孩子,同时以“学习尊重变性人”之名,让他/她(?)们有“选择性别和厕所的权利”。

更有一名美国加州同性恋亚裔市长罗达伦,于2016年颁布新法,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向12-13岁孩童提供包括口交、肛交的“性教育课程”,而且倡议“你不妨试试看,否则怎么知道你的性倾向”的教学方向,简直就是变相鼓励学生乱搞同性恋和滥交。

试问,幼儿从小被灌输这类非主流、颠覆常伦的观念,长期耳濡目染下,成长过程会不会变得滥交与性别错乱?两性关系混淆,伦理道德会不会一塌糊涂?

香港著名时评人屈颖妍,在《安能辨我是雄雌?》一文中就指出,欧洲如德国与荷兰等地,已逐步取消身份证上的“男性/女性”一栏,或者增添一个“第三性”(中性人)的选项。

这类措施,无非以“尊重少数”之名,行颠覆公众伦理之实;在白左群体的推波助澜下,性少数得以拿“平权”作借口,骑劫大多数人的道德规范。

盲目叫好

屈女士还举了香港的例子:有中学男生,公开挑战学校禁止蓄长发条例,声称校方允许女生留长发但男生不行,有违《性别歧视条例》,要求废除“不合时宜”的相关规定。

如果该男生获得舆论支持,成功挑战校方修改校规,那么,不难想像,今天男生可以留长发,日后为什么不可以穿裙?化妆?染发?

青少年挑战权威,常常会迎来舆论的盲目叫好,但其言行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却往往被忽略。一如当时年方十四的黄之锋,凭一口尖牙利嘴,被别有居心政客推到群众前面当先锋,成了乱港青年领袖,最终锒铛入狱,坏了大好前程,即是一例。

月前,《亚洲周刊》报道了一宗美国性别文化圈的丑闻。一个名为Eli Erlick的跨性别者,被揭发对未成年人胡乱发放非法药物,鼓励他们自行进行荷尔蒙治疗。

她之所以为大众所知,是因为她在13岁时,就接受了变性手术,是加州接受该手术的最年轻小孩。16岁时,她还成立了某LGBT组织,并获得高额奖学金。

药物风波被暴露后,有人站出来指责她强暴多名黑人少女,其中一名受害者公开经历后,受到维护LGBT组织的网络霸凌,最后自杀身亡。

一个从男生变女生,之后成为女同性恋者,还性侵女生,这样一个身、心、德、智都有异常人的LGBT,利用了政治正确的天使光环,在人间作乱。

类似这样的案例,只能说是西方社会的白左风气一手造成。这股歪风,通过影视节目与社交媒体,可以无孔不入的散播到世界各地,包括大马这样的东方社会。

本地的家长与师长们,要如何在不伤害弱势群体的前提下,以勇气与智慧,顶著“大爱社运人士”的舆论压力,去维护新生代的道德认知,以免西方的性别错乱在此兴风作浪,可说是充满了考验。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杜尔菲卡尝试拦截一名违规骑行的18岁青年时,不幸撞上中央分界堤,连人带车被抛飞,伤重不治。

新国陆交局官员因公殉职 原定下月婚礼惜成空

阅读全文

翻修住家为子女办婚礼 退休经理花光75万公积金

阅读全文

退休妇坠投资股票骗局 痛失474万积蓄

阅读全文

中国剧组医院拍戏 竟叫ICU外家属“哭小声一点”

阅读全文

麦当劳失欧洲“Big Mac”商标【东方头条】2024-6-6

阅读全文

男童无照开车 父亲被罚款

阅读全文

郭朝河:马哈迪该不该退选?

名家

就像第15届全国大选突然公布的消息一样,马哈迪宣布将参选的消息,相信算是大众意料之内的事。 但意料之内,是否也是情理之中...

阅读全文

周本兴:国阵的海报男孩会是谁?

名家

第15届大选即将开战,我翻一翻《孙子兵法》,字字珠玑,前6篇内容从抽像概念理论到后7篇务实作战,内容总共13篇,实为中国...

阅读全文

孙和声:民主倒退与威权复兴

名家

民主倒退与威权/独裁/专制政体的前进,是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的热点课题之一。这里也突显出西方学术界与主流媒体迄今依然跳不出...

阅读全文

谢诗坚:大选时伊党左右逢源?

名家

大选前夕,伊斯兰党终于表明它就是要喝两杯茶:一边是国阵/巫统的;另一边是国盟/土团的。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在主持党中央工委会...

阅读全文

林志翰:鼓励投票,而非怪罪选民懒惰不投票

名家

国会终于解散,大选终究要来临了。你准备投票了吗?知道要投给谁?或不投给谁?这些是我上周五在柔佛士古来一场由群议社举办的讲...

阅读全文

周忠信:元首的失望会否转为人民的失望?

名家

在首相宣布国会解散后,国家王宫发出文告指出,国家元首对国内政局失望,除了批准解散国会,别无选择。这不仅是马来西亚史无前例...

阅读全文

冯振豪——意外的改革者:安华

名家

希盟兼公正党主席安华,被支持者标榜为大马民主改革的推手,另外一方面,他又被敌对势力标签为“自由派”、“夹头侠”和“权力狂...

阅读全文

周本兴:扎希,有一个梦

名家

马丁路德说,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这被视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演讲,铿锵有力,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我...

阅读全文

陈锦松:承认统考,拷问三位党领袖

名家

由董总创立有48年历史的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在来届大选是否会被重提,是否会被炒作,是否会被关注?董总对各政党...

阅读全文

林卓锋:棒头一棍,鹰态不改

名家

美股在上周经历了自2020年以来最大涨幅的两天后,在美国周五公布经济数据之后,刚刚想抬头的股市,又一巴掌被狠狠的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