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的全名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英文简称是UMNO。它的成立是因为英国殖民统治者在1946年强行推出“马来联邦”(Malayan Union)。这是一个新体制,但是由英殖民宗主国决定的,马来苏丹只得按英国的安排同意推行马来联邦体制。

在这个体制下,没有列明各州马来统治者的地位,也没有马来人的“特别地位”。换句话说,英国安排的新体制是希望马来亚先朝向自治,而后再论及独立事宜。在此过渡期间,英国仍然全面操控马来亚的所有事务。

但是马来社会精英份子对英国人的独断独行表示不满,因而在1946年5月在拿督翁的号召下,共有41个马来团体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团结大会,抗议英方自行推出“马来联邦”政制。因为在这个体制下,没有提及苏丹的地位和马来人的地位,他们也对公民权的开放有所不满。

在拿督翁的领导下,大会通过反对“马来联邦”体制的实施,要求另行商讨新的体制,也宣布5月11日为巫统的成立日。结果在1946年7月成立一个由三方面代表参加的协商理事会。所谓的三方面即指英国、巫统及各州统治者的代表。

经过研讨后,一部新的体制草案在1946年12月提出,定名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在新的体制下,英国同意恢复各州统治者对伊斯兰事务有取决权,而且也规定马来人拥有“特别地位”(Special Position)。

为避免争议,英国同意在协定中列下“马来人的定义”,即信奉伊斯兰教、家庭保留马来传统和习俗,也能操讲马来文。

因为这个规定,从1948年2月1日协定生效起,马来人就为本身的族群寻找定位,以便被列为马来人而从享有特别地位。这就是为什么马来西亚所有的马来人都是伊斯兰教徒。

不过“马来亚联合邦协定”(The Agreement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也规定非马来人得申请公民权,除了槟城和马六甲的子民不必申请,这两个海峡殖民地的子民享有豁免申请程序。而新加坡也已被割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体制,继续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正因为华印族群对协定条文有所不满,也就在1947年10月在马新举行大罢市。

另一方面,槟城的华社在1948年12月通过槟州华人大会堂抗议协定之推行,进而通过槟城不加入“马来亚联合邦协定”,与新加坡一样,继续保留为英国殖民地。巫统主席拿督翁强烈反对槟城“我行我素”,并说槟城要不要加入联合邦协定应由马来人决定,而不是由非马来人决定的。

最后,经立法议会表决,15票反对槟城脱离联合邦,只有10票赞成,有关争议也就告一段落。

巫统转弱

巫统的成立也标志著马来人的团结已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宣称代表马来亚的所有马来人的政治利益,也由此拉开序幕。尽管,在这之后巫统有发生内讧,也有分裂,但都没有导致巫统转弱,只有在千禧年后才见巫统开始下沉。

举例来说,创党人拿督翁在1951年离开巫统,无法动摇巫统的地位。同样的,在1951年,部分巫统人脱党另立伊斯兰党,也一样无法动摇巫统的地位。

接著,在1963年,前农长阿都亚兹率其支持者离开巫统另立国民议会党,结果在1964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而后国民议会党也自我消失。

1969年因马哈迪在大选中落败,他直指东姑领导无力,致巫统在选举中受挫,因而促请东姑下台。马哈迪也为此付出代价,被开除党籍。

虽然在一年之后(1970年),首相换人,由敦拉萨顶上;而在1971年召回马哈迪,但巫统依然继续壮大。尤其是在1974年将巫统领导的“联盟”扩大成“国阵”,也收编反对党(即伊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砂人联党)加入。不仅没有削弱巫统的力量,反而突出了巫统一党独大的形象。

比较令巫统担心的是因1987年的党选,在东姑拉沙里失败后也发生官司案,导致党的大分裂。但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在1990年的大选中却扳不倒马哈迪领导的巫统,再一次印证了巫统是马来人的政治基石。1996年,东姑拉沙里率20万人回巢巫统,暂时结束了马来人的分裂。

但是在1998年马哈迪开除安华党官职,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也是始料未及的。在短短时间内安华竟能挑起“烈火莫熄”运动,其规模之大也属罕见。

他从峇东埔一路闯向吉隆坡,给巫统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威胁。安华也成功将伊党、公正党和行动党结合起来,向马哈迪的国阵发难。

也因为这样,1999年的大选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结果。在这一场较量中,伊党从中崛起,赢得27个国席和控制吉兰丹和登嘉楼州政权,成为第一大反对党,席位也比公正党(6席)及行动党(10席)为多。

伊党在胜利后,不是朝向反对党联盟路线迈进,而是逐步树立新形象,从民族主义路线转向宗教路线,给巫统的压力增多一道围墙。不过这一届大选所幸华人仍支持国阵,国阵才保持在国会2/3多数席的优势。

马哈迪作用

如果说,前面的五次分裂并不能击倒巫统,也不能反客为主,那么在千禧年后巫统却意外地往下沉。这与马哈迪在2003年退休大有关系。虽然巫统先是呈现“新人新气象”(阿都拉上台后在2004年的大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当2008年的大选时,国阵尤其是巫统失掉五个州政权,即雪兰莪、霹雳、槟城、吉兰丹及吉打。

反对党的国会议席也大大增加,变成82席对140席。此时发出严厉声音的是马哈迪,他要阿都拉负全责,且促他下台,换上纳吉坐镇。

时来运转的纳吉在2009年接班,即使纳吉在2013年的大选中没有太大的挫折,但也反映出巫统势力已有所衰退(国会议席是反对党89席对国阵133席)。

纳吉最大的败笔是2015年爆开的一马发展有限公司的丑闻。他不但在2018年失掉执政权(也是巫统首次败选),而且也惹上官司。再后来变成阶下囚。

当然国阵/巫统的失败也因马哈迪过档反对党而促长希盟的力量。整个巫统从2018年到2020年身处于反对党的孤立处境。在2020年的“喜来登政变”才让巫统有抬头的机会。

这是土团党的分裂后(马哈迪与慕尤丁的争权)给予巫统一个翻身的机会,因为慕尤丁领导的土团党席位不够多,只能向巫统和伊党招手。未想慕尤丁才坐上首相的椅子不到两年,就被巫统的阿末扎希强把他拉下马,换上巫统的依斯迈沙比里当过渡首相。

阿末扎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依斯迈沙比里提早大选,让巫统回归政治主流。因此巫统也是倾全力希望在2022年杪举行的第15届大选有新的突破,不料事与愿违,巫统只剩下可怜的26个国席(与2018年的49席少了23席)。

今天的阿末扎希虽已摆脱官司的羁绊,但在党内仍然不得安生。其一是纳吉的特赦何时有眉目?如纳吉继“坐困愁城”,对阿末扎希是新增的压力。有消息说,慕尤丁不反对与纳吉联手。若是这样,马来西亚的政治可能又要洗牌了。

又有消息说,阿末扎希可能不参加下届大选,但只是道听途说。理由是如果他“搞不掂”纳吉的案件,也真的难向党员交待。还有他在党内也有一股反对力量,当下是借助安华的威信和政治影响力挡住,此刻也没有迹象显示巫统已改头换面,又如何寄望巫统重回政治核心的地位?

也许安华已在部署新的政治战略,对阿末扎希来说,他只能守成而不能奢望大突破。由此来看,巫统的未来是不明朗的,除非安华能与巫统联手,才有效翻转局面。不然的话,阿末扎希只能在压力中求存。未来的巫统和巫统的未来还是未见天空放晴。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大马资深歌手莫翰离世 享年64岁

阅读全文

新达南创办人丹斯里陈雅才逝世    享年78岁

阅读全文

【独家】来不及交代遗言 儿子证实莫翰肺部感染致脑缺氧离世

阅读全文

Eight FM DJ李欣怡、KK约满离巢 701全新三人组合将亮声

阅读全文

川剧变脸让美国人惊叹

阅读全文

经济学家预言美股2025大崩盘【东方头条】2024-6-11

阅读全文

陈明忠:电子化趋势下理财:新型科技投资和传统投资各有千秋

名家

新型金融科技(fintech)的兴起为理财投资带来更多的选项,传统的投资产品也跟随科技的发展优化用户体验。两者各有千秋,...

阅读全文

陈海德:反跳槽法下合法“跳槽”

名家

近日我国政界闹得沸沸扬扬的,莫过于有4名土团国会议员倒戈,表态支持首相安华的团结政府。除了来自东马的纳闽国会议员苏海里,...

阅读全文

陈锦松:李显龙交棒黄循财会有变数么?

名家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1月5日在人民行动党大会上做出重要宣布,他将在下一届全国大选前交棒给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作为一个国...

阅读全文

郑庭河:宗教自由及其限制

名家

宗教自由可说是目前普世伦理中最核心的一环,即基本上每个成熟的个体都应当享有选择宗教和实践宗教的自由,不能被他人,包括其他...

阅读全文

林宏祥:绿潮浪尖的本地电影

名家

一次与朋友谈绿潮,东拉西扯聊到自己在今年三月某一天,一气呵成看完的三部本地电影。先是赶在Youtube删除前看的《飞行奶...

阅读全文

郑荣信:七星家居:新商业模式

名家

于10月12日在大马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七星家居(SSF),许多人都把该公司当作是家具公司。然而,深入了解,就会发现SSF...

阅读全文

黄金祥:李克强之死的阴谋与阳谋

名家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于10月27日心脏病骤逝,“大马之光”歌手黄明志,在脸书贴文写道:“RIP 李克强总理。讲实话的人就是会...

阅读全文

林德宜:移民和反抗:对抗马来霸权的选择

名家

选择移民。在澳洲的好友最近写信给我:希望一切安好。我注意到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终于意识到人才流失问题到了一个严重地步。正如我...

阅读全文

程志彬:IPO还是M&A?

名家

在企业经营中,我们需要考虑退场策略。就像人终有老去的一天一样,企业也不例外。当企业发展成熟,有一定规模时,我们需要思考下...

阅读全文

郭朝河:以假乱真的可怕

名家

行动党党魁林吉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及马共前总书记陈平是不是表兄弟?林冠英妻子周玉清又是否与行动党国会议员郭素沁是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