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尚未正式上任,他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联盟就出现了裂痕。

日前,即将与马斯克共同主导“政府效率部”(DOGE)的印裔富豪拉马斯瓦米,发文表示,本土企业偏爱外国员工,是因为他们缺乏“美国文化”,而美国文化“长期以来崇尚平庸而不是卓越”,引起MAGA支持者挞伐。

他举例:“一个社会如果推崇舞会皇后而非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或者推崇运动员而非杰出学生代表,那这样的文化无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工程师。”

由于美国的去工业化政策,经济重心转移到金融与服务业,学校与家长不再注重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加上电商直播与网红经济的崛起,学生选择较轻松的文商科目,美国大学已无法培育足够的理工人才,以应付本土的高端科技企业市场。

苹果总裁库克就曾说过,如果在美国召开模具工程师会议,所到人数可能装不满一个小房间;而在中国,他们可以坐满几个足球场。充分说明了美国科技人才的匮乏。

为此,美国每年发出8万5000份H-1B签证,以招揽外国科技人才,至今总数高达近60万人。这其中,来自印度的占了73%,解释了为何许多科技企业,几乎都由印裔高管垄断。

拉马斯瓦米的言论,引来反移民鹰派的严厉抨击,马斯克则发文全面支持富豪战友的论点,甚至放话不惜为此与反对者“开战”。

才个把月前,反移民政策还是特朗普的竞选纲要,他以此收割大量美国蓝领工人的选票。如今他的两位要将却高调支持引进“高技术外劳”,而且老特几天后也表示认同,那些MAGA的底层支持者,不知情何以堪?

此外,一个3.3亿人口的先进国,拥有众多全球最顶尖的学府与研究院,居然也会闹人才荒?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拉马斯瓦米说,棘手的问题需要严厉的答案(Tough questions demand tough answers)——颇有“沉痾下猛药”的意味——想要脱离困境,美国人就必须面对“真相”:美国文化崇尚平庸而非卓越。

缺乏打拼精神

何谓“平庸”(Mediocre)?简单解释就是普普通通、不出色、不求上进。因为社会水平提升,舒服日子过久了,美国的新生代缺乏像祖辈那样的打拼精神,反正就算只有一般的学术水平或工作能力,日子也能过得挺滋润,何苦为难自己?

如此一来,肮脏辛苦的工作,有来自墨西哥或拉美的非法移民承担;太复杂、需要耗费脑力的高端科技,就由H-1B签证的高技术人才负责。美国人活在两者之间的舒适圈,享受先进国的各种便利和福利,何乐不为?

美国人力市场的平庸化,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作为最伟大的先进国,难道参众议院的535位议员,竟无一人意识到,这对美国国力有严重影响?难道这些议员,都像东南亚某国的YB一样,全都白领薪水不干活?

当然不是。这些议员,个个不是资深政客就是拥有高深学历,看问题肯定比一般老百姓来得彻透。不幸的是,美国的票选政治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卷入盲目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甚至还有不合时宜的意识形态之争。

尤其是自特朗普1.0时代起,民共两党的互相对立与攻击,去到前所未有的激烈。加上各类社会议题,包括移民、堕胎、枪支,毒品、觉醒文化等等,自恃思想前卫的左派与保守右派,简直是不共戴天。

拜登上台后,反中作风比特朗普有过之而无不及,把所有国内问题,都甩锅中国,反中成了最高的政治正确,亦是两党唯一共识。任何为中国说一句合理好话的,都会被口诛笔伐打成中共代言人。

如此一来,再愚笨的议员,也懂得见风使舵、明哲保身。跟著大队走,逢中必反,绝对错不了。党内大佬们个个忙著反中、抗俄、推动军援乌克兰与以色列,谁还在意美国子弟的平庸化问题?

何况,所谓民主政治,不就是利用选民的选票为自己服务?每个政客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有什么民生问题,来得比自己再度胜选更重要?

死结

亦因如此,美国民生问题陷入一个死结。多年来的毒品泛滥、枪支罪案、零元购、街头流浪汉等,都无法也没人去解决。美国的基础建设,从机场、地铁站、铁路网、高速公路到桥梁与港口,都因为破旧肮脏而为人诟病。许多州属如德克萨斯的电力网,经常在冬天因风雪中断,被冻死的美国人每年递增。加州的第一条高铁,自2008批准启动以来,16年过去,只建好一座长度不到500米的高架桥,却已耗费10亿美元(约45亿令吉)……

话说当年拜登签署了1兆美元(4.4兆令吉)的基建法案,以提升国内重大设施,如今这笔钱掉在什么地方,也没人追究。估计大部分都流到军工集团的口袋,以提升他们的武器工厂设施,否则如何援助乌克兰与以色列,对付独裁专制国家,以振兴伟大的民主事业?

扯远了。

美国员工的平庸化,来自美国教育的平庸化,而始作俑者无非是华盛顿的决策者。别说是一般学府表现下滑,号称最具独立思考、最代表美国开明文化价值的常春藤大学,早前也因反以色列的校园集会,而遭拜登政府镇压。加上中情局与犹太大佬的猎巫行动,如今整个学术界噤若寒蝉,有谁要是提倡什么改革,岂不是和捅破皇帝新衣的小孩一样笨?

可见,让美国人平庸化,最符合资本家与政客的利益,因为,头脑简单的选民容易被操控。马斯克与拉马斯瓦米毕竟非凡人,看懂美国病入膏肓的症结所在。然而凭他俩一己之力,想要对抗华尔街大佬与深层政府,恐怕比登陆火星更难。

美国的困境,与大马雷同,写得太啰嗦,下回继续聊。

顺祝读者们新年进步,兼听则明,勇往直前,冲破平庸化的无形结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没钱论”被批无知傲慢 美名嘴回呛安华:你们几乎快吃不上饭了

阅读全文

日网疯传东京426发生地震 预言家:毁灭级大灾难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正在崩塌

阅读全文
隆中华独中其中4名SPM考生荣获佳绩,左起是阿丽雅、黄泓力、汪子轩(弟弟)及汪子敬(哥哥)。

华裔双胞胎双双考获10A 分享学习秘笈“采用费曼和番茄学习法”

阅读全文

泰警飞机演习坠海

阅读全文

彭亨将迎来首个国际火箭发射站【东方头条】2025-4-25

阅读全文

郭朝河:用Brat化作升级力量

名家

去年学到最有意思的英文单字,当属Brat无疑。这是英国电音女歌手Charlie XCX推出专辑《Brat》后引发的热潮。...

阅读全文

陈奕强:过去一年大马人工智能6大看点

名家

2024年,马来西亚的人工智能(AI)发展迎来了多个重要里程碑,展现了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与挑战。以下是六大突出的AI新...

阅读全文

林德宜:预见2025年

名家

2025年对世界许多地区来说将是动荡的一年。但现有的格局会不变吗?变化越多,现有的格局就越保持不变?我们会看到世界变得更...

阅读全文

谢诗坚:告别苦难的一年

名家

我们终于告别多事和多灾多难的2024年,走入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回想过去一年,这个世界只能说是悲剧连连,先有加沙地带的哈马...

阅读全文

冯振豪:为什么马来人/土著需要“被保护”?

名家

在马来西亚,土著的特殊地位(special position,马来文是kedudukan istimewa)在1957年...

阅读全文

黄春鑵:回观2024,马来西亚政局暗流汹涌

名家

随著2024年来到了尾声,笔者也是时候回观整个2024年的马来西亚政局。虽说2024年并没有发生如2023年般的6州选举...

阅读全文

陈锦松:安华能否摆脱巫统紧箍咒

名家

安华首相宝座,得来不易,乃通过“千辛万苦”收入囊中。在过去历届我国首相,几乎没有一人有他同样经历。首相位高权重,从政者莫...

阅读全文

曾志涛、谭政宗:探讨网络分享育儿行为立法的必要性

名家

随著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父母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孩子的生活点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行为被称为"网络分享育儿"(Shar...

阅读全文

马岩岩: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对抗 突显伊朗战略韧性

名家

以色列的“白城行动”连续两天空袭也门的港口,以及其能源设施,并声称这将有效的瘫痪也门,但是就在“白城行动”发生的两天内,...

阅读全文

孙和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增长

名家

新政权有新宏愿,是政权出现交替后的常态。大马自然也不例外。2022年上任后,团结政府也有其待实现的宏愿以做为努力的目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