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回归,尚未正式接任总统职位已引起世界广泛注意。毕竟,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许多方面均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国际贸易方面,特朗普与拜登不同之处在于拜登较不重视外贸,为了取得各盟友国对美国世界领导权的支持,拜登愿意选择持续对盟国开放美国市场,而特朗普则否。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思想主张具有长期的一贯性。早在1987年,他便曾在美国媒体刊登广告,控诉美国的盟友在利用美国。不仅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保护,也在贸易上不公平地对待美国企业以致不少美国企业难在这些国家壮大。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媒体也时常报导日本企业如何收购美国公司。其后果便是美国会被日本打败。虽然日本在军事上曾被美国打败,可却在战后在经济贸易上打败美国。进入21世纪后,特朗普又把矛头转向中国。今天特朗普不仅要针对中国,也要针对世界上主要在对美贸易中出现长期大幅盈馀的国家,如德国、日本、韩国,甚至是印度、印尼、大马、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这种政策思路充份突显出特朗普的商人本色。商人是务实的现实主义者,注重的是现实的实利实惠,而不是什么抽象虚无的民主人权。对特朗普而言,美国为了推扩人权民主而对盟国盟友大开本国市场是务虚的行为。他本人不仅对民主人权兴趣缺缺,反而“露出独裁”的倾向,要做政治强人也欣赏政治强人。这种现实主义的思路与美国战后以来大谈民主、自由、人权的外交政策是大异其趣,也难怪美国盟友担心美国会放弃他们。

实则,不仅特朗普,近20年来美国国内也有更多各界精英建议美国应大幅减少对世界的承诺与承担,主张要把搞好本国事情,不要过度扩张浪费资源去承担太多维持所谓民主自由世界的责任。

美国自己国内问题一大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各大城市有近60万流落街头的街友,犯罪吸毒泛滥,联邦与州政府财政日趋恶化,长期没有得到的改善,却浪费大量资源去当什么世界霸主,可说是本末倒置。

与此同时,为了取得盟友的支持,而对他们大开市场反而是养虎为患,自成麻烦。近年来便有不少各界精英批评美国对中国开放市场是自食其果,养虎为患。只是,米已煮成饭又能如何?这也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皆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的原因。特朗普则早在30多年前便指控美国心甘情愿被外国利用。外国利用美国,壮大自己的后果便是削弱美国的综合实力。

明乎此,便知道,特朗普要对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增加入口关税是迟早会发生的事。只是,美国是个盛行利益集团政治的资本主义国,不同的利益集团各有其利益计算,因此特朗普要贯彻其美国优先的政策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比较可能的是,美国会利用高关税的威胁来与他国展开谈判,即美国不再强调自由贸易、民主、人权等,而要求礼尚往来的公平贸易,特别是对美贸易出现长期顺差的国家,如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难以轻易达成的交易。伸言之,特朗普当政的美国会更重视实利实惠的现实的交易谈判,而不会顾及什么基本原则。说白了就是交易先于原则。美国不愿再被他国利用,也不再愿意无条件地保护他国,要得到美国的保护,就须付出代价,特别是有关军火交易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输出国,也有意要把世界经济武器化。这是美国的强项。

逆差难改变

从经济角度言,美国早在1970年代便出现脱工业化的趋势。许多美国的知名大制造商也把企业重心从制造业转向金融业,以致美国经济过度服务业化与金融化,要逆转这个趋势并易事,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与此同时,美国又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有所限制。这就限制了美国商品贸易的竞争力,使美国成为长期的商品贸易逆差国。这个逆差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此外,美国有一个长期出现消费先于储蓄与投资的特点。正因为高消费低储蓄,才致成美国在商品贸易上出现长期赤字。美国的跨国企业也不会轻易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而把生产转回美国。在这种情况下,高关税的直接后果便是高物价。高物价等于货币贬值。美国人的消费力缩减,这不仅会打击到美国的经济增长,也会搞得民怨沸腾。

民主党会在2024年大选中失利,原因当然是多重的,而高物价高通膨无疑是主因之一。因此,大幅提高关税,肯定会影响到共和党的支持率。外加上特朗普的内政重点是在减税,而消减福利开支,这更会加剧美国低收入群体的贫困化。

众皆知,减税主要是减富人的税,低收入群收益不大,而减福利开支,则肯定会冲击到低收入群。考虑及此,高进口关税政策恐怕不易贯彻。较可能的政策是要求贸易伙伴国对美国商品更开放;只是美国除了有补贴的农产品之外,美国富有竞争力的商品恐怕有限,特别是中低增值的产品。

美国是个高工资国家,不可能在一般商品方面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因此,要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恐怕也不是短期内可实现的目标。结而言之,要改善美国贸易逆差的目标是有限的,而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改善。

形式上,美国虽然是个实践选举民主的国家,可骨子里则是财主政体(plutocracy),是全由财主说了算的政体。特朗普与马斯克也是财主,虽然可利用民粹手段激起白人的排外情绪。可骨子里依然会是走偏向富人利益而非穷人利益的政策。伸言之,低收入白人群体、中产阶层只是被财主们利用的棋子工具,他们的生活状况难有根本的改善,甚至可能更糟。这又为民粹主义提供了材料。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没钱论”被批无知傲慢 美名嘴回呛安华:你们几乎快吃不上饭了

阅读全文

日网疯传东京426发生地震 预言家:毁灭级大灾难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正在崩塌

阅读全文
隆中华独中其中4名SPM考生荣获佳绩,左起是阿丽雅、黄泓力、汪子轩(弟弟)及汪子敬(哥哥)。

华裔双胞胎双双考获10A 分享学习秘笈“采用费曼和番茄学习法”

阅读全文

彭亨将迎来首个国际火箭发射站【东方头条】2025-4-25

阅读全文

天然气管道如“计时炸弹” 民众:缺乏共存知情权

阅读全文

谢诗坚:终于迎来了轻快铁?

名家

左等右等,终于迎来了槟城轻快铁行将动工的好消息,但我们不必高兴得太早,因为会否如所说的,在2031年即可启用,还得拭目以...

阅读全文

冯振豪:慕尤丁是时候该表示一下了

名家

1月6日,前首相纳吉在上诉庭成功挑战法庭早前对居家服刑附录的判决,国盟当天于法庭外召集群众大会,伊斯兰党和部分土团党领袖...

阅读全文

法比安博登施泰纳:数码身份是人工智能驱动未来的关键?

名家

你是否曾经想过,当你在互联网提交个人资料以换取某项服务时,这些资料会被如何使用和处理?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与细则”,...

阅读全文

程志彬:抢占市场先机:企业为何应尽早上市?

名家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抢占先机往往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尽早上市,不仅能为企业争取资金优势,还能够在品牌形象、市场定位以及...

阅读全文

陈锦松:安华要成政治巨人亦或政治侏儒?

名家

前首相纳吉“居家服刑特赦令附录”(简称特赦令)从罗生门案到越来越清晰,首相安华的“告白”,来龙去脉一览无馀。现在不是继续...

阅读全文

郑庭河:谁有资格质疑他人信仰?

名家

不久前,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敦东姑麦蒙在致辞中针对那些污蔑她“反伊斯兰”者提出人们是否有资格质疑他人信仰的观点。的确,在现...

阅读全文

谭政宗、曾志涛:官民携手打击儿童色情犯罪

名家

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近日对警方展开的打击“恋童癖行动”(OP PEDO)给予高度肯定。这场行动成功逮捕了13名年龄介于20...

阅读全文

杨启贤:浅谈人才外流

名家

人才外流在大马是个历久不衰的课题,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讨论热度。马来西亚目前是一个中高收入国家,一般上,这一类国家是人才流...

阅读全文

黄金祥:庸才当道,美国与大马的共同困境(下)

名家

延续上周话题,将镜头转到马来西亚,就会发觉,我们也面对平庸化的困境。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活跃劳动力总数约1650万人,合...

阅读全文

郭朝河:法律、公正与政治的交织

名家

纳吉居家服刑的附加谕旨究竟是否存在?从原本各说各话的罗生门,到事件发酵多天后,透过越来越多人回应这件事的交叉比对,相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