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泰国和柬埔寨于两国交界菜单翡翠三角发生武装冲突,然后两国领导人采取外交沟通希望实现局势降温,然而,随著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公开他与泰相佩通坦的通话录音,严重冲击为泰党领导的政府,两国关系因此陷入僵局,泰国开始限制柬埔寨人从陆路关口跨境,柬国以牙还牙,暂缓进口泰国原油、包装食品和新鲜蔬果。
泰柬的边界分歧由来已久,泰国的依据是1904年泰王拉玛五世与法国(当时柬埔寨殖民母国)核定以山脉分水线界定领土主权,然而,柬埔寨却以1907年法国绘制的官方地图为依据,根据这份地图,柏威夏庙为柬埔寨所有,但是该庙是落在属于泰国一侧的分水线,泰国直到1930年代才发现这个问题。从此埋下泰柬领领土纠纷的伏笔,对上一次是2008年两国军队在柏威夏庙周围交战。
柬埔寨的另一个有力主张是1962年国际法庭判定柏威夏庙归属柬国,因此在边界问题浮上台面时,柬埔寨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提交国际法庭裁定,泰国方面希望透过双边机制处理,不想让边界分歧进一步国际化。
跟2008年或者更早之前的冲突稍有差别的是,5月28日的泰柬冲突是两国内政的延伸。
2023年泰国大选之后,为阻止前进党组织政府,为泰党与军方和保守派的政党组织联合政府,创立为泰党的政治强人塔信回国,一边居家受刑一边跟法院拼减刑。过程中,塔信家族的政治能量持续抬升,其女佩通坦在2024年8月接任首相以后更是达到巅峰,今年2月23日塔信访问泰南陶公府,公开为2004年在他任内爆发的塔拜惨案道歉,藉著泰南政治和解挣曝光。根据2024年3月泰国NIDA Poll公布的民调,高达42%受访者认为塔信是泰国政坛最有影响力的人,同样是NIDA Poll,在佩通坦去年8月上台后做的一份调查显示,59%受访者认为若没有塔信,佩通坦不可能有效领导泰国政府。可想而知,泰国的政治氛围依然笼罩著塔信势力的影子之下。
然而,塔信及其主导的为泰党无法单独支撑联合政府,在泰国下议院500席掌握141席,需要依靠其他党派协力,所以,随著塔信势力的日益膨胀,军方、保皇党和保守派开始警惕,在泰柬冲突前,为泰党企图策动内阁改组,想要从立场偏保守的自豪党手中夺走内政部长职,而泰国内长一直被认为是执政党政治绑桩的大官,紧握各级地方公职人员的任免大权,于是为泰党和自豪党的裂痕持续加深。
泰国近来经济不景气,因为特朗普对泰国加征30%关税,影响企业的市场信心,世界银行从原本预期今年经济成长2.9%调降至1.8%,泰国高度仰赖旅游业冲刺经济,可是世行认为访问泰国的游客量要到2026年中才能恢复疫情前水平,访问泰国的中国游客也有下降趋势,而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可是各国旅游产业大户。此外,今年3月底爆发的大地震也对泰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冲击。整体环境情势对佩通坦相当不友善。
尽管面临党派分歧和民心反扑,佩通坦的联合政府在某些课题上有明确的共识,例如,打击非法跨境、纠察非法移民、扫荡赌场和电信诈骗组织,很不幸地,泰国政府的这些作为触怒洪森,尤其是为泰党本想在国会通过的赌场合法化,让洪森家族大为不满——据泰媒消息,洪森是泰柬边境的赌博场所以及诈骗集团的幕后主子。
当然,柬埔寨也面临经济窘境,而洪森及其担任首相的儿子洪马内利用泰国转移国内焦点,激化邻国政权动荡换取国内政局稳定。
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自边界冲突之后,洪森家族跟泰国政府的反动势力相呼应,共同目标是推翻塔信的政治王朝。这个论点的合理之处在于佩通坦坚持不动用武力或激进手段反制柬埔寨,还被泰国社会认为过于绥靖甚至出卖国家主权和尊严,显然是为泰党深怕军方趁边界冲突之由主导政府,而佩通坦与洪森通话时以“敌手”形容泰国军方是有力证据。
洪森发动的“电话门”事件后,泰自豪党69席国会议员旋即退出政府,联合政府仅仅以253保存执政地位,保皇的黄衫军召集群众集会要求佩通坦辞职,前身是前进党的人民党高喊还政于民要求举行全国大选,上议院的保守派向宪法法庭提告佩通坦与洪森暗中通电话有违政治道德。
为泰党在7月1日法庭审议佩通坦案件之前进行内阁改组,佩通坦兼任文化部长,以防法院判出对相位不利的决议,而法院也确实要求佩通坦暂停首相职权,改由塔信亲信普潭代职。
尽管为泰党领导的联合政府深陷倒台危机,留在执政阵营的党派皆不为民意所好,像是代表军方的泰人团结建国党,就在2023年全国大选惨遭滑铁卢,各党各派很难缺乏充分准备之下接受闪电大选的选项,诉诸民意的风险太高,而且近期展开大选只会便宜到民调领先的人民党。另一个比较有可能是在野党以国会作为战场,只要在野阵营凑足五分之一(100席)的连署票数,就可以对首相发动不信任表决,逼迫塔信家族和为泰党交出相位,但未必触发国会改选。
泰柬两国的边境冲突里面暗藏许多争权夺利的密码,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则不好评述,不过此次两国的对峙将造成几个后果:
(一)泰国政治局势持续动荡不安,在中美贸易战的大局面下,涣散和破碎的内政让泰国处于不利的国际地位;
(二)洪森的粗狂行径,让柬埔寨政府的诚信和国家声誉受损;
(三)柬埔寨施压泰相佩通坦下台的举动,严重触犯东盟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原则,令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面临继缅甸内战、中美竞合之外另一个严峻挑战,首相安华构想的区域和谐氛围被洪森毫不留情地践踏;
(四)泰柬边界冲突揭破东盟一体化的表象,事发初期,安华有以主席国领姿态尝试促成佩通坦和洪马内的对话,但随著泰柬对抗升温,东盟的存在感就跟著消失,安华反而大力声援超过6000公里之外的伊朗,外交部更聚焦在以伊冲突的动态,因为泰柬边界冲突使得东盟的局限性和脆弱性躺在阳光底下,东盟要朝向欧盟的区域整合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