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在午休时间打开一个设计精美的股票交易应用,指尖轻点,人工智能驱动的选股工具便呈现出几只“高潜力”股票,附带著简洁明了的数据图表和“市场情绪”分析。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赋权——似乎华尔街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专业的投资决策变得触手可及。

然而,这种便捷所带来的“专业感”,可能正是一个精心包装的认知陷阱。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知识幻觉”(Illusion of Knowledge)偏见:当人们能够轻松获取资讯时,会高估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深度。在金融领域,这种幻觉正透过无处不在的技术工具被无限放大,将无数散户投资者引向一条过度自信的危险之路。

在过去的十年里,“金融民主化”的口号响彻云霄。零佣金交易、即时行情、社交投资平台以及如今触手可及的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共同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任何人,无论背景如何,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基金经理,与机构投资者在公平的赛场上竞技。

这个愿景的核心承诺是“资讯平权”。理论上,当散户能够像专业人士一样获取数据时,资讯的壁垒就被打破了。人工智能筛选器可以在几秒钟内处理海量数据,找出符合特定指标的公司;量化模型似乎能预测市场走向;财经新闻推送则确保你不会错过任何“重要”动态。技术似乎正在将复杂的金融世界简化为一个个清晰的买卖讯号,赋予散户前所未有的控制感。

然而,现实远比这个乌托邦式的愿景复杂。便捷的资讯渠道非但没有必然带来更好的决策,反而常常导致系统性的判断失误。其根源在于,获取数据不等于提炼知识,更不等于形成洞见。

这种便捷性主要透过以下几种方式催生了危险的过度自信:

将“数据识别”误认为“逻辑分析”:人工智能工具极其擅长识别模式和关联性,例如某项技术指标与股价短期波动的关系。投资者看到AI的建议后,可能会认为自己理解了背后的因果逻辑,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消费了一个现成的结论。他们可能因为一个AI筛选器推荐了某只股票,就觉得自己“掌握”了这家公司的增长潜力,却从未深入阅读其财务报表,也未曾理解其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控制幻觉”的强化:当投资者能够轻松执行交易、设置提醒、使用复杂的图表工具时,会产生一种对投资过程的“控制幻觉”。这种感觉会让他们低估市场内在的随机性和风险。他们交易得越频繁,使用的工具越复杂,就越觉得自己是在“主动管理”风险,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在市场噪音中进行高风险的赌博。

认知窄化与回音室效应:演算法和AI工具为了提供“个性化”体验,往往会根据使用者的历史行为推送相似的资讯。一个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者,会不断收到关于该行业利好的新闻和数据,而负面资讯则被过滤。这不仅加剧了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更将投资者的视野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回音室”中,让他们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

最终,这种基于“知识幻觉”的投资行为,往往导致投资者在市场情绪中交易。因为他们的决策基础并非对资产价值的深刻理解,而只是对外部讯号的被动反应。

要打破知识幻觉的魔咒,散户投资者需要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工具使用者,转变为一个独立的、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投资思想者。

以下是三条核心建议:

将工具视为“提问者”,而非“解答者”:不要问AI“我应该买什么?”,而要把它当作一个高效的研究助理。用它来快速筛选出符合初步标准的公司,然后,你的工作才真正开始。你应该问自己:这家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它的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当前的估值是否合理?技术工具可以为你提供数据,但这些需要深度思考的质化问题,才是投资决策的核心。

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传奇投资者华伦·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原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不要被市场上无穷的机会和资讯所诱惑。专注于你能够真正理解的少数几个行业或公司。对一个行业建立扎实的认知,远比使用AI分析一百个你一无所知的行业更有价值。真正的知识来自于深度钻研,而非广度浏览。

拥抱“慢思考”: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区分了两种思维模式。便捷的交易应用和即时资讯鼓励的是“快思考”——直觉、冲动和情绪化的决策。而成功的投资需要的是“慢思考”——逻辑、审慎和深度分析。刻意放慢你的决策流程,给自己留出研究和反思的时间。在做出买入或卖出决定前,尝试写下你的投资逻辑,这会强迫你系统性地审视自己的判断依据。

在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投资风险或许不再是资讯匮乏,而是被廉价、便捷的资讯所淹没,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金融民主化的真正意义,不应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依赖演算法的交易员,而是赋予每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工具,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坚实的投资体系。

请记住,市场最终奖励的不是那些拥有最先进工具的人,而是那些拥有最深刻见解和最坚韧心性的人。不要让“知识幻觉”成为你通往长期财务成功的最大障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会晤普京后,窃听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

名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没有受邀参与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因为这场会议是双边峰会,主要讨论俄乌战争能否达成停...

阅读全文

郭朝河:当他们选择离开

名家

“你大学念什么?”多年前在克罗地亚的青年旅馆,与某个外国年轻人同寝。隔天比较熟络开始聊天后,我随口问。“我还没念大学呢。...

阅读全文

黄春罐:电子游戏界的“东升西降”

名家

电子游戏的由来已久,其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并于七十年代开始商业化。随著时代的发展,电子游戏也因家用电脑和游戏主...

阅读全文

张竣文:生殖交替

名家

在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39年,与类人猿家族中的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的平均寿命37年几乎持平。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种群...

阅读全文

孙和声:二战时美日综合实力比较

名家

为何日本在1942年12月7日要启动太平洋战争?原因当然是多重的,首先日本想成为亚洲的霸主,实现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其...

阅读全文

黄大志:大马手套业的悲凉处境

名家

西方先进国设计有先进的全盘手套制造自动化机械设备,但由于税务高昂,特别是限于国内劳工法约束,不能以低廉工资的合同方式引进...

阅读全文

冯振豪:中国撼动全球的工具箱

名家

8月13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载一篇标题《习近平将稀土武器化最终将弄巧反拙》(Xi Jinping's weaponisa...

阅读全文

萧宏达:侨民华小风波:别成为“华人版阿克玛”

名家

近日,位于雪州峇都急的侨民华小因校地问题掀起风波。校方指出,两块校地在申请延长99年地契时,土地局要求617万令吉的费用...

阅读全文

张孝仪:扎拉之死:当我们需要Hashtag来挽救公义

名家

沙巴一宗校园坠亡事件意外掀起了全国舆论的巨大回响,坠楼者疑似曾遭受霸凌,而且因为一条“牵涉VVIP(重要)人物”的谣言,...

阅读全文

郑庭河:宗教组织应当民主化

名家

宗教的普遍、共通本旨应当是感化人心、优化社会,即使许多宗教还有更“超越”、“终极”的宗旨,如救赎、归顺、(天人、梵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