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林连玉基金认为,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提出的解决华小师资8项方案避开1998年内阁通过的“四一方案”,有“引清兵入关”,图使华小变质之嫌。
林连玉基金主席拿督杜干焕说,25年前华社强烈反对教育部委派不谙华文师资担任华小高职,政府采取镇压行动,启动茅草行动逮捕106名异议党团人士。
“事发后内阁通过四一方案,指示华小校长、两位副校长和下午班主任必须具备华文资格,课外活动主任虽不必具华文资格,但须谙华语。这个方案虽不令人满意,却是保持华小母语学校特质的底线。”
他今日在一篇文告中说,砂拉越津贴华小董事联合会总会长刘天亮揭露砂州共有29名校长和39名副校长不具华文资格,令人深感震惊。
“魏家祥避谈这个严重现象和四一方案,仿佛忘了1987年‘华小高职与茅草行动’这出历史悲剧,难免叫人怀疑教育部是否另有腹稿。”
他认为,8点方案只是短暂的止痛药,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案,目的只是为了化解华教团体的愤懑和压力,企图削弱325抗议大会的社会动员力。
他认为,教育部的解决方案必须科学化、数据化和具体化。
林连玉基金促请全国华团勿被8项方案混淆,大家应该继续动员参与325抗议大会,以和平集会的方式向政府表达华社捍卫母语教育的决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