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自纳吉上台以来,“新首相效应”确实在马来及印度社会有很大的回响,但华社仍处于观望态度。
他说:“华裔选民以礼相待,不代表他们会投你一票”。
蔡细历称其本身是接触基层最频密的领袖,并与《东方日报》分享他在各地接触选民后的心得。他点出,华社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发展,却忽略“一国之首”的重要性,在投反对党一票时,忘了深思民联究竟要推举何人出任候任首相。
“我不认为,一旦执政中央,伊斯兰党会真诚协助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拿督斯里安华坐上首相的位子。”
询及他首次领军马华迎战大选,会否出现“蔡细历效应”时,他一笑而过,但也指出,他出外用餐或在机场候机时,都有人要求合照,惟不意味他们支持国阵。
他说,大部分巫裔与印裔选民会直接了当地表达政治倾向,但多数华裔选民则有所保留。“我们上周日去芙蓉拜访选民,华裔选民以礼相待,有些说马华做得不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票最后有没有给我们,开选票那刻才知道。”
“神权治国牌”显灵
蔡细历在马华总部9楼总会长办公室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来届大选的成绩将是国家的分水岭,因此华裔要谨慎投票,否则国家随时走向神权治国的方式。
他指出,媒体评论指马华以“投行动党等于投伊斯兰党,国家迈向神权治国路线”、“马华成绩不如308,上下不当官”威胁选民是不公平的言论,因这些是政治现实及政治勇气的体现。
随308大选改变了格局,蔡细历也没十足把握,行动党、伊斯兰党及公正党在1999年结盟成“替阵”,马华当时强打“神权治国牌”显灵,使华裔选民回流国阵的历史会重演。
他说:“我们只能求神拜佛希望它重演,因伊斯兰党的党章还是没有改变。”
至于外界有一种看法指,随公民社会抬头,各种集会乃至街头示威不断,马华处理方式显得保守时,蔡细历则回应:“这不是做法保守,而是马华在体制内,如果还要去示威,就有矛盾之处。”
他说,任何诉求、示威,最后还是要返回沟通管道去解决问题。“如果示威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可以打倒政府,我鼓励反对党天天走上街头示威,以确保国阵在来届大选‘去荷兰’(苦惨)。”
“除了政治,还有人生”
以顽强政治战斗力见称的拿督斯里蔡细历,以“除了政治,还有人生”来表达他并非要再战大选不可,而且也不想当官。
政治生涯大起大落的蔡细历也没有堵死本身的政治大道,随后补充:“你们要了解政治一夜也很长,中文不也有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
蔡细历在2008年因“光碟事件”辞职下台,但在同年党选成功打翻身仗,赢得署理总会长;后因被会长理事会开除党籍再通过特大平反,最终在2010年3月28日特大中,一举打败2名前总会长,坐上马华总会长之位。
2008年没有在大选上阵的蔡细历出任马华总会长后,不少传闻指他会通过受委上议员出任部长,但他迄今只出任槟城港务局主席及国家经济谘询理事会成员。
他坦承,马华总会长没有入阁当部长,却要去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事,但基于他过去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有管道直接去找正副首相反映民情,因此官位显得不太重要。
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认同,党内有些人希望他再战大选,有些人则抱持反对的态度,而他尚未决定本身的动向。
他自言,年龄是决定他是否会再战大选的最大关键,因他已年届65岁,若上阵大选的话,还需服务至少4至5年,就是必须为民服务至70岁为止。
曾担任卫生部长的他还笑称:“以大马男人平均年龄为72岁来计算的话,我要服务到70岁,那么对我不好,对我的家人也不公平。”
尽管如此,蔡细历不改一贯调侃敌对党的本色,称:“我很喜欢拿督聂阿兹,他今年81岁了,仍是吉兰丹州务大臣及伊斯兰党长老协商理事会主席,相比之下,人家就会觉得我年轻很多。”
蔡总:马华基层活动仍不够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认为,从马华各地基层踊跃参与党务的情况来看,马华内部比过去任何时候还来得稳定。
“据我全国跑动去见基层,马华党员都乐意参与党的活动,党员与领袖也有很好的互动,显示党内的士气提升。”
蔡细历是在2010年3月28日通过特大重选,击败原任总会长拿督斯里翁诗杰及前总会长丹斯里黄家定出任马华总会长。
他说,328重选后,党内还是四分五裂,党员存有质疑的心,有所保留,但现在不会了,中央领导层团结一致,党的士气也已大大提高,党员比较有团队精神,而且马华的动员能力也越来越强。
“但我认为基层的活动仍不够,尤其一些在308大选时落败的基层领袖,无法全心全意投入,缺乏冲力和热忱。”
他披露,马华在各国州选区候选人布局已完成了“七七八八”,整个阵容将由老中青配合,约3成会是新面孔。
至于外界盛传“女青奋起当先锋”,女青领袖如郑慧玲、黄?璊有机会出线当候选人时,蔡细历则回应,有年轻人肯牺牲时间,积极投入从政工作或有意愿当候选人,都是好的现象。
“一个区会有3至5个人有意愿要当候选人,大家积极去为民服务,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好事来的,不必过度紧张。”
蔡细历相信,反对党在来届大选会充分利用莱纳斯稀土厂等国人关注的课题去攻击国阵,国阵、马华将奋力迎战。
谈及不少选民盼望国家能实现“政党轮替”时,蔡细历提出他的看法,在政党轮替下,朝野双方都会提出很多民粹政策以讨好选民,尤其是做好准备要来替代政府的政党。
“为什么欧洲国家会爆发债务危机?当中,很多都是实现政党轮替的先进国,执政党担心选民不满而推行民粹政策,另一个上台的政党担心引民怨而不敢取消,社会福利很好,但各国政府都背负巨大的社会福利开支。”
不鼓励“选区交换”
蔡细历指出,来届大选的整体成绩决定国阵能否继续执政,因此他不鼓励“选区交换”概念,反而建议,若友党的候选人胜算不高,应直接把选区交给更具胜算的另一个成员党候选人去上阵。
心直口快的蔡细历对国阵欲打翻身仗,但某成员党领袖即便发现该党没胜算,反而友党候选人较有胜算也不肯退让,表达不满之意。
“可能有些人要跟基层交代,在他英明领导下,虽然可以胜的机率不高,但党还是在9国30州席上阵。”
他说,马华让出马六甲哥打拉沙玛那州席给人民进步党派候选人上阵,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
询及马华会否以同样的标准向国阵友党要求在友党候选人上阵的选区,包括备受关注的甲洞选区时,蔡细历则回应:“我会顾及友党领导人的敏感度,不会公开点名选区。”
马华在上届大选委派新人李杰尔在哥打拉沙玛那州席上阵,但最后败给民主行动党候选人周玉清(槟城首长林冠英夫人)。
谈及国阵及马华在各州胜算与局势时,蔡细历笑称,国阵、马华在槟城州就像“明知考试会不及格,但也硬著头皮去应考”的学生。
他揶揄,槟城首席部长兼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称民联在槟城得到90%华裔选民支持不符合事实,实际上行动党得到98%的支持率,马华及民政只能瓜分另2%的支持率。
至于森美兰方面,蔡细历则称,尽管外界诸多评论,但他认为森州没有太大问题。
霹情况有待改善
当要求身兼马华霹雳州与柔佛州主席的蔡细历评价霹雳州情况时,他认为,霹雳的情况比之前好一些,但州政府在处理问题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
“霹雳州政府在处理土地问题上做得不好,柔佛州政府的处理模式,比较令人满意。”
询及外界盛传柔佛州国阵在一场与华团对话时指国阵料会继续执政柔佛,但马华会失去16个国州选区时,蔡细历则认为,若此预言成真,对华社也并非好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