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马生活素质报告是自1999年以来第4份报告书。这个以2000年为基础点(100)的指标,是综合我国11个领域的45个指标而得出的结果。有关11个领域包括收入及分配、工作生活、交通和通讯、卫生、教育、房屋、环境、家庭生活、社会参与、治安、文化及休闲。
根据报告书,2010年的指标比过去更佳有数个原因,包括学前教育和中学入学率增加、师生比例下降、识字率上涨、私人轿车增加、通讯科技改善、廉价房屋增加、罪案率下降、访问博物馆及文化宫的人增加、医生与病人比例下降等因素。
其中教育领域的指标增长最快,即从2005年的105.9点涨至120.4点。紧接著是交通与通讯从2005年的115.2点涨至120.3点及房屋从2005年的108.0点涨至115.7点。
诺莫哈末今午为2011年大马生活素质报告主持推介仪式时说,生活素质指标反映了大马政府政策涵盖量化议程及质量元素,包括发展人文资本、改善社会及环境。这些表现都是政府旨在2020年发展为先进国的努力。
脱贫表现比先进国佳
他表示,在一些领域例如脱贫和森林保护方面,大马表现比先进国更优秀,因为大马所推行的政策可让穷人脱离贫困。
“一些先进国,当地的穷人一世人,甚至几代人都无法脱离贫困生活,但大马不同,我来自贫困家庭,政府的政策可以让穷人富裕起来。”
他指出,持续性发展已被列入国家政策内,因此政府在土地发展方面,已允诺会保留50%的森林覆盖率。
“截至2010年,大马森林覆盖率占土地发展的56%。”
他续称,这份报告检视大马政府过去所推行政策是否奏效,它反映了大马正在稳固发展。
诺莫哈末表示,大马经济发展有3个主因:第一,多面向的现代化发展确保了经济有素质的增长;第二,以国家团结为前提的大马转型计划,在过去几年已进化;第三,政府是以务实及持续性的心态推动政策。
他说,独立初期大马赤贫率及失业率居高不下,教育、卫生及基础建设的投入也不多。但是,在了解到发展这些非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后,政府推出各种务实政策。截至2010年大马的贫困率只有3.8%,赤贫率则已消除。
他续称,大马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2011年贸易额达1兆3000亿令吉,是世界第25个最大的贸易国。私人领域已成为驱动大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