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猪肉进口商公会副主席拿督戴棋铭向《东方日报》证实,兽医局已口头上向猪肉进口商表明,必须暂停发出猪肉进口准证,以调查走私猪肉活动。
对此,兽医局总监拿督阿都阿兹在接受本报电访时强调,兽医局并未禁止猪肉进口,而是重新检查所有申请,以免发生猪肉走私活动。“我们只是要详细调查,要调查为何近日来会多了那么多(进口猪肉)货柜进来(大马)。”
戴棋铭表示,该公会会员昨天将进口准证资料输入系统时,赫然发现被拒绝,因此联系兽医局,才获知当局暂时冻结发出进口准证。
走私猪肉再充斥市场
无论如何,兽医局并未向他们透露冻结期限,这也让进口商担心是否会像去年一样,禁止长达4至5个月。
他指出,兽医局每3个月会根据市场需求发出花肉和排骨的进口准证,每一张准证可进口一个货柜,每个货柜重25吨。
“每个月的需求不同,兽医局有时批准20张,有时会批准30张准证。”
此次当局冻结发出进口准证,是因市场再度充斥走私猪肉。根据本报接获的消息,由于市场已开始出现非法进口商进口的外国猪肉,让业者起疑并向关税局作出投报。
消息指出,数周前爆出关税局曾扣留一个装有走私猪肉的货柜,可是最后却不了了之。过后于本月16日再爆发另一个被扣留在巴生西港、疑是装有走私猪肉的货柜,惟至今关税局还未“开柜”,也让业界担心事情又会不了了之。
对于走私猪肉的情况,戴棋铭也证实2至3个月前已出现这样的情况。
消息指出,由于猪手脚、猪肚等部位不需要进口准证,因此一些商家可能趁机浑水摸鱼,在25吨重的货柜中,前面放合法的猪手脚,后面则放置必须有进口准证才能进口的花肉和排骨等。
不过,兽医局总监阿都阿兹不愿就此事多做回应,仅表示该局在调查后才会回应,并会在下周一针对此事发表文告。
走私猪肉来历不明
国内市场爆发进口猪肉走私活动,让相关业者担心,这些猪肉是否是素质不佳、来历不明而不能以正当管道入口我国。
往年的端午节期间,本地猪肉商的生意会上涨20%,可是今年在刚过去的端午节,猪市生意不增反减,让人起疑。
业界消息向《东方日报》透露,业者已在数周前针对此事向执法单位作出反映,而随后也传出关税局在巴生港口扣留疑似非法进口的猪肉货柜,但过后却不了了之。
该消息表示,业者担心若这一些来自德国的进口猪肉是符合规格的猪肉,为什么不能通过正常管道向兽医局申请进口准证,反之却要以走私方式进口。
我国的进口猪肉主要市场是批发给餐饮业或小贩,而一般家庭食用的猪肉大部分是本地猪肉。
对于如是猖獗的走私行为,相关业者皆希望执法单位能著手调查,避免垃圾猪肉、黑心猪肉再度发生。
兽医局曾于去年7月1日,以接获投诉指当局未经检验把外国养猪场的猪肉入口大马而暂停发出猪肉进口准证,导致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经过本地业者的催促和该局在国外完成视察后,当局于去年11月初逐渐解除进口准证的冻结令。
另一方面,根据消息透露,随著泰国医院爆发A(H1N1)型流感,兽医局已于周五(29日)发函,要求各种肉类进口商,暂时停止引进泰国的肉类,即日起生效,以免国人受感染。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